北基(892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北基(892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宏遠證券7樓會議室(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236號7樓)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宏遠證券舉辦實體法人說明會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關於北基國際 (8927) 法人說明會報告之分析與總結
這份北基國際 (8927) 於 2025 年 7 月 29 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詳盡闡述了公司近年來的轉型策略、事業版圖拓展、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從報告內容來看,北基國際正積極從傳統的油品服務業,轉型為一個涵蓋油品、旅館、土地建設和綠色能源的多角化經營企業。
整體分析與未來趨勢評估
北基國際的營運模式已顯著轉變。過去十年(自 2014 年三地集團入主以來),其營收規模增長高達 222.20%,複合年均成長率(CAGR)達 12.41%,並在 2024 年營收突破百億元里程碑,顯示其業務擴張策略的成功。特別是 2024 年的營運獲利能力顯著優化,營業收入、營業毛利及營業淨利均創下新高,營業利益率從 2022 年的負值大幅提升至 2024 年的 12.50%,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捩點。
公司的核心策略明確,即透過穩健的油品事業(提供現金流基礎和具開發價值的自有土地)支持其在高成長、高利潤領域的投資:包括土地建設開發和綠色能源產業。土地建設業務已成為近期營收成長的重要引擎,尤其是 2024 年有兩項預售案(水律川、拓真)交屋入帳,帶動了當年度的獲利創高。展望未來,土地建設事業仍有多項已完工或接近完工且預售率高的建案將陸續入帳(例如「艾美城品」預計在 1H25 入帳,「水星光」預計 2025 年完工),這為未來數年的獲利提供高度可見性。更令人矚目的是,公司規劃至 2030 年將投入逾 200 億元的建案總銷,透過活化其自有加油站等資產,預計將持續挹注長期營運成長。
在綠色能源方面,北基國際的佈局亦十分積極。不僅將加油站點轉型為「汽車新能源補給站」(已建置電動車充電樁),更透過子公司三地能源積極投入太陽光電、儲能、EV充電及售電服務。三地能源本身的營收亦呈現成長趨勢。公司更計畫將三地能源的「儲能事業群」分割成立新公司「嘉佑能源」,此舉旨在提升各自的市場競爭力及專業分工效率,同時將使分割後的三地能源股本縮減並更專注於高獲利的光電及綠電市場,目標是提升股東投資報酬率和每股獲利能力,並為未來三地能源的首次公開發行(IPO)鋪路,這將可能為北基的股東帶來巨大的潛在價值。
股票市場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從基本面分析,北基國際的轉型策略及業績表現展現了強勁的成長潛力,這將對其股價產生以下影響:
- 短期趨勢判斷:震盪消化,後勢看漲。
儘管 2024 年營運創下歷史新高,但 1Q25 的獲利數據卻出現較明顯的年減(稅前淨利年減 28.48%,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年減 16.52%,EPS 年減 20%)。這可能是由於單季營收認列的時間差,特別是土地建設業務的入帳波動性較高。2Q24 的土地建設業務營收達 33.89 億元,而 1Q25 僅 3.54 億元,營收認列大幅減少,是影響短期獲利的關鍵。報告明確指出「艾美城品預售案 1H25 交屋入帳」,這意味著 2Q25 的財報將可能受此案大筆入帳而呈現爆發式增長,抵消 1Q25 的疲軟。因此,短期內市場可能會因 1Q25 的獲利下滑而有所觀望甚至小幅修正,但若投資人能預見 2Q25 及後續的土地建案入帳動能,股價有機會在短期調整後反彈走高。
- 長期趨勢判斷:具高度成長潛力,維持多頭格局。
