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漢(690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巨漢(690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香港Mandarin Oriental Hotel (5 Connaught Road Central, Hong Kong)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寬量國際主辦之「18th QIC CEO Week」,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法說會相關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巨漢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903) 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

本分析旨在根據巨漢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903)法人說明會的文字內容與圖表,提供一份全面的摘要與評估。報告內容涵蓋公司簡介、業務範疇、競爭優勢、財務表現、未認列營收、股利政策及未來發展計畫。由於報告中包含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與未來承諾,顯示此份報告著重於公司的未來展望與成長潛力。

報告整體觀點與潛在影響

整體觀點: 該報告呈現巨漢系統科技作為一家在工程領域具有深厚技術壁壘和卓越營運效率的公司。公司策略性地將業務重心轉向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的AI晶片設施與新能源領域,並透過數位化管理、快速專案周轉與健全的財務結構,確保其在市場波動下仍能維持穩健成長及優於同業的獲利能力。此外,公司積極拓展經常性收入來源(如能源管理服務EMS)並重視風險管理(公共工程項目),使其業務模式更具韌性。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多次強調「品質、信用、效率」為其股東回報的基石,顯示公司不僅追求營收成長,更重視永續經營與股東價值。

股票市場潛在影響:

  • 利多:
    • 高毛利與新興產業佈局: 專注於AI晶片設施及新能源領域,這些是目前市場熱門且資本支出龐大的產業,能確保公司長期高獲利能力,對股價形成正面支撐。
    • 未認列營收創新高: 截至2025年9月30日未認列營收達85.32億新台幣,創歷史新高,為未來營收與獲利提供堅實基礎,顯示訂單能見度高。
    • 優於同業的獲利能力: 毛利率維持25%以上(2025年上半年為27%),顯著優於同業,反映其技術壁壘與成本控制能力。
    • 快速專案周轉與高資本效率: 平均專案週期12-18個月,資金回籠快,有助於加速再投資,提升整體資本效率,意味著資金運用效益高。
    • 穩定的股利政策: 近三年平均股利配發率達75%,且現金殖利率維持在6.19%(近三年平均),對於重視現金流與股息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 低風險履約記錄: 多年來工安零重大事故、業主零訴訟、零壞帳,展現卓越的風險控管能力,提升投資人信心。
    • 股權穩定: 董事、家族與員工持股超過51%,有助於公司治理穩定性。
    • 服務鏈延伸與經常性收入: 拓展能源管理顧問及維護服務(EMS),建立穩健的經常性收入流,有助於平滑季度波動並提升估值。
  • 利空:
    • 半導體景氣波動風險: 儘管公司嘗試透過多元化(如公共工程、EMS)分散風險,但AI相關產業仍佔其營收大宗(1H25為70%),若半導體景氣下行,仍可能對公司營收產生較大衝擊。
    •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增加: 2024年和1H25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有明顯增加,需關注未來是否影響現金流,或僅為短期大型專案驗收進度所致。
    • 資本效率及周轉率波動: 存貨(含合約資產)周轉天數、現金周轉天數等在2023-2024年呈現波動,可能反映專案規模與性質的變化,但需持續觀察其效率是否能維持領先。
    • 2023-2024年營收與淨利下滑: 相較於2022年高峰,2023年與2024年的營收和淨利有所下滑,儘管公司解釋為「戰略性調整體質」,但仍可能影響市場對短期成長性的判斷。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數字、圖表、表格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沿革

