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科(366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鑫科(366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康和證券總公司B2會議室(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1段176號B2)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康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之營運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發布日期為2025年7月3日的法人說明會簡報,提供了鑫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663)在2024年的財務概況、2025年第一季的營運狀況,以及其對未來的展望。這份報告清晰地描繪了一家正處於轉型期的公司,積極透過產品多角化、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來開創新的成長動能。

整體而言,鑫科公司正從傳統材料領域擴展至高附加價值的先進材料市場,尤其是在半導體、生醫以及特殊合金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戰略性布局,特別是對先進製程和利基市場的投入,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在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設備、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載板、半導體靶材及高值化特殊合金(如鈦輥)的開發與市場驗證上,皆顯示了其技術實力與前瞻性。

然而,儘管營收規模有所擴張,部分財務指標卻呈現下滑趨勢,包括負債比的上升,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和資產報酬率(ROA)的下降。這可能是因為併購中鋼精材(CSPM)後產生的整合挑戰、市場競爭加劇或新產線前期投入較大所致。貴金屬銷售比重的增加雖在2025年第一季因避險情緒帶來營收,但該類產品容易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亦需注意潛在風險。

從基本面分析,鑫科的長期發展潛力相當看好,因為其深入切入了如AI人工智慧、3C電子產品、新能源車和航太等高成長、高門檻的應用領域。公司的專利技術開發(如脆性靶材特殊動態澆鑄製程)以及打破外國壟斷(如銅箔陰極鈦輥)的能力,皆是強大的競爭優勢。此外,其對循環再利用和ESG的投入,也符合產業長期發展趨勢。

針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短期內鑫科股價可能會受到其獲利能力(EPS下滑)及派發股利減少的影響而承壓,或因全球地緣政治與原物料價格波動產生不確定性。然而,若投資人能聚焦其在半導體、生醫等高成長領域的具體訂單進展與新產品量產時程(如銅箔陰極鈦輥預計下半年量產),這些訊息有望帶來短線的交易機會。2025年4-5月營收相較第一季的強勁表現,也預示著第二季營運有望加速。

長期來看,隨著新業務的放量和產能的爬坡,公司的財務指標有望逐漸改善。其作為中鋼集團工業材料事業群的成員,背靠集團資源與垂直整合的優勢,加上對高階材料的技術研發能力,鑫科的轉型若能成功兌現營收與獲利,將為其提供堅實的成長基礎。因此,該股的長期趨勢具有向上空間,但也伴隨著新興業務擴張所需的資本支出和市場競爭風險。

對於散戶而言,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追蹤新業務進展:密切關注BNCT設備的後續訂單、Au-Sn靶材及銅箔陰極鈦輥的客戶驗證及量產進度。這些具體里程碑將是判斷公司營收與獲利能否加速成長的關鍵。
  2. 財務數據監控:除了營收增長外,需特別留意毛利率、負債比、ROE與ROA等指標的變化。若能觀察到這些效率類指標觸底回升,將是公司經營改善的重要信號。
  3. 產品組合與毛利:留意公司如何在貴金屬等波動性較大的產品與高毛利的半導體、生醫、特殊合金產品之間進行平衡,並提升整體獲利能力。
  4. 市場環境風險:大宗商品價格、全球半導體景氣和地緣政治因素仍可能對其營運產生影響,建議關注相關產業新聞。

總體而言,鑫科正透過創新與策略性擴張來實現轉型,其在利基市場的佈局和獨特的技術能力,使其在中長期具備顯著成長潛力,但短中期可能仍需時間來消化併購帶來的財務調整和新業務投入。

重點摘要

本文件內容為鑫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7月3日舉辦的法人說明會簡報,重點整理如下:

公司概況與營運策略

  • 公司核心業務:鑫科主要聚焦於光電及半導體靶材生產,並擴展至鈦鎳特殊合金製造。市場版圖涵蓋台灣、中國、日本、歐洲、美國等。
  • 中鋼集團背景:隸屬於中鋼集團旗下的工業材料事業群,享集團資源整合綜效。
  • 戰略性擴張:
    • 2024年併購中鋼精材(CSPM),產品線新增鈦鎳特殊合金,推動產品多樣化以增加收益。
    • 半導體業務發展策略為製程由後向前延伸,尺寸由小至大,並涵蓋純矽及化合物半導體材料。
    • 不斷拓展產品品項,建立新靶材精加工線(2024年底建成,2025年1月接單生產),擴大業務量。
  • 研發與專利:成功開發脆性靶材特殊動態澆鑄製程並取得專利,且持續投入高純材料再利用研發,符合ESG與客戶需求。
  • 品質與認證:獲得ISO 9001, ISO 45001, ISO 14001, ISO 17025, IECQ-QC 080000, IATF 16949, AEO等多項國際標準認證,顯示其對品質和環境安全管理的高度承諾。

