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研信超(684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東研信超(684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4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2025年第三季產業論壇 相關資料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東研信超(股票代碼:6840)於2025年9月4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資料,內容全面介紹了該公司的沿革、核心業務、競爭優勢、經營實績及未來發展方向。作為臺灣歷史悠久的第三方電子產品檢測認證服務商,東研信超展現了其在產業中的穩固地位和面對未來趨勢的積極佈局。公司正積極轉型,專注於5G、AI、物聯網(IoT)、新能源車用電子及大功率設備等高成長領域的檢測服務,顯示出明確的成長策略。

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112年度(2023年)經歷了業績下滑的挑戰,但於113年度(2024年)成功轉虧為盈,並在114年上半年(2025年H1)維持穩健成長,這顯示出公司在市場逆風後的調整能力與營運韌性。尤其重要的是,112年重新取得美國A2LA實驗室的FCC認證,對其國際業務的恢復至關重要。

整體而言,報告呈現了東研信超作為專業檢測服務提供商的深厚實力與前瞻性策略。公司不僅擁有完整的國內外認證體系和一站式服務能力,更積極投入研發自動化測試程式,提升效率與精準度。其廣泛的客戶基礎和多樣化的產品線也有效分散了營運風險。儘管過去一年多經歷了波折,但其對新興科技領域的投入,預期將為公司帶來長期成長動能。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轉型與成長動能: 公司積極佈局AI伺服器、5G/WiFi7、新能源車用電子、軌道交通、航海航空等高功率、高階檢測服務,這些領域需求強勁且持續成長,有助於提升公司未來的營收與毛利率。
    • 營運觸底反彈: 113年度轉虧為盈,且114年上半年營收及淨利持續成長,表明公司營運已走出低谷,重新回到成長軌道,有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
    • 國際認證恢復: 重新取得美國FCC認證,恢復了中國大陸實驗室的國際業務能力,有利於開拓海外市場並鞏固現有客戶關係。
    • 技術與服務優勢: 完整的認證體系、一站式服務、客戶品牌商合作關係以及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測試程式,構築了堅實的競爭壁壘。
    • 分散的客戶基礎: 客戶組成結構平均,產品線多元,降低了單一客戶或產品線波動帶來的營運風險。
  • 利空因素:
    • 過去績效波動: 112年度的虧損和EPS轉負,可能讓部分投資人對其營運穩定性抱持觀望態度。
    • 市場競爭: 檢測認證市場仍存在競爭,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要求公司持續投入研發和設備更新,這將對成本產生壓力。
    • 宏觀經濟影響: 雖然公司努力分散風險,但全球電子產品需求仍會受宏觀經濟景氣影響,可能間接影響檢測服務需求。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東研信超將維持穩步成長。114年上半年營收增長7.1%,且AI伺服器檢測等新擴充產能將在下半年陸續貢獻營收,預示著下半年的業績動能持續。重新取得的FCC認證將有助於填補過去的營收缺口。公司在5G、WiFi7等新技術的投入將開始產生回報。
  • 長期趨勢: 公司在AI、5G、IoT、EV等前瞻性領域的深度佈局,將使其在未來數年內受益於這些產業的爆發性成長。隨著產品複雜度增加和全球法規日益嚴格,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東研信超的專業能力和國際認證將是其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大功率產品檢測能力的建立,更是迎合了產業未來對更高能效、更嚴謹安全標準的要求,預示著強勁的長期成長潛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新業務貢獻: 應密切關注AI伺服器、5G NR/WiFi7及新能源車用電子等新增檢測服務對營收和獲利的實際貢獻比重。這些是公司未來成長的核心驅動力。
  • 檢視毛利率趨勢: 新技術檢測服務通常具有較高毛利率,需觀察公司整體毛利率是否因新業務的加入而持續改善。
  • 財務健全性: 雖然已轉虧為盈,但仍應關注營業淨利、稅後淨利及EPS的持續穩定增長,確保公司營運真正步入穩健獲利階段。
  • 資本支出與研發投入: 考量到公司持續擴充實驗室設備和自主研發自動化測試程式,應注意其資本支出和研發投入是否合理,以及這些投資是否能有效轉換為未來的競爭優勢和營收增長。
  • 留意產業景氣: 儘管東研信超服務多元,但其業務仍與電子、通訊、車用等產業景氣高度相關。散戶應綜合判斷這些產業的宏觀經濟前景。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沿革