長線來看,北基國際的戰略清晰且執行力強。油品業務穩定的現金流,作為支持多元化發展的基石。土地開發方面,其未來的案量總銷達 200 億元以上,這些穩定且具高度預售率的項目將陸續挹注獲利,為股價提供堅實的長期支撐。綠色能源事業則代表著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符合全球淨零碳排及能源轉型的長期趨勢。儲能市場規模預計至 2030 年將達到 2000 億新台幣,北基在此領域的積極佈局(例如已取得 170MW 輸電級案場建置許可)及其與三地能源的分割及 IPO 計畫,有望釋放這部分業務的巨大價值。這些因素將支持公司長期價值的重估與提升,預計股價將呈向上趨勢,長期成長空間廣闊。
基本面分析: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利多(Positive)因素:
- 營收與獲利顯著增長: 2024 年營收突破百億里程碑,且獲利創歷史新高。近十年營收成長率達 222.20%,複合年均成長率 12.41%。1Q25 營收年增 27.57% (報告第 9、12 頁)。
- 成功的業務多角化: 從傳統油品事業擴展至旅館、土地建設和綠色能源,尤其在土地建設及綠色能源領域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報告第 4、11 頁)。
- 土地建設獲利具高可見性: 已完銷的「艾美城品」將在 1H25 交屋入帳;「水星光」(已售率 99.30%)、「一字寬」(已售率 92.51%)等大型建案預計分別於 2025 年和 2027 年完工入帳,總銷售金額預估龐大,提供未來獲利強力支撐。2030 年資產活化藍圖規劃投資建案總銷逾 200 億元 (報告第 8、17-20 頁)。
- 綠色能源業務策略明確且具潛力: 積極佈局電動車充電站(已完成 10 站設置,共 18 樁、36 槍快充)、太陽光電及儲能服務,掌握市場趨勢 (報告第 7、22 頁)。
- 三地能源分拆利好股東價值: 規劃將儲能事業群(嘉佑能源)分割,以專業分工、提升各自競爭力。分割後的「三地能源」將更專注光電與綠電市場,股本降低,旨在提升每股獲利能力,且仍計劃 IPO,這將可能有效提升北基的投資價值 (報告第 23、24 頁)。
- 儲能事業市場廣闊: 預估 2030 年台灣儲能市場規模將達 6-8 GW / 17-21 GWh,累計市場規模 2000 億台幣。北基已掌握 16MW 上線運營及 170MW 建置許可,並具備智慧化運營能力及專業電力交易團隊,具市場搶佔優勢 (報告第 25-27 頁)。
- 資產優勢與潛力: 擁有近五成自有加油站點,相較於租賃模式具有更永續經營的優勢,未來更可透過資產活化創造更高價值 (報告第 15 頁)。
- 股利政策穩定: 配息率逐年提高,近年皆超過七成,對股東具備良好回饋機制 (報告第 13 頁)。
利空(Negative)因素:
- 短期獲利下滑: 1Q25 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分別較 1Q24 下滑 28.48% 和 16.52%,EPS 由 0.05 元降至 0.04 元。主要受營業外收支由盈轉虧(從 1Q24 的 -59,490 仟元惡化至 1Q25 的 -81,440 仟元)及土地建設業務單季入帳波動影響 (報告第 9 頁)。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短暫下滑: 1Q25 的毛利率 (15.56%) 低於 2024 年全年的 22.54% 及 1Q24 的 17.81%。營業利益率 (4.30%) 亦低於 2024 年全年的 12.50% (報告第 9、12 頁)。
- 土地建案入帳波動性高: 土地建設業務的營收貢獻具不穩定性,依賴完工與交屋時程,導致各季度營收及獲利波動較大 (報告第 11 頁)。
- 部分新建案預售率仍低: 例如揚基有限公司的「艾美綠河」預售率僅約 19.86%,基曜建設的新案亦尚未公開銷售,這些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營收貢獻 (報告第 20、21 頁)。
- 負債總額隨資產擴張而大幅增加: 隨著大量不動產及設備投資,公司負債總額從 2022 年的 12.1 億元增至 1Q25 的 25.6 億元。雖為擴張期正常現象,仍需關注其債務管理能力 (報告第 10 頁)。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對於散戶投資人而言,掌握北基國際的核心投資邏輯至關重要。其價值已不僅限於傳統加油站業務,而更應聚焦於其高潛力的土地資產活化與新能源事業發展。