財務績效(數據與趨勢)

  • 合併營收與稅前淨利:
    • 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266百萬元,稅前淨利新台幣133百萬元。
    • 2025年第一季營收為新台幣1,149百萬元,稅前淨利新台幣33百萬元。
    • 2025年4-5月營收合計新台幣1,067百萬元,顯示營收在進入2025年第二季後仍保持健康增長,前五個月累計營收已達2,216百萬元。
  • 產品營收比率:
    • 2024年受中鋼精材併購影響,產品類別新增鈦鎳特殊合金,促使貴金屬銷售比重下降。
    • 然而,2025年第一季因避險情緒高漲帶動貴金屬價量齊漲,致貴金屬比重較2024年增加。
  • 重要財務指標趨勢:
    年度/季度 負債比 (%) 股東權益報酬率 (%) 資產報酬率 (%)
    2020Y 34.03 4.03 3.2
    2021Y 30.42 6.02 4.47
    2022Y 34.81 6.93 5.1
    2023Y 44.55 3.77 2.35
    2024Y 44.85 3.54 2.34
    2025Q1 47.36 0.66 0.45

    趨勢分析:

    • 負債比:從2020年的34.03%一路攀升至2025年第一季的47.36%,呈現上升趨勢,顯示財務槓桿增加。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2022年達到6.93%的高點後,呈現持續下滑趨勢,至2025年第一季降至0.66%。
    • 資產報酬率(ROA):同樣在2022年達到5.1%高點後持續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降至0.45%。
  • 每股盈餘(EPS)及現金股利:
    年度 每股盈餘 (NTD/股) 現金股利 (NTD/股)
    2020 0.64 0.8
    2021 0.96 0.9
    2022 1.12 1.0
    2023 0.54 0.6
    2024 0.66 0.4

    趨勢分析:

    • EPS:在2022年達到1.12元的峰值後下滑,2024年雖較2023年略有回升,但仍遠低於2021、2022年的水準。
    • 現金股利:自2022年每股1.0元的峰值後呈現持續下降趨勢,2024年僅為每股0.4元。

核心產品與未來展望

  • 生醫材料(AB-BNCT硼中子捕獲治療設備):
    • 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加速器型BNCT設備的獨家鋁基複合材料供應商。
    • 設備已於2024年啟用,並於2025年取得第二套設備(鋁基複材)訂單,預計可再取得第三套訂單。
    • 利多:進入高成長的生醫應用領域,且為獨家供應商,具備高價值與重複性訂單潛力。
  • 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金屬載板:
    • 作為唯一技轉方認可供應商,在2025年穩定出貨並延伸至晶圓載具產品。
    • 成功開發大尺寸(700mmx700mm)且與樹脂熱膨脹匹配的金屬載板,解決業界痛點。
    • 利多:掌握高階封裝製程關鍵材料,技術領先,市場趨勢有利。
  • 半導體金屬靶材/蒸鍍材:
    • 應用從純矽擴展至第二、三類化合物半導體,涵蓋IC製造前段、晶圓減薄中段及IC封裝後段製程。
    • 客戶數量由2020年的11家增至2025年第一季的35家。
    • 預估2025年銷售額可較2024年成長20%。
    • 成功開發專利且均勻細緻的Au-Sn靶材,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並建立貴金屬回收再生技術。
    • 利多:半導體為高成長市場,公司客戶數和營收持續擴張,並有專利新技術加持。
  • 特殊合金業務:
    • 銅箔陰極鈦輥:中鋼精材成功研製原本僅日本能製作的銲接型銅箔陰極鈦輥,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 純鈦材:2025年預計銷售台灣地區純鈦材及純鈦管近百噸。
    • 高值鎳基合金:中鋼精材將積極開發用於AI、3C產業的高值鎳基合金(如C276極薄捲、抗高溫氧化合金、INVAR系產品)及利基型半導體靶材(Ni-V7)。
    • 利多:突破國外技術壁壘,擴展高值化應用領域,搶佔AI、3C、新能源等高成長商機。
  • 循環再生商機:
    • 因應ESG及客戶需求,投入高純材料再利用研發,擴大貴金屬零組件清淨業務。
    • 正開發高純度鈦材的再利用製程。
    • 利多:符合全球永續發展趨勢,有望降低生產成本並創造新營收來源。