  • 成立與歷史: 東研信超成立於民國76年(1987年),是臺灣第一家民營電子產品檢測企業,營運已邁入第38年。
  • 資本與規模: 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3.03億元,集團員工人數約550人。
  • 服務範圍: 提供集檢測、認證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第三方機構服務,包括量測服務、測試報告、認證申請、產品全球合規性、企業客製化測試等。
  • 經營理念: 致力於成為科技產品安全與品質的把關者,提供最專業認證服務,並期許成為世界一流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
  • 里程碑(民國曆):
    • 76年: 東研公司設立。
    • 77年: 取得ISO/IEC 17025實驗室資格,電磁干擾3米室外測試場取得美國FCC認證。
    • 94年: 與信超公司合併,更名為東研信超,吳仲超先生接任董事長,拓展國際認證業務。
    • 100年: 投資設立子公司東莞信寶。
    • 106年: 總公司遷至內湖,投資設立孫公司上海信寶,並建立上海信寶實驗室。
    • 109年: 投資設立孫公司廣東信寶。
    • 110年: 於興櫃戰略版掛牌,拓展審驗業務,並建立廣東信寶松山湖實驗室。
    • 111年: 投資設立子公司電測認證(股)公司。
    • 112年: 於3月24日股票在櫃買中心正式掛牌上櫃,並建立電測龜山特規實驗室。
    • 114年: 建立龜山二廠實驗室。
  • 實驗室資格: 持續取得TAF, CNAS, BSMI, NCC, FCC, UL, CE, VCCI, ISED, CMA等各國實驗室資格認可。

股東結構與投資架構

  • 主要股東: 董事及其家族、經理人合計持有51%,投資法人(包含宜特科技等)持有10%。
    主要股東 持有比例 (%)
    吳仲超 18.06
    劉立國 14.30
    宜特科技 8.73
    邱德俊 6.25
    巾樺有限公司 3.40
    吳華君 2.86
    鄭和彬 2.76
    鄭雅寧 2.69
    黃誼安 2.33
    陳大星 1.55

    趨勢分析: 董事及家族成員持股過半,顯示公司經營權穩定。宜特科技作為同業,其投資也可能帶來產業合作或策略聯盟的潛力。

  • 投資架構圖: 東研信超(股)公司100%持有東莞信寶電子產品檢測有限公司及電測認證(股)公司。東莞信寶電子產品檢測有限公司則100%持有上海信寶檢測有限公司及廣東信寶檢測有限公司。

營運服務據點

  • 臺灣: 內湖、汐止、龜山。實驗室設立年份包括76年(東研)、94年(東研信超)、103年(汐止)、106年(BTL總部大樓暨內湖)、112年(電測龜山特規)、114年(龜山二廠)。
  • 中國華南: 東莞。94年建立東莞信寶實驗室,110年建立廣東信寶松山湖實驗室。
  • 中國華東: 浦東。106年建立上海信寶實驗室。

主要檢測服務

  • 核心項目: 電磁兼容 (EMC)、安規 (Safety)、網通 (Telecom)、無線射頻 (RF/SAR)、移動通訊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 新增檢測服務: 桃園龜山特規實驗室接軌國際發展趨勢,檢測產品包含高功率AI伺服器 (Level 6~11)、交直流充電樁、新能源車用電子零部件、電廠設備、軌道交通設備、船舶航海設備。

    趨勢分析: 新增服務項目聚焦於高功率、高階、新興科技領域,如AI、電動車、綠能與交通。這顯示公司積極擴展高附加價值業務,以應對產業技術升級與法規要求。

  • 檢測產品: 涵蓋5G通訊產品、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資料顯示器、印表機、一體式電腦、外接硬碟、滑鼠、手機、筆記型電腦、鍵盤,以及自動化、智慧應用等相關產品。

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

  • 完整認證體系: 取得TAF、CNAS、BSMI、NCC、FCC、UL、CE、ISED、VCCI等多個國際知名認證機構的實驗室認可資格,並符合CQC、CMA、SDPPI、SABS、BQTF、UL CBTL、GCF、CTIA等品質與技術要求。

    趨勢分析: 廣泛的國際認證是其核心競爭力,確保服務能滿足全球市場合規性需求,降低客戶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

  • 一站式測試認證服務:
    • 預測試: 提供產品初步檢測與問題排查。
    • 產品檢測: 依標準規範執行EMC及無線測試。
    • 電氣安全規範: 依據各國地區電氣安全標準,檢測與驗證產品安全性與合規性。
    • 產品認證: 協助取得各國強制或自願性認證。
    • 國際認證: 提供多數國家轉證與認證服務,協助客戶產品行銷全球。
    • 技術諮詢培訓: 提供專業測試技術諮詢與培訓。
  • 品牌商與製造商認可合作: 合作夥伴包含Microsoft、Google、Dell、HP、Qualcomm、Lenovo、Huawei、TCL、ASUS、OPPO、鴻海、廣達、仁寶、英業達、緯創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與製造商。