- 關注土地建設專案入帳時程: 土地建設業務的獲利具有一次性且金額龐大的特性,是北基短期獲利的爆發點。特別是 1H25 入帳的「艾美城品」及 2025 年完工的「水星光」將是檢視其營收獲利動能的重要指標。投資人應關注未來每季的財報發布,確認土地建設相關專案是否如期交屋並貢獻營收。
- 新能源事業的價值釋放: 北基積極投入綠能及儲能,這是未來產業的顯學。三地能源分割及 IPO 計畫,對於北基作為母公司的長期股東而言,若子公司成功獨立上市,往往能釋放被「集團折價」的價值,推升母公司的股價表現。散戶應密切追蹤此分割案的進程以及三地能源未來的 IPO 訊息。
- 油品事業作為穩固基礎: 儘管獲利貢獻比重下降,油品事業依然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撐公司在新能源和土地建設的初期投入。其自有加油站的比例高,也代表未來資產活化(如興建高樓住宅、增設新能源設施等)的潛力大,這為公司提供一個堅實的價值底部。
- 注意財務數字背後的驅動因素: 儘管 1Q25 獲利有所下滑,但這主要受一次性、大筆交易認列時點影響,並非營運核心發生結構性變化。投資人應避免單看一季獲利就下結論,而應深入分析各事業體的細項營收貢獻及公司長期的策略走向。尤其要留意非營運項目支出的原因。
- 考量長期投資價值: 北基國際正處於大規模擴張和轉型的階段,短期獲利波動在所難免。但從長期角度看,其在能源轉型和資產活化兩大趨勢中的戰略佈局,加上其充沛的自有土地資產,提供了具吸引力的長期成長故事。對於能夠接受短期波動的投資人,北基可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長期標的。
文件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
這份北基國際 (8927) 於 2025 年 7 月 29 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內容,經整理條列重點摘要如下:
- 公司簡介與歷史沿革 (報告第 3-4 頁):
- 北基國際成立於 1988 年,主要經營油品事業,目前全台加油站佈點逾 80 座。
- 近年積極將經營觸角延伸至綠色能源產業,目標是響應 2050 淨零碳排,落實 ESG 永續作為。
- 重要里程碑:
- 2014 年:三地集團入主北基國際,加速擴張。
- 加油站站數持續成長:2014 年 35 站 → 2021 年突破 70 站 → 2024 年突破 75 站 (76 站) → 1H25 突破 80 站 (82 站)。
- 2023 年 4Q 完成整併北基實業,擴增土地建設事業。
- 子公司名稱變革:三陸加油站 (股) 公司 → 三陸開發 (股) 公司 → 三地能源 (股) 公司 (積極投入綠能市場)。
- 2024 年跨足綠電銷售、碳盤查及查驗服務。
- 重要宣告: 2024 年獲利創歷史新高,得益於多角化業務綜效。
- 營收規模與油品事業佈局 (報告第 5-6 頁):
- 營收成長: 近十年營收規模成長高達 222.20%,複合年均成長率 (CAGR) 為 12.41%。2024 年營收突破百億里程碑。
- 油品站數與發油量: 加油站站數持續增長,從 2020 年的 56 站增至 1H25 的 82 站。總發油量同步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例如 2020 年 13.6 萬公秉增至 2024 年 24.5 萬公秉)。
- 市佔率: 全台加油站約 2,500 站中,北基市佔率達 3.3%,位居國內第六名,且自有加油站佔比近五成。
- 據點分佈: 涵蓋全台 15 個縣市,具備全面覆蓋率。
- 汽車新能源補給站佈局 (報告第 7 頁):
- 已完成 10 站加油站設置電動車充電站,共建置 18 樁、36 槍快充。顯示公司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實際佈局。
- 財務表現 – 綜合損益表趨勢 (報告第 9 頁):
