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4128)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中天(4128)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重要新藥研發進度與營運現況。 連結網址https://reurl.cc/89Dro7 簡報資料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法說會QA將於會後公開於中天官網。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4128)於2025年8月29日舉辦的第一次法人說明會內容。報告內容涵蓋了公司上半年度的財務表現、核心微生態產品Symbiota®系列的研發進度、臨床試驗成果及商業化策略,以及主要轉投資事業概況。
整體觀點
報告呈現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度的財務表現雖面臨挑戰,顯示虧損擴大,主要受到營業外淨支出及權益法投資損失的影響。然而,中天在核心微生態產品研發與商業化進程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其「上療漾 (MS-20)」、「MB-107」及「MB-828」等產品的臨床試驗結果與市場佈局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及長期價值。這些創新產品的國際認證和即將提交的上市申請,為公司未來的營運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部分轉投資事業的市場公允價值顯著高於帳面價值,也暗示了公司潛在的資產實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及利多/利空判斷
- 利空:財務表現不佳。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的營業淨損及本期淨損擴大,母公司股東權益顯著減少。這主要歸因於營業外淨支出,特別是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損失及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短期獲利能力承壓可能對股價造成下行壓力。
- 利多:營業收入成長。 2025年上半年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達90,023仟元),主要受惠於藥品、保健品銷售以及棉花田門市的擴充。這顯示公司核心業務的營收仍具備成長動能。
- 利多:核心產品臨床數據亮眼。 「上療漾 (MS-20)」在多項臨床試驗中展現卓越成效:
- 顯著改善癌症病患化療副作用,包括疲勞、食欲不振和社交能力惡化。
-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合併免疫療法中,能將病人客觀反應率 (ORR) 提高至75%(對照組為25%),增加三倍。
- 在潰瘍性結腸炎 (UC) 合併現有療法中,顯著提升疾病緩解率 (CR) 至83.3%(對照組為35.7%)。
- 利多:產品安全性良好。 MS-20與現有UC藥物併用時,未觀察到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遠低於對照組及其他已上市藥物,顯示其優異的安全性。
- 利多:GRAS認證加速市場准入。 Symbiota®全系列產品已取得美國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認證,這將大幅縮短產品開發時程,取得法規單位核准,加速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 利多:MB-107 市場潛力與商業化進程。 用於異位性皮膚炎 (AD) 及斑塊型乾癬 (PsO) 的MB-107,預計2034年全球AD及PsO市場價值分別達314億美元與682億美元,市場規模龐大。MB-107前期臨床結果展現與FDA新藥Tapinarof相似的卓越療效與安全性,並有望於2025年取得美國FDA與歐盟CPNP化妝品及OTC藥品的上市資格,搶佔非處方藥市場。
- 利多:MB-828 創新醫材與競爭優勢。 針對未滿足醫療需求的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MB-828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能有效抑制免疫反應、修復組織、抑制病原菌及鼻息肉生成。其預計於2025年完成美國510(K)或歐盟MDR申請,且具有高安全性、便捷性及價格競爭力,有望替代現有療法。
- 利多:轉投資事業價值高於帳面。 部分轉投資事業如鑽石生技及合一生技的市場公允價值顯著高於其在公司帳上的帳面價值,這代表公司擁有的資產具有被低估的潛在價值,可能成為未來股東權益回升的支撐。
未來趨勢判斷