  • 公司名稱: 巨漢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IU HA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 股票代碼: 6903
  • 設立日期: 1989年10月13日 (自民國78年以來)
  • 總部地址: 新竹市中華路一段324號
  • 員工人數: 136人
  • 實收資本額: 新台幣666,760,000元
  • 經營理念: 堅守「品質、信用、效率」的經營策略,作為創造優異資本回報的基石。
  • 歷史發展:
    • 1990年代:導入ISO9002,榮獲台灣省優良技術行業工程獎。
    • 2000年代:榮獲新竹市工業會績優廠商獎、力晶及聯測科技績優/協力廠商獎。
    • 2010年代:榮獲多項建築標章(鑽石級綠建築、智慧建築)、公共工程金質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認證,並參與成大檢疫醫院原型建置。
    • 2020年代:2022年公司更名並辦理公開發行、登錄興櫃;2024年通過BSI ISO 9001品質認證並上櫃掛牌;2025年榮獲台灣董事學會頒贈「中堅潛力企業獎」及「股東報酬十強獎」,顯示公司持續發展與獲得肯定。
  • 服務據點: 總部設於新竹,並設有桃園、苗栗、彰化、台南、高雄辦事處,服務網絡遍布台灣。
  • 服務範疇: 無塵室、機電空調工程專家,專精於高科技廠房與無塵室機電空調系統整合,客戶涵蓋半導體、光電、傳統產業及公共工程。

巨漢投資案例與競爭優勢

  • 核心優勢(Why JIU HAN?): 高壁壘、高效率、高回報。透過數位管理和專業壁壘,將工程能力轉化為卓越資本效率的成長型企業。
  • 獲利能力與壁壘:
    • 儘管市場波動,公司在高精密、高標準專案(AI/能源晶圓廠)領域確保毛利率穩定維持在30.0%以上,顯著優於同業。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為27%,報告中提到「毛利率穩定站穩25%+」。
  • 資本效率與周轉:
    • 數位化PLM模型實現業界領先的12-18個月平均專案周轉期。
    • 快速週轉週期推動卓越資本輪動並加速再投資。
  • 風險管理與股東回報:
    • 強大的股東承諾:近3年平均股利配發率達75%,致力於股東價值。
    • 低風險履約:多年來工安零重大事故、業主零訴訟、零壞帳,展現嚴格的風險控制。
  • 未來成長動能:
    • 策略性聚焦高毛利AI/HPC CAPEX投資。
    • 透過能源管理服務(EMS)擴展經常性收入流。
    • 聚焦AI晶片設施與能源升級服務。
  • 核心競爭優勢:
    • 系統集成整合工程: 應用於多元產業,導入智慧綠建築、廠房節能等創新工法,豐富跨領域實績。
    • 數位工程管理技術: 運用BIM、PLM、ERP等系統,優化設計、縮短建廠期程、精準成本控制,提升人均產值。
    • 多元產業工程佈局: 高科技廠房、無塵室統包工程,跨足公共工程(智慧綠建築等),開發新能源管理系統、低碳智慧化機電技術。
    • 優質產業供應鏈: 36年來累積豐富、有競爭力的在地協力商資源,持續培植。
    • 財務結構健全: 充足營運週轉金及融資額度,提升業主和協力商信賴度。

未認列營收金額及分布 (頁面 7)

未認列營收代表未來將轉為實際營收的在手訂單,其趨勢對於評估公司未來營運狀況至關重要。

日期 未認列營收金額 (新台幣百萬元)
112/12/31 (2023年底) 3,000
113/12/31 (2024年底) 6,091
114/9/30 (2025年9月30日) 8,532
  • 主要趨勢: 未認列營收金額呈現顯著的持續成長趨勢。從2023年底的3,000百萬元,大幅增長至2024年底的6,091百萬元,並進一步在2025年9月30日達到8,532百萬元。這代表公司在手訂單充足,未來營收具有高度能見度,是強勁的利多訊號。
  • 產業分布 (截至114/9/30):
    • AI相關產業: 56.63% (約48.3億新台幣) – 佔比最高,顯示公司在AI設施領域的強勁訂單。
    • 公共工程: 43.14% (約36.8億新台幣) – 佔比次高,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及風險分散。
    • 能源產業: 0.23% (約0.02億新台幣) – 佔比相對較低,但與未來成長動能策略相符。
  • 主要客戶及專案: 報告列出多項在建中專案,客戶包括日月光、緯創、旺矽、南亞科技、鴻佰科技、合晶科技、台塑尖端能源、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交通部鐵道局等,這些均為各產業龍頭或重要公共建設,彰顯巨漢的客戶品質與專案能力。