項目 1Q25 1Q24 YoY (1Q25 vs. 1Q24) 2024 2023 2022 年度趨勢 (2022-2024) 營業收入 (仟元) 2,590,852 2,030,983 27.57% ↑ 12,540,793 7,697,962 6,754,436 持續增長 營業毛利 (仟元) 403,234 361,631 11.50% ↑ 2,826,455 1,228,452 838,850 持續增長,2024年大幅成長 毛利率 15.56% 17.81% ↓ 22.54% 15.96% 12.42% 顯著提升 (2024年達高點),但1Q25下滑 營業淨利(損) (仟元) 111,471 101,477 9.85% ↑ 1,567,053 258,292 (40,155) 由虧轉盈並大幅成長,1Q25微幅增長 營業利益率 4.30% 5.00% ↓ 12.50% 3.36% (0.59%) 顯著提升 (2024年達高點),但1Q25下滑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仟元) (81,440) (59,490) 負項擴大 (298,534) (83,426) 177,990 由正轉負並持續擴大 稅前淨利 (仟元) 30,031 41,987 (28.48%) ↓ 1,268,519 174,866 137,835 年度顯著增長,但1Q25年減 稅後淨利 (仟元) 10,798 35,875 (69.90%) ↓ 1,009,651 122,790 117,449 年度顯著增長,但1Q25年減 稅後淨利 (歸屬於母公司) (仟元) 15,241 18,258 (16.52%) ↓ 475,254 112,660 131,468 年度顯著增長,但1Q25年減 EPS (元) 0.04 0.05 (20%) ↓ 1.29 0.31 0.44 年度顯著增長,但1Q25年減
- 整體趨勢: 2024 年的營收與各項獲利指標(營業毛利、營業淨利、稅後淨利)皆實現爆炸性增長,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也顯著提升,扭轉 2022 年的虧損局面。
- 1Q25 表現: 儘管營業收入和營業毛利仍年增,但受營業外收支由盈轉虧(負項擴大)的顯著影響,導致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和 EPS 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 資產負債表趨勢 (報告第 10 頁):
項目 (仟元) 1Q25 2024 2023 2022 趨勢 資產總額 34,549,458 33,082,612 29,075,951 16,714,553 持續大幅增長,反映積極擴張 不動產及設備 19,459,131 19,150,421 13,597,502 6,773,085 大幅增長,為資產總額增長主因 負債總額 25,673,642 24,477,827 20,973,690 12,113,341 伴隨資產增長而持續大幅增加 權益總額 8,875,816 8,604,785 8,102,261 4,601,212 同步增長,公司擴張基礎擴大
- 資產大幅擴張: 總資產從 2022 年的 167 億元急劇增至 1Q25 的 345 億元,主要由不動產及設備的大幅增加驅動。
- 負債同步增長: 負債總額隨資產擴張而增加,權益總額亦有增長。
- 各事業結構分佈與營運獲利能力優化 (報告第 11-12 頁):
- 事業群貢獻: 油品事業仍是最大的營收來源且穩定成長。土地建設業務的營收貢獻具高度波動性,會在完工入帳季顯著放大(如 2Q24 達到 33.89 億元)。綠色能源事業營收穩步提升,但規模相對較小。旅館業務穩定但佔比低。
- 營運獲利優化: 圖表清晰展示 2024 年營業收入、毛利、營業利益及其相應比率的顯著提升,營業淨利更從 2022 年的虧損轉為 2024 年的 15.67 億元淨利。雖然 1Q25 的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較 2024 年和 1Q24 下滑,但總體獲利能力仍在優化。
- 歷年股利政策 (報告第 13 頁):
- 北基國際具備良好現金流,秉持回饋股東的原則,近年配息率皆超過七成。近年來也發放股票股利,例如 2024 年現金股利 0.3 元,股票股利 1.7 元,展現兼顧股東回饋與再投資擴張的策略。
- 策略佈局與展望 (報告第 14-15 頁):