短期趨勢: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度的財務數據顯示仍處於虧損狀態,特別是營業外損失可能在短期內持續對股價構成壓力。然而,由於多項核心產品(如MB-107化妝品/藥品、MB-828醫材)的上市申請時間點集中在2025年,一旦取得實質進展或法規核准,這些將成為明確的股價催化劑,可能在短期內刺激股價表現。投資人應密切關注FDA/歐盟的核准消息。
長期趨勢: 中天生物科技在微生態領域的深度創新和全球化佈局,使其具備強勁的長期成長潛力。其產品線廣泛應用於癌症輔助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皮膚病及鼻炎等多種適應症,並已取得國際GRAS認證,有望使其在生技產業中佔據領導地位。若能成功將這些創新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並實現商業化,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具備成為微生態領域領導者的潛力。
投資人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保持理性,避免僅憑藉單一利多消息追高。建議深入了解各項產品的市場潛力、競爭環境、法規核准時程以及實際商業化策略。務必密切關注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和未來季度的財務報告,儘管目前的流動比率良好,但持續的淨損可能對長期營運造成壓力。同時,追蹤主要轉投資事業的發展,因為它們的市值表現可能間接影響中天的資產價值。生技新藥開發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從臨床成功到商業化成功仍需克服許多挑戰。建議投資人採取長期投資策略,並將中天視為高風險高報酬的潛力股,分批佈局,並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財務報告與產品開發公告。
報告內容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免責聲明
- 本簡報提及之預測性資訊(包括營運展望、財務狀況及業務預測)乃建立於公司從內部與外部來源所取得之資訊基礎。
- 公司未來實際發生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可能與預測性資訊有所差異,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市場風險、供應鏈、市場需求,以及公司持續推出高品質產品與服務的能力等因素。
- 簡報中對未來的展望,反應公司截至目前為止對未來的看法,未來若有任何變更或調整時,公司不負責隨時再度提醒或更新。
財務報告
2025/2024年上半年度營運狀況 (P.4)
圖表「2025 & 2024年上半年度財報」呈現了中天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與2024年第二季度的關鍵財務數據對比。主要趨勢和細節分析如下:
- 營業收入: 2025年第二季度為909,620仟元,相較於2024年第二季度的819,597仟元,增加了90,023仟元。這顯示公司的營收有穩健的增長。
- 營業淨損: 2025年第二季度為(207,629)仟元,相較於2024年第二季度的(247,757)仟元,虧損減少了40,128仟元。儘管仍處於虧損狀態,但營業虧損幅度有所收窄,這是一個正面趨勢。
- 本期淨損: 2025年第二季度為(714,168)仟元,相較於2024年第二季度的(488,455)仟元,虧損擴大了225,713仟元。這表明儘管營業收入增加且營業虧損收窄,但非營業項目導致了整體淨損的顯著增加。
- 資產總額: 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4,099,897仟元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2,258,224仟元,減少了1,841,673仟元。資產總額的減少可能反映了投資價值下降或資產處分等。
- 負債總額: 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212,344仟元增加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839,360仟元,增加了627,016仟元。負債的增加與資產的減少共同導致了公司財務結構的惡化。
- 母公司股東權益: 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1,253,294仟元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9,049,467仟元,減少了2,203,827仟元。股東權益的顯著減少是本期淨損擴大和負債增加的綜合結果,代表公司價值對股東而言有所下降。