2020~1H25 損益表 (頁面 26)

損益表提供了公司在特定期間內的經營績效概覽。

項目 (新台幣百萬元)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營業收入 2,136 2,647 4,717 2,868 2,886 1,069
營業毛利 527 917 1,824 1,164 874 289
營業費用 75 170 246 136 146 63
營業利益 452 747 1,578 1,028 728 226
稅前淨利 478 747 1,629 1,043 761 233
歸屬母公司淨利 377 597 1,303 820 594 186
基本每股盈餘 (NT$) 17.4 26.5 34.2 13.5 9.3 2.8
  • 營業收入: 在2020-2022年呈現快速增長(2022年達4,717百萬元高峰),但2023年與2024年則出現下滑並持平,1H25營收為1,06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年增率顯示2022年高達78.2%的增長,而2023年大幅衰退-39.2%,2024年微幅增長0.6%,1H25則再衰退-38.8%。這反映了公司在2023-2024年間可能面臨半導體產業修正或公司策略調整的影響。
  • 獲利能力: 營業毛利、營業利益及歸屬母公司淨利與營業收入呈現相似的趨勢,於2022年達到高峰後,在2023年和2024年有所回落。1H25的各項獲利指標亦較去年同期呈現較大幅度下滑。
  • 基本每股盈餘 (EPS): 2022年EPS達到34.2元高峰,隨後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別降至13.5元和9.3元,1H25僅為2.8元,與營收和淨利趨勢一致,反映了近期的獲利壓力。

關鍵財務比率 (頁面 26)

項目 (%)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毛利率 24.7 34.6 38.7 40.6 30.3 27.1
營業費用率 3.5 6.4 5.2 4.7 5.1 5.9
營業利益率 21.1 28.2 33.5 35.8 25.2 21.1
淨利率 17.6 22.6 27.6 28.6 20.6 17.4
  • 毛利率: 2020年至2023年呈顯著上升趨勢,從24.7%增至40.6%,顯示公司在高門檻專案承攬及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持續提升。然而,2024年與1H25毛利率回落至30.3%和27.1%,但仍維持在25%以上,符合公司「毛利率穩定站穩25%+」的聲明,並優於同業。
  • 營業利益率與淨利率: 兩者趨勢與毛利率大致相同,2023年達到高峰後在2024年和1H25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相對穩健的水平。這說明公司在管理費用和稅務方面控制得宜,使得毛利率的優勢能有效轉化為淨利。

2020~1H25 資產負債表 (頁面 27)

資產負債表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穩健性。

項目 (新台幣百萬元)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總資產 1,594 2,494 3,170 3,010 3,803 4,429
現金及約當現金 768 1,144 1,676 1,835 2,056 2,274
應收帳款/票據 218 217 72 180 336 299
總負債 809 1,349 1,168 830 595 1,569
總股東權益 785 1,145 2,002 2,180 3,207 2,860
  • 總資產: 除2023年略有下降外,總體呈現穩健增長趨勢,1H25達到4,429百萬元,年增率顯示2024年增長26.3%,1H25增長16.5%,反映公司規模持續擴張。
  • 現金及約當現金: 持續增長,1H25達2,274百萬元,顯示公司擁有充沛的現金流,有助於其營運彈性與再投資能力。
  • 應收帳款/應收票據: 2022年大幅下降後,在2023、2024年顯著增加,1H25略有下降。波動較大,需關注其回收效率。
  • 總負債: 2021年達到高峰後連續兩年下降,2024年降至595百萬元,然而1H25大幅增加至1,569百萬元,增長163.7%,需進一步了解其負債結構變化。
  • 總股東權益: 持續增長,2024年達到3,207百萬元高峰,顯示公司累積獲利能力與資本雄厚。1H25略有下降,但整體趨勢仍樂觀。

重要財務比率 (頁面 27)