- 擴大油品市佔: 計劃 2025 年底前新增 2 座加油站,優化既有站點效率,打造「汽車新能源補給站」(油電雙補)。自有資產多達 40 個站點,提供長期發展潛力與議價空間。
- 會員制度與多元化管理: 增設自助加油機與 EV 充電樁,導入汽車檢驗及汽車保險服務,透過會員制度與異業結合擴大客群。
- 整合資源贏戰電車時代: 與子公司三地能源旗下「特爾電力」合作,提供更全面的電動車服務。
- 提升資產利用率,放大綜效: 規劃 2030 年資產活化藍圖,投資建案總銷逾 200 億元,將透過據點汰換、高效益新站開發,並深化土地建設與綠色能源佈局。
- 旅館與土地建設業務回顧和未來展望 (報告第 16-21 頁):
- 金獅湖大飯店: 作為轉投資亮點,營收穩定,1Q25 為 3,084 萬仟元,但規模較小。
- 土地建設: 北基已於 2023 年第四季取得北基實業的控制權,大幅增強營運動能。
- 已完工且高度銷售的重點建案:
- 艾美城品: 總戶數 74 戶已完銷,總銷售金額 6.58 億仟元,1H25 交屋入帳。
- 水律川、拓真: 皆已於 2024 年完工,高預售率(水律川約 85.8%,拓真 100%),已於 2Q24 入帳。
- 水星光: 總戶數 288 戶,已售率約 99.30%,預估總銷售金額 31.66 億仟元,2025 年完工。
- 未來重點建案:
- 一字寬: 已售率 92.51%,預估總銷售金額 38.82 億仟元,預計 2027 年完工。
- 艾美柏: 已售率 43.18%,預估總銷售金額 19.01 億仟元,預計 2030 年完工。
- 艾美綠河 (揚基): 已售率 19.86%,預估總銷售金額 13.5 億仟元,預計 2025 年完工。
- 基曜建設中興段系列: 尚無公開銷售,預計 2027-2028 年完工,增加未來案量。
- 三地能源與儲能事業佈局 (報告第 22-27 頁):
- 營收成長: 三地能源的合併營收持續增長,例如從 4Q23 的 2.00 億仟元增至 1Q25 的 2.48 億仟元。2024 年整體 EPS 達 0.14 元。
- 儲能事業群分割案: 三地能源計畫將儲能事業群(亨豐、盛大、綠悠等)營業分割移轉予新設公司「嘉佑能源 (股) 公司」。分割案旨在進行組織重組及專業分工,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北基國際對於三地能源 (含分割後) 的股權維持 68.25% 不變,因此對北基股東權益不產生影響。
- 分割目的與效果:
- 使三地能源更專注光電及綠電市場,提升股東投資報酬率及每股獲利能力。
- 分割後三地能源仍持續推進 IPO 計畫。
- 儲能後續展望:
- 台灣儲能市場規模預估至 2030 年可達 6-8 GW (約 2000 億台幣)。
- 北基在儲能事業具備核心技術 (戰情室監控、EMS、智慧電網通訊)。
- 已成功商轉 16MW 配電級案場,並取得 170MW 輸電級案場建置許可 (儲電量 35.2 萬度電)。
- 擁有多張合格電力平台交易員證照,提供智慧化運營管理服務。
對於這份報告的分析與總結 (續)
綜觀北基國際的這份法人說明會簡報,可以明顯看到其管理階層在企業轉型上的遠見和執行力。公司不再僅僅是一個受油價波動影響的傳統加油站業者,而是透過積極的土地活化與綠色能源佈局,構築了一個具備多元成長引擎的新興集團。
傳統油品事業在規模化發展下,雖仍提供穩定現金流與收益,但成長性相對有限。其真正的看點,在於自有土地資產的開發潛力與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土地建設事業透過收購北基實業,迅速取得龐大案量,這些高預售率的建案預計在未來幾年帶來爆發性營收與獲利貢獻,例如 2024 年獲利創歷史新高便是土地開發入帳的直接成果。展望 2025 年,將有更多的建案完工交屋,特別是艾美城品與水星光兩大案,將對未來的財務表現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是投資人在解讀 1Q25 財報低於預期時,必須考量的潛在利多因素。
而綠色能源事業則是公司迎合全球趨勢,尋求長期高成長的關鍵佈局。從電動車充電站的建置,到太陽能電廠的運營,再到具巨大市場潛力的儲能電站開發與管理,北基正在有策略地搶占新能源的生態鏈。三地能源及其儲能事業的分割案,是個明智之舉。專業化分工通常能提升運營效率,並讓不同業務板塊的價值被市場更清晰地認識,最終目標是推動子公司 IPO,若成功,將為北基帶來可觀的潛在收益和投資價值重估。