圖表「2024-2025年股價」顯示了公司股票在過去一年多的走勢。股價在2024年初達到50元以上的高點,隨後呈現震盪下行趨勢,至2025年8月29日收盤價為24.15元,市價區間介於51.00元至20.00元之間,市值為142億元。這股價走勢與公司上半年度擴大的淨損趨勢大致吻合,反映市場對公司短期財務表現的擔憂。
簡明合併損益表 (P.5)
簡明合併損益表提供了更詳細的獲利能力分析:
- 營業收入: 2025年Q2為909,620仟元,較2024年Q2的819,597仟元成長了90,023仟元,成長率約為10.98%。
- 營業成本: 2025年Q2為557,715仟元,隨營收成長而增加。
- 營業毛利: 2025年Q2為351,905仟元,較2024年Q2的313,019仟元增加了38,886仟元。毛利增長顯示產品銷售利潤空間穩定。
- 營業費用合計: 2025年Q2為560,012仟元,與2024年Q2的561,048仟元相比,費用總額基本持平。其中推銷費用從261,178仟元增加至289,333仟元,而研發費用則從203,575仟元略減至168,176仟元。
- 營業淨損: 2025年Q2為(207,629)仟元,較2024年Q2的(247,757)仟元減少了約16.36%的虧損。
- 營業外淨支出: 2025年Q2高達(506,539)仟元,遠超2024年Q2的(240,698)仟元。這是導致本期淨損大幅擴大的主要原因,顯示公司在非核心業務或投資方面產生了巨額支出或損失。
- 本期淨損: 2025年Q2為(714,168)仟元,相較於2024年Q2的(488,455)仟元,虧損顯著擴大約46.19%。
- 每股虧損: 2025年Q2為(1.08)元,較2024年Q2的(0.67)元惡化。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P.6)
此表呈現了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與權益狀況。主要趨勢包括:
- 總資產: 從2024年6月30日的14,099,897仟元持續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為13,926,991仟元,再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58,224仟元。這表明在一年內,總資產減少了約13.06%,主要由於金融資產-非流動及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減少。
- 總負債: 2025年6月30日為1,839,360仟元,較2024年6月30日的1,212,344仟元顯著增加約51.72%。儘管較2024年12月31日的2,057,933仟元有所下降,但整體而言負債水準仍較一年前為高。
- 保留盈餘(累積虧損): 從2024年6月30日的(393,173)仟元惡化至2025年6月30日的(624,989)仟元,顯示累積虧損持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31日累積虧損曾達(1,075,215)仟元,後經2025年股東常會決議以資本公積彌補。
- 權益總計: 從2024年6月30日的12,887,553仟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18,864仟元,反映股東權益大幅縮水約19.01%。這與總資產的減少和總負債的增加趨勢一致。
2025年上半年度財務報表說明1 (P.7)
報告進一步解釋了2025年上半年度合併稅後淨損714,168仟元的重點:
- 營業收入: 909,620仟元,毛利351,905仟元。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90,023仟元(成長率超過10%),主要來自於藥品、保健品銷售以及棉花田門市於2024年第四季擴充多家門市所帶來的收入增長。
- 營業費用: 合計560,012仟元。其中管銷費用為391,836仟元,研發費用為168,176仟元。管銷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棉花田門市擴充所產生的營銷費用增加;研發費用則因研發進程不同相較去年同期略減。整體營業費用在兩期之間變動不大。
- 營業外淨支出: 506,539仟元。這筆巨額支出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 採用權益法依持股比例認列投資損失達510,856仟元。
-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為24,721仟元。
- 部分被利息收入31,774仟元及其他支出2,736仟元抵銷。
營業外淨支出的顯著增加是導致本期淨損擴大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度財務報表說明2 (P.8)
報告提供了重要的財務比率及資產、負債及權益科目變動的詳細說明:
- 重要財務比率:
- 流動比率: 619.98%
- 速動比率: 574.75%
- 負債佔總資產比率: 15%
這些比率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良好,流動性充裕,且資產負債結構健康,負債比率相對較低。