    趨勢分析: 廣泛且多元的客戶群體顯示其在產業鏈中的重要性及市場領導地位,有助於分散營運風險並確保業務穩定性。

  • 自主研發自動化測試程式:
    • 提高測試效率,降低錯誤率: 自主開發5G NR法規測試硬體開關箱,實現自動化傳導射頻測試。
    • 定制化5G NR法規測試軟體: 自動執行測試、處理、判斷與保存結果;減少人為誤差;簡化射頻線路搭建;操作便捷並符合測試標準。

    趨勢分析: 投入自動化研發有助於提升測試精準度、縮短測試時間、降低人力成本,是提升競爭力與因應未來大流量測試需求的關鍵策略。

經營實績與未來發展方向

  • 主要收入類別(單位:新台幣千元):
    主要產品 111年 % 112年 % 113年 % 114年H1 %
    測試及報告 605,171 68.1 433,964 61.8 523,315 62.4 277,224 63.5
    安規 159,582 18.0 189,677 27.0 228,926 27.3 116,083 26.6
    國際市場准入 122,976 13.9 78,907 11.2 85,432 10.2 43,006 9.9
    其他勞務收入 466 - 265 - 571 0.1 184 -
    合計 888,195 100 702,813 100 838,244 100 436,497 100

    趨勢分析:

    • 總體營收: 112年總營收較111年下降20.9%至702,813千元,顯示市場環境或營運策略調整帶來的壓力。但113年強力反彈,年增19.3%至838,244千元,顯示營運回溫。114年上半年營收達436,497千元,年增7.1%,預示全年將持續成長。
    • 測試及報告: 始終是最大收入來源,佔比在61.8%至68.1%之間。112年下降後於113年恢復增長,114年上半年佔比略有提升至63.5%。
    • 安規: 呈現穩定成長趨勢,佔比從111年的18.0%提升至113年的27.3%,114年上半年維持在26.6%,顯示其重要性提升,可能反映市場對產品安全標準要求的提高。
    • 國際市場准入: 佔比呈現下滑趨勢,從111年的13.9%降至114年上半年的9.9%。這可能與111年10月FCC認證被取消有關,儘管112年11月已重新取得,但業務恢復需要時間。
  • 經營成果(單位:新台幣千元):
    主要產品 111年 % 112年 % 113年 % 114H1 %
    營業收入 888,195 100.0 702,813 100 838,244 100 436,497 100
    營業毛利 438,974 49.4 230,007 32.7 315,500 37.6 186,828 42.8
    營業費用 315,161 35.5 305,845 43.5 327,359 39.1 154,118 35.5
    營業淨利 123,813 13.9 (75,838) -10.8 (11,859) -1.4 32,710 7.5
    稅前淨利 156,905 17.7 (73,623) -10.5 8,697 1.0 14,265 3.3
    稅後淨利 134,918 15.2 (53,455) -7.6 15,501 1.85 14,093 3.2
    EPS 5.87 (2.16) 0.54 0.47

    趨勢分析:

    • 營業毛利: 112年毛利率大幅下滑至32.7% (111年為49.4%),但113年回升至37.6%,並在114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42.8%。這顯示公司營運效率和產品組合的改善。
    • 營業費用: 112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上升至43.5%,顯示營收下滑時費用未能同步調整,導致獲利能力惡化。113年及114年上半年佔比則回落至正常水平。
    • 營業淨利: 112年及113年均為負值,分別為(75,838)千元和(11,859)千元,顯示公司在營運層面遭遇虧損。然而,114年上半年已轉為正值32,710千元,佔比7.5%,表明核心業務獲利能力恢復。
    • 稅後淨利與EPS: 112年公司稅後淨利為(53,455)千元,EPS為(2.16)元,轉為虧損。113年稅後淨利轉正為15,501千元,EPS 0.54元,成功轉虧為盈。114年上半年稅後淨利為14,093千元,EPS 0.47元,顯示穩定的盈利能力。
    • 股利政策:
      • 111年度盈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73元,配發率46.5%。
      • 112年度因虧損,以資本公積每股配發股票股利1元。
      • 113年度盈餘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3元,配發率55.6%。