整體而言,北基國際的投資潛力來源於其「穩固基礎+高速成長雙引擎」。油品業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現金流,而土地開發和綠色能源則是具備高爆發力和高成長潛力的新動能。這種組合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韌性,能夠應對單一業務的周期性波動。
股票市場影響與投資人應注意的策略重點 (續)
從這份報告的發佈時間(2025/07/29)來看,它是針對當前的經營狀況和對未來的高度可見性所做的說明。市場對北基的評價將會從一家傳統產業公司轉向一家涵蓋新興產業的複合型企業。預計其本益比(P/E ratio)未來有機會隨其獲利結構的轉型而提升。
對於短期股價的預測: 1Q25 財報的獲利下滑可能帶來一些賣壓或觀望情緒,特別是對於那些只關注單季 EPS 而未深入了解產業特性的投資者。然而,考量到土地建設項目入帳時間的延遲,以及艾美城品預售案在 1H25 交屋的重大影響,預計 2Q25 的財務表現將會顯著回升。因此,短線操作者可能會在利空消息公布後考慮進場布局,等待後續業績爆發。然而,波動仍是可能存在的,散戶需謹慎。短期內,股價可能在一定區間內震盪整理,直到 2Q25 財報公布提供更清晰的獲利輪廓。
對於長期股價的預測: 北基國際的長期股價表現將會因其戰略佈局的成功而持續獲得市場肯定。其超過 200 億新台幣的土地建案總銷規劃,加上在 2030 年台灣儲能市場 2000 億規模中的領先佈局,以及三地能源未來的 IPO,這些都是強大的長期成長催化劑。只要公司能按計畫穩步推進各項專案,並有效控制營運成本與費用(尤其是 1Q25 觀察到的營業外損失擴大問題),其長期獲利能力將有望持續增強。長線來看,股價趨勢應呈現上升,且有機會享有行業重估帶來的溢價。
投資人應特別注意的策略重點:
- 持續追蹤土地開發進度: 北基的獲利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建案的完工與入帳。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官網或法人說明會,了解每個建案的施工進度與預計入帳時間,這將是預測未來營收和獲利的主要依據。
- 關注綠能事業的營運績效: 雖然規模仍小,但綠色能源是北基國際未來的希望所在。關注三地能源的營收和獲利是否持續成長,以及儲能電廠的併網與運營效率,這些數據將反映公司在新能源轉型上的成效。
- 審視分割效益與潛在價值: 三地能源的分割及未來 IPO 是北基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驅動力。投資人應理解這一步驟的策略意義,並追蹤其是否能順利實現 IPO,這將可能為北基的股權帶來一次顯著的價值重估機會。
- 注意非經常性損益: 1Q25 的財報已揭露營業外支出的增加導致淨利下滑。公司後續應針對此項目做更多解釋,而投資人則需要判斷其是否為一次性事件,抑或是會持續影響未來獲利的風險因素。
- 宏觀經濟環境影響: 雖然公司內部轉型強勁,但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變動、利率上升壓力以及綠色能源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影響公司的經營。散戶投資人應將宏觀經濟環境納入考量。
總結而言,北基國際正走在一條充滿挑戰但前景光明的轉型之路上。儘管短期內可能面臨一些季度獲利的波動,但其在土地資產活化和新能源領域的深耕與擴張,為其股價的長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於有耐心且具備長線投資視角的散戶而言,這家公司提供了一個多元化且具備潛力的投資機會。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3 樓)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 2024年探索全球景氣新投資亮點主題式投資論壇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 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