- 資產、負債及權益科目重大變動說明:
- 應收款項/存貨/其他項目資產-流動: 從2024年12月31日的563,453仟元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31,834仟元。主要原因是中天上海於2025年第1季已收取大陸華潤雙鶴速必一授權第二期首付款RMB 50,000仟元(約新臺幣230,000仟元),顯示應收款項回收狀況良好。
- 金融資產-非流動、採用權益法之投資: 從2024年12月31日的8,491,949仟元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266,255仟元。主要由於依持股比例認列關聯企業金融商品未實現評價損失及外幣評價兌換損失。這與營業外淨支出的解釋一致。
- 資本公積: 從2024年12月31日的4,980,133仟元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918,302仟元。主要因為2025年股東常會決議以資本公積彌補累積虧損。
- 累積虧損: 從2024年12月31日的(1,075,215)仟元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24,989)仟元。此數字反映了經資本公積彌補後,加上2025年上半年度產生的淨損。
- 其他權益: 從2024年12月31日的518,918仟元轉為2025年6月30日的(125,552)仟元。主要變動來自於認列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546,468仟元)及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算兌換差額(98,002仟元)。
營運報告
中天微生態 Symbiota® 產品介紹 (P.10-13)
- Symbiota® 是什麼? 中天採用獨家厭氧共生發酵技術,成功研發出多種腸道益生菌系列的微生態產品。其具有顯著的生理作用機制,不同於市售單一菌的後生元 (Postbiotics)。Symbiota® 不含活菌,不需定殖腸道即可產生活性,展現高穩定性且安全性良好。其技術核心在於透過調節特定細菌(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達到症狀改善或治療疾病的目的。
- 商化策略: 公司正積極評估國際微生態產品的商化模式,以將Symbiota®微生態產品的機會與價值最大化。策略包括因應不同國際市場,以不同法規途徑切入(例如特醫食品、醫材、新藥),藉此縮短上市時程。同時,公司將進行國際授權,推動Symbiota®微生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以創造市場價值。
- GRAS 認證: Symbiota®已成功獲得美國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公認安全)的Independent/Self-affirmed安全性結論。這項認證具有重大商機,將大幅縮短產品開發時程,有助於取得法規單位核准,加速產品的國際市場准入。中天已建立1200個腸道微生態產品庫 (Symbiota® Library),涵蓋癌症輔助治療、延緩兒童性早熟、改善肝功能、改善糖尿病、改善腸燥症、改善過敏等多方位功能,具新藥、醫材、醫療食品、功能食品的開發價值。
中天核心產品 (P.14)
中天目前主要的核心產品包括:
- 上療漾 (MS-20): 口服腸道微生態新藥,主要用於輔助癌症治療及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
- MB-107: 皮膚微生態 AhR 促進劑,旨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乾癬等皮膚疾病。
- MB-828: 微生態鼻噴劑,主要應用於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的治療。
上療漾 (MS-20) - 癌症及潰瘍性結腸炎新藥 (P.15-21)
- RCT臨床試驗證實: 「上療漾 (MS-20)」的臨床試驗已證實其能有效改善癌症病患化療副作用、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合併免疫療法病人的反應率,以及增加潰瘍性結腸炎合併現有療法患者的疾病緩解率。
- 改善化療副作用 (P.17-18): RCT三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MS-20能顯著改善癌症病患因化學治療所引起的疲勞 (P<0.0001)、食欲不振 (P=0.0005) 及社交能力惡化 (P=0.0226)。圖表數據顯示,MS-20+化療組在這些指標上的VAS分數或EORTC QLQ-C30分數均優於單純化療組,特別是疲勞和食欲不振的惡化程度明顯降低,社交能力亦有改善。
