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投資(690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鑽石投資(690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財務業務相關資訊。連結:https://reurl.cc/x3kqz4 簡報資訊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線上法說會重點摘要
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係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901)於2025年第三季線上法說會所發布之內容,主要涵蓋2025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生技資本市場動態以及投資組合進展。報告內容呈現出公司在財務面與投資組合發展面之間的對比。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喜憂參半的局面。從財務角度來看,公司於2025年第二季經歷了顯著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導致營業收入、稅後淨損及每股盈餘均大幅惡化,總資產與淨值亦有所下降。然而,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顯著增加,顯示公司擁有充裕的流動性。公司將虧損歸因於短期市場波動造成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強調不影響長期投資價值。在市場動態方面,全球生技創投金額在2025年第二季明顯下滑,早期投資階段資金大幅縮減,投資者偏好具有「可預見營收」和「可預期退出」的晚期項目。儘管如此,亞洲醫療保健市場展現韌性,且在第三季國際市場上仍有成功的數位醫療IPO與高溢價M&A案例。國內生技資本市場表現活躍,生技產業在IPO募資總額中佔據重要份額。最為積極的信號來自公司投資組合的深度進展,多個被投資公司在臨床試驗、監管審批、商業化及募資方面取得了重要里程碑,特別是針對新藥研發、細胞/基因治療及醫療器材等領域。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利空): 2025年第二季的負面財務數據,特別是擴大的淨虧損和每股虧損,短期內可能對鑽石投資的股價構成壓力。儘管公司已解釋這些為未實現評價損失,市場情緒仍可能受此影響而趨於觀望或悲觀。部分美國生技指數的疲軟表現和全球早期生技創投市場的緊縮也可能加劇短期市場的不確定性。
- 長期影響(利多): 鑽石投資的核心價值在於其投資組合的成功。報告中揭示的許多被投資公司在臨床試驗、監管核准與商業化方面的實質進展,為公司未來潛在的價值重估奠定了堅實基礎。例如,永笙-KY的後期臨床試驗進展、醣基生醫的技術平台授權、優億的成功募資及與國際藥廠的合作洽談,以及醫療器材公司的商業化成就,都代表著巨大的長期增長潛力。此外,公司積極參與產業生態系建設,如舉辦亞太生技投資論壇與人才扶植計畫,有助於提升其在產業中的地位與影響力,為長期價值創造提供支持。充裕的現金部位也為公司提供了戰略彈性,以應對市場變化並把握新的投資機會。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生技產業的資本市場將維持謹慎,尤其是對早期、尚未產生營收的項目。利率環境變化(儘管預期未來可能降息)及政策風險(如美國關稅和藥價改革)仍是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鑽石投資可能仍會面臨其投資組合公允價值波動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在未上市和興櫃市場。
- 長期趨勢: 儘管短期逆風,生技產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依然看好,特別是數位醫療、精準療法等創新領域。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和醫療需求增加,生技產業具備結構性增長動力。川普政府若支持降息,有望為創投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鑽石投資專注於具備突破性技術和明確市場潛力的「旗艦型」投資案,並致力於提升被投資公司的核心價值,預計將能抓住行業的長期增長機遇。其在亞太地區的產業布局和人才育成,也將鞏固其長期競爭優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財報解讀: 散戶投資人應理解鑽石投資的「營業收入」受其投資標的「未實現評價損益」影響甚鉅。負數營收不必然代表核心營運不佳,而是反映其投資組合的公允價值波動。應避免僅憑單季盈虧數字而做出判斷。