項目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1H25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42.1 30.0 11.2 16.1 32.6 53.4
股東權益報酬率 (%) 59.1 61.9 82.8 39.2 22.1 6.1
總資產報酬率 (%) 28.9 29.2 46.0 26.6 17.4 4.5
  •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2022年降至11.2天後,在2023、2024年及1H25顯著增加至53.4天。周轉天數的增加可能意味著現金回收速度變慢,需要密切關注。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與總資產報酬率 (ROA): 兩者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在2023、2024年及1H25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儘管如此,2024年的ROE仍有22.1%,ROA有17.4%,仍屬良好水平。

巨漢財務表現圖表 (頁面 28)

  • 營收與稅後淨利趨勢: 營收與稅後淨利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於2023年和2024年有所回落,1H25則呈現進一步下滑。這與損益表數據一致,反映公司在過去兩年面臨的短期營運挑戰。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趨勢: 毛利率在2023年達到高峰40.6%,營業利益率在2023年達到高峰35.8%,隨後在2024年和1H25均有所回落。但1H25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仍分別維持在27%和21%左右,仍優於同業水平。
  • 每股盈餘與股東權益報酬率趨勢: 每股盈餘(EPS)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於2023、2024年和1H25持續下滑,印證了公司獲利壓力。
  • 每股現金股利與股利發放率趨勢: 每股現金股利在2022年達到18.0元,隨後在2023和2024年穩定於8.0至9.3元。股利發放率在2024年達到86%,顯示公司維持高股利政策。

產業別營收占比 (頁面 29)

營收結構的變化反映了公司業務重心與市場機會的轉移。

項目 2023 營收占比 (%) 2024 營收占比 (%) 1H25 營收占比 (%)
AI相關產業 90 26 70
能源產業 7 70 5
公共工程 2 4 25
其他 1 - -
  • 主要趨勢: 公司營收結構在2023年至1H25年間呈現劇烈變化,反映其業務策略的彈性調整。
    • 2023年: AI相關產業佔90%,顯示當時業務高度集中於此領域。
    • 2024年: 能源產業躍升至70%的主導地位,AI相關產業則大幅下降至26%,公共工程微增至4%。這可能是公司戰略性地調整體質,將資源投入綠色/低碳解決方案的結果,也符合報告中提到「戰略性調整體質,將資源投入綠色/低碳解決方案」的描述。
    • 1H25: AI相關產業再次回升至70%,成為主要營收來源,公共工程顯著增長至25%,而能源產業則大幅下降至5%。這可能反映AI超級週期啟動後,相關專案需求再度爆發,且公司在公共工程領域的承接能力增強,以分散風險並確保現金流。
  • 總結: 巨漢的營收結構變化快速且顯著,呈現公司積極追隨產業趨勢(AI、能源)並利用公共工程穩定營運的策略。特別是AI相關產業與公共工程在1H25的再次崛起,與公司未來成長動能「聚焦AI晶片設施」及「優化現金流與風險控管」的目標相符。

股利配發率及殖利率 (頁面 30)

股利政策是投資人關注的重要指標之一。

項目 2022 2023 2024
當年度每股盈餘 (元) 34.24 13.54 9.28
股利 (元) 23.95 9.30 8.00
股利 (股票+現金) 配發率 (%) 70 68 86
現金殖利率 (%) 6.43 5.30 6.84
  • 主要趨勢:
    • 儘管每股盈餘在2022年後有所下降,但公司仍維持穩健的股利配發。
    • 股利配發率在2024年達到86%,顯示公司願意將大部分獲利回饋股東,且近三年平均配發率高達75%,符合其「高股利政策」的承諾。
    • 現金殖利率在近三年平均為6.19%,對於尋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未來發展計畫 (頁面 24)