- 晚期NSCLC合併免疫療法 (P.19-21): 探索性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Keytruda+上療漾(MS-20)組能有效調控腸道菌群,大幅提高免疫療法反應率。
- 客觀緩解率 (ORR): MS-20+Keytruda組的ORR高達75%,遠高於Placebo+Keytruda組的25%。這也顯著優於Keytruda單獨使用(39-45%)及Keytruda合併化療(47.6%)的反應率。其中完全緩解 (CR) 達到12.5%,部分緩解 (PR) 為62.5%。
- 緩解期 (Duration of response) 與無進展生存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在Keytruda+MS-20組中,患者的緩解期和無進展生存期均顯示出優於單獨Keytruda組的趨勢,P值為0.0143,具統計學顯著性。
上療漾 (MS-20) -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UC) (P.22-35)
- 背景與未滿足醫療需求 (P.23-24): 腸道菌群失衡被視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IBD) 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目前UC的療法以症狀治療為主,且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病人中仍有23-46%會產生抗性。因此,調整腸生態被認為是緩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新解決途徑。多項研究文獻也支持腸道菌群在IBD治療中的潛力。
- 臨床進度 (P.25):
- 前臨床動物實驗已證實MS-20能有效抑制腸道組織發炎。
- 動物實驗亦證實MS-20能有效減緩DSS誘導腸炎的嚴重程度,並恢復腸道正常的腸壁絨毛結構。
- 探索性臨床試驗已於2025年2月24日完成解盲,並已公佈試驗結果。
- 作用機制 (P.26-27): MS-20的作用機制包括:
- 抑制關鍵發炎因子: 實驗結果顯示,MS-20能顯著抑制IFN-γ、IL-1β、IL-12等發炎細胞因子的產生。
- 修復腸道屏障: 組織學圖像顯示,MS-20 Treatment組的腸道組織相較於DSS Vehicle組,其腸道絨毛結構損傷程度明顯改善,類似於Control組,證明其能有效修復腸道屏障。
- 併用現有療法改善UC (P.28-33): 一項隨機分派對照雙盲試驗(共30位輕中度UC患者)評估了MS-20併用現有療法對UC的療效,主要指標為第12周的臨床緩解率。
- 腸道菌群調控: 12周菌相LEfSe分析顯示,MS-20+現有藥物組能增加有益菌(如Limosilactobacillus和Lactobacillus mucosae)的相對豐度,並顯著降低潛在致病菌(如Ruminococcaceae和Staphylococcales)的相對豐度。
- 糞便鈣衛蛋白與發炎程度: 糞便鈣衛蛋白是腸道發炎程度的指標。在Baseline時,MS-20組與Placebo組中糞便鈣衛蛋白>120µg/g(中重度發炎)的比例相似。但在W16時,MS-20組的該比例顯著下降,而Placebo組則保持在高位或略有上升,顯示MS-20能有效降低腸道發炎程度。
- 臨床緩解率與症狀緩解率:
這些數據均顯示MS-20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緩解率。
- 4周臨床緩解率:MS-20組達58.3%,對照組僅為7.1%。
- 12周臨床緩解率:MS-20組達83.3%,對照組為35.7%。
- 12周症狀緩解率:MS-20組達91.7%,對照組為50.0%。
- 不同併用藥物效果: 無論UC患者併用氨基水楊酸類抗炎藥、糖質類固醇或生物製劑,MS-20組的臨床緩解率均顯著高於對照組。例如,在未使用生物製劑的患者中,MS-20組的緩解率高達83.3%,而對照組僅為41.7%。
- 安全性 (P.34): 「上療漾 (MS-20)」合併UC現有藥物的安全性試驗(N=15)顯示,MS-20組在治療引起的各類不良反應 (TEAE) 發生率均為0.0%,遠低於Placebo組及另一款已上市藥物伊曲莫德 (etrasimod)。這證明MS-20具有極佳的安全性。
- MS-20優勢總結 (P.35): 綜合來看,MS-20的優勢包括:
- 顯著改善癌症病患化療副作用。
- 在晚期NSCLC合併免疫療法中,能將病人反應率增加三倍 (ORR: 75% vs 25%)。
- 在潰瘍性結腸炎合併現有療法中,4周時超過50%病人達到疾病緩解,12周主要療效指標顯示疾病緩解率顯著提升 (CR: 83.3% vs 35.7%)。
MB-107 - 皮膚微生態 AhR 促進劑 (P.36-39)
- 市場潛力 (P.37): MB-107目標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AD) 及斑塊型乾癬 (PsO),這兩種都是影響病患終生生活品質的慢性發炎疾病,常反復發作且難以治癒。現行中高劑量類固醇療法會帶來不可逆的副作用。全球AD及PsO市場龐大,預計到2034年,AD市場將達到約314億美元,PsO市場將達到約682億美元。