- 關注投資組合實質進展: 公司的長期價值取決於其被投資公司的技術突破、臨床進展、監管核准及商業化成功。散戶應密切追蹤永笙-KY、醣基生醫、欣耀生醫、Rejuvenate Bio、優億、EyeYon等主要投資組合的具體里程碑。這些才是判斷公司未來潛力的關鍵指標。
- 風險意識: 生技創投本質上屬於高風險投資,研發週期長、投入高且不保證成功。投資人應具備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將此視為長期投資。
- 流動性與彈性: 公司擁有充裕的現金部位(逾30億元新台幣),這是一個重要的利多,提供了未來投資、應對市場波動或支持被投資公司的彈性。
- 市場與政策趨勢: 應留意全球利率走向、美國與台灣的生技政策(如藥價改革、關稅)以及資本市場對不同生技子領域(如數位醫療、精準醫療)的偏好變化,這些都會間接影響鑽石投資的表現。
條列式重點摘要
聲明事項
- 本簡報的預測性資訊基於內部資料及外部經濟發展現況,未來營運結果可能與預測存在差異,原因包括投資標的經營研發風險、資本市場趨勢、政策法令變動等。
- 鑽石生技主要投資生技類股,其股價及公允價值受研發成果影響大,波動鉅幅,公允價值下跌可能導致營業收入為負數。
- 公司業務性質為創業投資,以生技產業為主要投資標的,生技產業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且未保證成功,投資人應特別審慎。
大盤與生技指數表現之比較 (截至 2025.9.24)
- 大盤指數:
- 利多:TAIEX (台灣加權指數) 近一年漲跌幅為 16.78%,S&P 500 為 16.12%,顯示大盤表現強勁。
- 生技指數:
- 利空:S&P 500 Health Care 近一年漲跌幅為 -11.11%。
- 利空:TIP Taiwan BIO Index 近一年漲跌幅為 -2.22%。
- 中性偏利空:NASDAQ Biotech Index 近一年漲跌幅為 0.88%,表現持平。
- 全球生技創投投資金額:
- 利空:2025年第二季投資金額為 USD 4.5 billion,較第一季的 USD 6.7 billion 顯著下降。
生技產業創投資金與利率關係
- 趨勢:利率環境與生技創投資金投入呈現明顯負向連動。
- 展望(利多潛力):川普政府明確支持降息,預期創投市場有望恢復活力。
生技創投資金配置趨勢
- 總體金額(利空):2025年第二季生技醫藥創投金額為 45億美元,較之前季別持續下滑。
- 投資輪次分布(利空):其中,種子輪減少 80%,A輪減少 63%,顯示早期投資大幅緊縮。
- 中晚期投資:中晚期投資金額相對穩定,但件數減少,單筆投資金額較大,反映投資者趨於謹慎並偏好較成熟的項目。
國際生技資本市場變化與因應
- 市場挑戰:
- 利空:美國關稅及藥價改革政策風險。
- 利空:新平台或早期開發題材的吸引力下降,短期資金更重視「可預見營收」與「可預期退出」之案源。
- 市場機會(利多潛力):
- 全球生技次級市場價格觸底反彈,國際生技創投投資金額平穩(相較於之前的大幅下降而言)。未來若持續降息,可望帶動生技創投投資活動。
- 亞洲醫療保健市場展現韌性。
- 2025年第三季國際生技資本市場聚焦於數位醫療與精準療法,投資人偏好已有營收能力的公司。
- 公司因應措施:
- 流動性與風險管理:善用現金部位,掌握投資彈性。
- 聚焦旗艦型投資案。
- 協助被投資公司募資,延長資金使用週期,提升核心價值。
- 關注市場與政策脈動,動態調整投資策略。
- 第三季重要上市與併購案例(利多):
- 上市:HeartFlow, Inc. (數位醫療公司) 於2025年8月7日IPO,募資 USD 3.642億。
- 併購:Verona Pharma plc (生物科技公司) 於2025年7月9日被Merck收購,金額 USD 10.97億,溢價達 23%。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與人才扶植
-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利多):鑽石投資、證交所、櫃買中心共同主辦,匯聚34位重量級國際講者與逾500人產官學研領袖,旨在建構亞太生技投資平台、掌握全球趨勢並強化產業影響力。
- 人才永續承諾(利多):累計逾 4億經費 支持,扶植17名生技講座與12名吳火獅醫學獎學人,培育百餘名博後、博士及碩士,展現對產業長期發展的承諾。
營收認列原則
- 公司營業收入認列方式為「已實現及未實現投資標的評價損益」。
- 評價模式依投資標的屬性區分: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採市場報價;無活絡市場或無公開市場報價公司則以評價模型進行評價。
2025年度第二季財務報告