  • 短期 (未來12個月內):
    • 區域市場擴張: 確保林口、高雄等新設據點的業務滲透率,專攻AI、能源產業等高毛率產業。
    • 設計能力前置: 設立「設計部」,全面介入競標案設計優化,提升報價精準度與效率。
    • 數位管理優勢: 應用PLM/ERP系統數據,標準化高效率工法,確保新據點營運品質一致。
  • 中期 (未來1-3年):
    • 公司組織架構多元分工深化: 增設策略中心,優化專案工程執行。
    • 服務鏈延伸: 擴展至營運期的「能源管理顧問及維護服務」(EMS),創造穩定的經常性收入。
    • 整廠發包聯盟: 與國內大型土木營造商策略聯盟,鎖定巨額公共工程及高階廠辦統包案。
    • 技術提升、人才布局與財務紀律: 確保未來3-5年在半導體與國際專案拓展中,兼顧成長動能與股東價值的穩健提升。
  • 長期 (未來3年以上):
    • 聚焦核心技能: 持續深耕整合工程專業優勢。
    • 海外據點佈局評估: 評估拓展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 技術研發領先: 成立「永續技術中心」,專注於淨零碳排、建材循環經濟及新工法研發,鞏固在綠色工程領域的差異化領導地位。

總結與投資人注意事項

整體觀點再評: 巨漢系統科技在穿越景氣週期後,已成功實現結構性利潤優化,並戰略性地佈局AI與新能源等高成長產業。公司以其卓越的工程能力、數位化管理和穩健的財務結構,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壁壘。儘管2023-2024年營收和獲利受產業調整影響而有波動,但透過積極轉型和未認列營收的歷史新高,展現出強勁的未來成長潛力。公司在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在智慧建築和綠色工程技術的應用,也為其長期發展增添價值。

股票市場潛在影響再評: 從報告內容判斷,巨漢系統科技展現了明確的成長動能和穩健的經營策略,預期市場將給予其正面的評價。未認列營收的顯著增長(NT$85億元),為未來2025年及之後的營收與獲利提供堅實基礎,有望帶動股價表現。毛利率維持高檔,顯示其高技術門檻項目的獲利能力仍強。然而,投資者也需關注營收結構的劇烈變化是否能順利轉化為穩定獲利,以及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增加的潛在風險。整體而言,在AI超級週期與新能源發展的趨勢下,巨漢的策略性佈局預期將帶來可觀的市場機會。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 (1-2年): 預期將受惠於AI晶片設施相關的資本支出需求,未認列營收將逐步轉化為實際營收,帶動營收成長。公司積極拓展新的服務據點和強化設計能力,有助於承接更多高毛利專案。然而,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和流動性指標仍需密切觀察。
  • 長期趨勢 (3年以上): 公司的重心放在建立經常性收入(EMS)、擴大與大型土木營造商的聯盟、評估海外市場以及在綠色工程技術上的研發領先。這些策略旨在建立更具韌性、多元化且高附加價值的業務模式,以應對產業變革並實現長期永續成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訂單能見度與執行能力: 巨漢的未認列營收創歷史新高,這是一個重要的利多信號。散戶應關注這些訂單的實際執行進度,以及公司能否在快速周轉下保持專案品質與獲利能力。
  • 產業結構變化: 留意公司營收結構向AI與公共工程的再次集中,以及能源產業佔比的變化。這反映了公司的戰略調整,但同時也意味著營運表現將與這些重點產業的景氣高度相關。
  • 獲利能力指標: 儘管毛利率維持高檔,但過去兩年的EPS和ROE有所下降。散戶應觀察未來季度財報,確認AI超級週期是否能有效推動獲利回升,以及毛利率能否穩定回升至30%以上。
  • 現金流與資產品質: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的增加值得關注。投資人應密切追蹤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確保應收帳款能有效回收,避免對營運資金造成壓力。
  • 股利政策: 公司承諾高股利政策且維持較高的配發率和殖利率,對於尋求穩定現金回報的投資者而言具有吸引力。
  • 風險分散: 巨漢透過公共工程分散半導體單一景氣波動風險,並發展EMS經常性收入。散戶應評估這些措施是否足夠有效,以降低公司整體風險。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三樓凱悅廳二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二號)
相關說明
本次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將由公司經營團隊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會要求本公司於公開說明書補充揭露事項。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