- 安全與療效: MB-107的開發旨在實現安全與療效並行。它可合併低劑量類固醇使用,以降低長期使用中高劑量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MB-107能同時滿足市場對「高效治療」與「使用安全」的雙重需求,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優化的治療方案。MB-107前期臨床結果顯示,在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治療上,展現了與FDA新藥Tapinarof相似的卓越療效及安全性,具備強大的市場潛力。
- 研發進度 (P.38): MB-107的研發進度積極,目標於2025年取得以下上市資格:
- 美國FDA化妝品上市資格。
- 歐盟CPNP化妝品上市資格。
- 美國FDA OTC(非處方藥)藥品上市資格。
- 商化優勢及策略 (P.39):
- OTC Drug (非處方藥): 美國市場將鎖定暢銷的非處方藥Cortizone-10 (Sanofi),透過法規准入後,使產品能廣泛應用於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精準搶佔非處方藥市場。
- Cosmetic (化妝品): 在美國/歐盟市場,MB-107運用天然後生元技術,經臨床驗證能精準調控皮膚菌相、抑制致病菌,從根本上安全、長效地改善膚質。這項紮實的科學基礎完美契合市場對天然護膚的健康偏好,有助於快速建立品牌信賴度。
MB-828 - 新穎多效型微生態鼻噴劑 (P.40-46)
- 未滿足醫療需求 (P.41): 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是常見的疾病。其關鍵治療標靶包括免疫控制(類固醇)、鼻腔內菌相(抗生素)、鼻腔上皮組織完整性及抑制鼻息肉生成。現有療法(局部和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內視鏡鼻竇手術)雖能帶來短期益處,但無法有效控制疾病,且會快速復發,並伴隨全身副作用、胃腸道副作用、抗生素抗藥性、手術併發症及費用高等問題。
- 創新醫材 (P.42): MB-828作為一款創新醫材,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 抑制Th2免疫反應: 效果相當於類固醇。
- 有效抑制伺機病原菌生長: 並抑制病原菌生物膜形成。
- 修復鼻腔上皮組織完整性。
- 抑制鼻息肉生成機制。
- 研發進度 (P.43):
- 2025年H1已完成三批試量產,並進行生物相容性分析。
- 2025年H1正進行美國RFD程式,以確認產品之分類分級。
- 2025年H2將完成歐盟MDR分類分級確認。
- 預計於2025年完成申請美國510(K)或歐盟MDR。
- 生物相容性試驗結果 (P.44): MB-828鼻噴劑的生物相容性試驗結果顯示優異的安全性:
- In Vitro Cytotoxicity Test (ISO 10993-5:2009):無細胞毒性。
- Skin Irritation Study & Intracutaneous Irritation Study (ISO10993-23:2021):無刺激性。
-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Study (ISO10993-11:2017):無系統毒性。
- Skin Sensitization Study (ISO 10993-10:2021):無致敏性。
- 競爭優勢及策略 (P.45-46):
- 優點: MB-828具全方位作用機制、修復上皮細胞、抑制鼻息肉、方便給藥且安全性高,且預估療程花費較現有療法低(NT 1,000-5,000/療程 vs 類固醇NT 320-16,000/療程、生物製劑NT 320,000-1,280,000/年)。
- 與現有療法比較: 現有類固醇及抗生素藥物療效有限且副作用多,抗體藥物雖對部分人有效但價格昂貴且需持續使用。
- 產品特性: MB-828鼻腔施予HPMC屏障,室溫保存,方便使用,價格具競爭優勢。
- 創新潛力: MB-828採用全新機制,有機會根治過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竇炎。
- 商業化策略: 公司將啟動美國市場策略評估,並積極洽談國際合作或授權對象。
2025年上半年度營運總結 (P.47)
報告總結了2025年上半年度的主要營運成果:
- 「上療漾 (MS-20)」末期非小細胞肺癌探索性臨床試驗案已完成,證實其具有改變人體菌相、改變免疫細胞及增加現有藥物療效的潛力。
- 「上療漾 (MS-20)」潰瘍性大腸炎探索性臨床試驗案已完成收案,並於2025年Q1完成解盲,結果顯示具臨床效果。
- 全系列Symbiota®產品,包含上療漾 (MS-20),已取得美國GRAS認證,將啟動國際市場准入。
- MB107化妝品/藥品及MB828醫材,預計於2025年進行FDA/歐盟送案。
主要轉投資事業 (P.48-49)