- 損益表(單位:新台幣仟元):
- 營業收入(利空):2025年第二季為 (421,276),較2024年第二季的 (90,729) 顯著擴大負數。2025年前2季累計為 (967,629)。
- 稅後淨益(損)(利空):2025年第二季為 (445,088),較2024年第二季的 (134,066) 虧損擴大。2025年前2季累計為 (1,016,095)。
- 每股盈餘(虧損)(利空):2025年第二季為 (0.52)元,較2024年第二季的 (0.16)元 虧損擴大。2025年前2季累計為 (1.19)元。
- 原因說明(中性):營業收入為負數主要源自「未實現」評價損失,短期價格波動不影響長期投資價值。未實現評價損失主要來自興櫃投資標的股價變動及未上市標的評價損失。
- 資產負債表(單位:新台幣仟元):
- 現金及約當現金(利多):2025年6月30日為 3,030,709,較2024年12月31日的 126,228 大幅增加,顯示公司流動性充裕。
-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利空):2025年6月30日為 6,347,272,較2024年12月31日的 7,294,561 減少。
- 淨值(利空):2025年6月30日為 9,368,973,較2024年12月31日的 10,373,048 減少。
- 資產總額(利空):2025年6月30日為 9,519,921,較2024年12月31日的 10,674,599 減少。
國內生技資本市場
- 新增掛牌家數:
- 截至2025年9月底,台灣生技業上市櫃(含興櫃)共累計新增掛牌 8家;2024年全年共累計新增掛牌 19家。
- 產業市值:
- 生技產業整體市值於2025年8月29日為新台幣 1.92兆。
- IPO募資額(利多):
- 截至2025年9月底,生技IPO募資額為新臺幣 129億元,佔總募資額 26%。
- 生技是近兩年IPO募資的重要新興產業,2024年與2025年前三季在上市櫃公司IPO募資金額佔比中,生技醫療業均位居前列 (2024年佔 29%,2025年前三季佔 26%)。
投資組合類別與進展
- 新藥研發與細胞/基因治療(利多):
- 永笙-KY (細胞治療):臍帶血長新冠治療全球首例2期臨床試驗達標,已向美國FDA提出3期臨床試驗申請;臍帶血急性中風治療獲美國FDA 2期臨床核准;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獲衛福部核准與北醫合作2/3期計畫。
- 醣基生醫 (醣均相化技術):醣均相化抗體藥物1期臨床證實安全性佳,2a期臨床進行中並見初步療效;特定醣基化ADC藥物已簽訂非專屬授權合約,技術平台獲國際授權;細菌疫苗獲美FDA和台灣TFDA核准1期試驗。
- 欣耀生醫 (肝臟疾病):醣抗原抗體抗癌新藥獲FDA 1期臨床核准;高肝安全性乙醯胺酚止痛新藥完成3期臨床試驗最終報告;脂肪性肝炎新藥1期臨床證明安全性。
- Rejuvenate Bio (基因治療):成人心律失常心肌病治療IND送件準備中;寵物犬二尖瓣疾病治療與全球前五大動物用藥公司簽署研究協議並收到前金。
- 優億 (疫苗佐劑):
- 募資:第三季超額完成募資 4.4億元,鑽石亦加碼支持。
- 資金用途:完成IA-C01帶狀皰疹疫苗臨床一期試驗;國際BD合作及授權洽談。
- 研發與營運:IAS-01(佐劑系統)對標GSK系統,正進行GMP生產;與國衛院、國際藥廠合作開發流感、癌症與RSV疫苗;已與多家國際大型藥廠簽署MTA進行合作討論,並獲邀共同開發皂苷佐劑合成。
- 醫療器材與其他(利多):
- Syncell (新析生技):細胞內可抓式顯微鏡、耗材及分析服務擴大全球經銷合作,並與國際儀器大廠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達成共同行銷。
- EyeYon (人工合成角膜內皮層):產品已在歐洲上市銷售,並在中國樞紐試驗顯示良好療效(91%患者視力大幅提升);美國已取得IDE核准,正篩選試驗點。
- Theia (晶祈生技) (醫療半導體):人工視網膜植入物國內首例手術成功,初步臨床結果可辨識兩線條。
- 地天泰農業生技 (有機廢棄物酵素快速處理技術):與國內上市綠能公司簽約建置日處理量100噸之有機廢棄物處理廠,9月中進行試車,預計每年可穩定帶來 >2,000萬酵素收入。
數字、圖表或表格的主要趨勢描述
資本市場大盤與生技指數表現 (頁面 5)
這張圖表與表格呈現了從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24日期間,大盤指數與各生技指數的表現。觀察到主要趨勢如下:
- 大盤指數表現強勁:TAIEX與S&P 500在2025年7月之後呈現顯著上升趨勢。截至2025年9月24日,TAIEX近一年漲幅達16.78%,S&P 500亦有16.12%的漲幅,顯示整體股市表現良好,尤其是台灣股市略優於美國大盤。