      趨勢分析: 112年的虧損和股票股利反映了公司在困難時期的策略選擇,而113年恢復現金股利,雖金額較低,仍是對獲利恢復的肯定。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的改善是未來EPS增長的關鍵。

  • 未來營運發展方向: 實現營運績效與市占率穩步成長,以無線、通訊、大功率檢測技術服務重點發展產業。
    • 目標產業: 5G應用及物聯網、智能家居生態鏈、AI伺服器及周邊配備、AI人工智能應用、智慧醫療。

    趨勢分析: 公司明確聚焦於高成長、高技術門檻的新興產業,符合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有望帶動長期營收和獲利成長。

報告總結

  • 東研信超是臺灣前五大、本土第二大的電子電氣產品檢測實驗室,並獲得眾多電子資通訊大廠的認可實驗室資格,客戶涵蓋全球前三大電腦品牌商。
  • 客戶組成結構平均,前十大客戶合計營收比重約35%,產品線多元(NB/PC、智慧型手機、網通、電腦週邊、工業電腦、AI伺服器及各類消費性產品),營運風險分散。
  • 檢測主力產品包含5G NR/WiFi7等高階應用領域,結合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智慧醫療、雲端與邊緣AI等應用,預期將有大量無線傳輸終端設備投入市場,需要強制性法規檢測認證。
  • 龜山特規實驗室一、二廠已建置AI伺服器、汽車電子零部件、軌道交通、航海航空等大功率特殊規格電子產品檢測能力,電力配置可支援最高450KW功率產品的測試,包括液冷機設備(CDU)、電源機櫃模組(PSU)、電池備援模組(BBU)等伺服器周邊產品。
  • 113年累計營收達8.38億元,年增19.3%,EPS 0.54元。111年10月遭美國A2LA取消實驗室認證,導致大陸實驗室無法執行FCC測試案件;已於112年11月底重新取得FCC測試資格,113年度成功轉虧為盈。
  • 114年H1營收為4.36億元,年增7.1%,EPS 0.47元,營運趨勢持續成長,AI伺服器檢測等新擴充測試產能將在下半年陸續貢獻營收成長動能。

整體觀點與未來展望

東研信超作為臺灣領先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在報告中清晰地勾勒了其穩固的產業地位、全面的服務能力以及積極的未來發展策略。儘管112年度的業績下滑反映了市場挑戰與認證資格問題帶來的短期衝擊,但公司在113年度的強勁反彈,以及114年上半年持續的成長,證明了其快速調整與恢復盈利的能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整體而言,本報告釋放出較為明確的利多訊號。公司在AI伺服器、5G/WiFi7、新能源車用電子等高成長、高門檻領域的策略性佈局,是未來營收和獲利增長的關鍵驅動力。這些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帶來持續且龐大的檢測需求。特別是龜山特規實驗室對高功率、AI相關設備的檢測能力,顯示公司已為迎接下一波科技浪潮做好準備。財務面,營收和毛利率的恢復,以及成功轉虧為盈,將有助於重建投資者信心。重新獲得FCC認證,也為國際市場的業務復甦奠定了基礎。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內(未來6-12個月): 預計公司營運將持續穩健成長。114年上半年的良好表現,加上AI伺服器檢測等新產能在下半年的貢獻,預期將推動全年業績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准入業務在FCC認證恢復後,有望逐漸回升。
  • 長期內(1-3年及更遠): 東研信超的長期成長前景樂觀。隨著全球數位轉型加速,AI、5G、物聯網、電動車等技術的普及,產品的複雜性與互聯互通性大幅提升,加上各國法規對產品安全、效能、環境兼容性的要求日益嚴格,第三方檢測服務的需求將只增不減。公司在這些前瞻領域的先期投入和技術累積,將使其能持續 capture 市場份額,並可能在特定高階檢測領域取得領先地位。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測試程式也有助於提高效率和鞏固競爭優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新業務(特別是AI伺服器和電動車相關)的實際貢獻度,這將是判斷其成長潛力的核心指標。同時,毛利率的持續改善和EPS的穩定增長是檢視公司獲利能力恢復的關鍵。儘管公司已走出谷底,但全球經濟波動及產業競爭仍是潛在風險,投資人應綜合評估,並關注公司在產業新標準和新技術發展中的應變能力。長期來看,東研信超在核心競爭力與市場佈局上的優勢,使其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但仍需留意其成長速度是否符合預期,以及營運風險的有效管理。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2號19樓(1901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請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法人座談會 欲參加者請洽永豐金證券(02)23823207鄒小姐(joyce.tsou@sinopac.com)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