中天生技旗下擁有多家轉投資事業,這些公司在中天集團中的持股比例分別為:棉花田生機72.7%、中天上海58.3%、中天健康49%、合一生技21.3%、鑽石生技25.3%、新耀生技24.4%、精英投資28.9%、Microbio Singapore Pte.Ltd. 44.4%。
在採用權益法評價帳面價值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主要轉投資事業的帳面價值與市場公允價值對比如下:
公司名稱 市場別 2025.06.30帳面價值 (仟元) 2025.06.30市場公允價值 (仟元) 鑽石生技(6901) 上市 2,371,825 4,407,316 合一生技(4743) 上櫃 3,045,025 6,430,186 精英投資 未上市 325,573 NA 新耀生技 未上市 644,158 NA 中天健康 未上市 33,920 NA 棉花田農場 未上市 135,253 NA Microbio Singapore Pte, Ltd. 未上市 251,700 NA 合計 (不含合併子公司棉花田生機及中天上海) 6,807,454 分析指出,鑽石生技 (6901) 的帳面價值為2,371,825仟元,但其市場公允價值達4,407,316仟元;合一生技 (4743) 的帳面價值為3,045,025仟元,市場公允價值達6,430,186仟元。這兩家已上市櫃的轉投資事業的市場價值遠高於其在公司帳上的價值,顯示公司擁有的資產具有被低估的潛在價值,可能成為未來股東權益回升的支撐。而其他未上市的轉投資事業的市場公允價值則未被揭露。
綜合結論與投資建議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中天生物科技2025年上半年報告揭示了兩面性:一方面,公司短期財務表現不佳,特別是營業外損失和權益法投資損失導致淨損擴大,使得母公司股東權益有所減少;另一方面,其核心微生態產品管線,特別是「上療漾 (MS-20)」、「MB-107」和「MB-828」,在臨床試驗和商業化進程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展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創新能力。GRAS認證、多項臨床數據的成功以及即將提交的上市申請,為公司未來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部分轉投資事業的市場價值遠高於帳面價值,也顯示了公司潛在的資產實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公司擴大的淨損和股東權益的減少可能會對股價造成壓力,尤其是對於追求短期獲利的投資者而言。然而,隨著核心產品線的臨床成功和積極的商業化策略,如MS-20的卓越臨床數據、MB-107和MB-828即將申請上市,這些重大利多消息預計將在未來數月或數年內提供強勁的股價支撐和上漲動能。特別是當這些產品獲得核准並成功進入市場時,將可能引發市場的積極反應。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短期趨勢: 由於財務數據仍處於虧損狀態,短期內股價可能會受到獲利了結或市場情緒的波動影響。但多項產品的上市申請時間點集中在2025年,一旦取得實質進展,將會是明確的股價催化劑。投資人應密切關注FDA/歐盟核准消息。
長期趨勢: 中天在微生態領域的創新和全球化佈局,使其具備長期成長的潛力。產品線的廣泛應用(癌症輔助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皮膚病、鼻炎)和國際認證(GRAS),有望使其在生技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若能成功將這些創新產品轉化為商業成功,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保持理性,避免僅憑藉單一利多消息追高。應深入了解各項產品的市場潛力、競爭環境以及法規核准時程。務必關注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儘管流動比率良好,但持續的淨損可能對長期營運造成壓力。同時,追蹤主要轉投資事業的發展,因為它們的市值表現可能間接影響中天的資產價值。生技新藥開發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從臨床成功到商業化成功仍需克服許多挑戰。建議投資人採取長期投資策略,並將中天視為高風險高報酬的潛力股,分批佈局,並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財務報告與產品開發公告。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重要新藥研發進度與營運現況。 連結網址https://reurl.cc/O5jVbg 簡報資料將依規定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法說會QA將於會後公開於中天官網。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