- 美國生技/醫療保健指數承壓:S&P 500 Health Care指數自2025年5月後大幅下滑,儘管其後略有回升,但截至9月24日,近一年仍有-11.11%的顯著跌幅。NASDAQ Biotech Index表現則相對持平,近一年漲幅僅0.88%,遠不如大盤。
- 台灣生技指數表現不佳:TIP Taiwan BIO Index在同期亦呈現小幅下跌,近一年跌幅為-2.22%,顯示台灣生技產業指數整體表現落後於大盤。
全球生技創投投資金額 (頁面 5)
此表格顯示了全球生技創投投資金額的短期變化:
- 顯著下滑:2025年第二季的投資金額為USD 4.5 billion,較2025年第一季的USD 6.7 billion大幅下降,顯示全球生技創投市場的資金流入正在減緩。
生技產業創投資金與利率關係 (頁面 6)
這張曲線圖比較了2020年至2025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生技創投資金投入指數的變化:
- 明顯負相關:圖中「Capital Deployment (Index)」的生技創投資金投入指數與「10Y U.S. Treasury Yield (%)」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明顯的負向連動。當利率上升時,創投資金投入傾向下降,反之亦然。
- 近期趨勢:創投資金投入指數在2021年第一季達到高峰後持續下降,儘管有數次小幅反彈,但整體趨勢仍向下。2025年第一季至第二季,資金投入指數再度出現顯著下降。同期,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23年達到高點後,於2025年前兩季略有回落,但創投資金投入仍未見強勁復甦。
- 未來展望:報告指出川普政府明確支持降息,預期這將為創投市場帶來恢復活力的機會,暗示未來利率若下行,可能有利於生技創投的資金投入。
生技創投資金配置趨勢 (頁面 7)
這張堆疊長條圖展示了2021年第一季至2025年第二季生技醫藥創投各輪次(Seed, Series A, B, C, D+)的投資總額:
- 總體資金萎縮:生技醫藥創投總金額在2021年第一季達到最高峰13.9億美元後,呈現波動性下降趨勢。至2025年第二季,總投資金額已降至4.5億美元,創下近年來的新低點。
- 早期投資急劇縮減:「Seed」輪和「Series A」輪的投資金額從高峰期(如2021年)相比,在2025年第二季出現大幅減少,分別減少了80%和63%。這表明早期階段的生技公司面臨著嚴峻的募資挑戰。
- 中晚期相對穩定但件數減少:「Series B」、「Series C」和「Series D+」等中晚期投資金額雖然也有所下降,但相對早期階段更為穩定。然而,報告指出其件數減少但單筆投資金額較大,反映出投資者對後期、更成熟、風險較低的項目更加集中和審慎。
國內生技資本市場概況 (頁面 17)
此表格匯總了台灣生技產業上市櫃(含興櫃)的家數與市值數據:
- 掛牌家數穩健成長:截至2025年9月底,上市櫃(含興櫃)總家數達243家,較2024年底的235家新增8家。儘管新增家數略低於2024年全年的19家,仍顯示台灣生技資本市場持續有新血加入。
- 市值規模:截至2025年8月29日,生技產業整體市值達新台幣19,227億元(約1.92兆新台幣),顯示該產業在台灣資本市場具備相當規模。
- 結構轉變:新增的掛牌公司涵蓋健康照護、醫材、新藥、通路等多元領域,且有興櫃轉上市/櫃的案例,反映了產業內部的升級與流動。
台灣歷年生技IPO募資金額與佔比 (頁面 18)
這頁包含長條圖與圓餅圖,分析了台灣生技IPO募資的歷史趨勢和在整體市場中的佔比:
- IPO募資金額波動與成長:長條圖顯示台灣生技IPO募資金額在2020年至2023年間大致在15-33億新台幣之間波動,但於2024年急劇攀升至153億新台幣。2025年前三季的募資額已達129億新台幣,顯示自2024年以來,生技產業在台灣IPO市場募資活動異常活躍並維持高檔。
- IPO市場重要性:圓餅圖顯示,無論是2024年全年還是2025年前三季,生技醫療業在上市櫃公司IPO募資總額中均佔據最大或次大份額 (2024年佔29%,2025年前三季佔26%)。這強調了生技產業在台灣資本市場中的策略重要性及強勁的募資能力。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財務業務相關資訊,連結:https://reurl.cc/QYMyMO 簡報資訊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財務業務相關資訊。連結:https://reurl.cc/3K1Z69 簡報資訊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及財務業務相關資訊。連結:https://reurl.cc/r3Zdqx 簡報資訊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