中鋼精材(CSPM)併購綜效與挑戰

  • 垂直整合:鑫科與中鋼精材實現了從原物料熔鑄鍛造到粗胚熱機處理、加工、清潔包裝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提高製造綜效。
  • 營運挑戰(2025Q1):面臨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中國整體需求未如預期、鈦鎳產品市場行情走跌及同業競爭,導致當季稅後淨利僅21百萬元。
  • 應對策略:中鋼精材正透過控制庫存水位、富化產品組合提高毛利、增加代工生產量、提高設備稼動率及穩定產品品質等方式來維持競爭優勢。

總結與分析

鑫科(3663)在2025年7月3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簡報,勾勒出一幅公司從傳統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領域轉型的藍圖。報告顯示,儘管在策略性轉型過程中面臨一些短期的財務挑戰,但公司透過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為未來的成長積蓄了強勁動能。

對股票市場影響的評估:

短期影響(未來3-6個月):

  • 利空因素:簡報中多項財務指標,特別是負債比的持續攀升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資產報酬率(ROA)從2022年高點後的連續下滑,甚至2025年第一季的EPS和現金股利創下近年新低,這些數據可能會壓抑股價表現。同時,中鋼精材在2025年第一季受制於市場競爭、產品價格下滑及節慶工作天數減少等因素,導致獲利相對不佳,也對短期業績構成壓力。投資者可能會因此對公司的短期獲利能力和股息發放前景感到擔憂,導致股價波動加劇或承壓。
  • 利多因素:報告明確指出2025年4-5月合併營收達到1,067百萬元,已逼近2025年第一季的1,149百萬元,顯示營收在進入第二季後出現明顯加速。如果這一趨勢能持續到第二季度末甚至下半年,將會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此外,BNCT設備第二套訂單的確定及第三套的預期、Au-Sn靶材進入客戶驗證,以及銅箔陰極鈦輥預計在下半年量產等消息,這些具體的項目進展,可能成為短期的股價催化劑。貴金屬價格若能維持高位,也將對短線營收提供支撐。
  • 短期趨勢判斷:綜合來看,鑫科股價短期內可能會呈現震盪築底或反彈走勢。鑑於公司積極開展多項新業務,短期業績恐呈現過渡期,等待新業務放量後才能真正體現在獲利上。對於市場而言,短期的資金面和獲利數字壓力可能讓部分保守型投資者卻步,但對於積極尋找轉機股的投資者,可關注第二季度營收數據和新專案的實質進展。

長期影響(未來1-3年):

  • 利多因素:鑫科的長期發展前景光明,其戰略性轉型已切入全球高科技產業的核心供應鏈:
    1. 半導體材料的深化:從後段封裝走向前段製造,並涵蓋矽與化合物半導體,客戶數量顯著增加,預期2025年半導體材料銷售額將有20%成長。這抓住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成長動能。
    2. 生醫領域的突破:獨家供應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設備的關鍵材料,並已取得第二、三套設備訂單,這是一個極高價值且進入門檻極高的利基市場。
    3. 高階封裝材料的領先:FOPLP金屬載板的市場領導地位和專利技術,滿足了先進封裝對大面積、高精密度載具的需求。
    4. 特殊合金的國際競爭力:中鋼精材成功研製銅箔陰極鈦輥,打破日本壟斷,加上對AI和3C產業所需高值鎳基合金的開發,將大幅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與獲利空間。
    5. 循環經濟與ESG:貴金屬和高純度鈦材的再利用技術,不僅降低成本,也符合當前和未來企業經營對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要求,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價值。
    這些長期成長驅動因素遠比短期的財務波動更為重要。隨著新產品和新市場逐步放量,有望扭轉當前財務效率下滑的趨勢,實現資產利用率和股東報酬率的回升。中鋼集團的資源背景也為其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 利空因素:即便有強勁的長期潛力,實施這些策略性布局仍需要時間和資金。併購後的整合、新產能的建置與爬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對高階製造業的潛在影響,以及材料價格波動等,仍可能帶來不確定性。同時,相關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能否持續保持技術領先並轉化為實際獲利,是公司需要持續面對的挑戰。負債比的上升若未能帶來相對應的效益提升,則可能提高財務風險。
  • 長期趨勢判斷:從長期來看,鑫科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其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戰略轉型和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的佈局,為公司帶來顯著的成長空間。隨著各項新專案和新產品逐步進入穩定量產,並得到客戶端的廣泛採用,公司有望實現質變,未來股價具備相當大的上行空間。投資者應關注公司管理層在提升經營效率和改善財務指標方面的具體行動和成效。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1. 耐心與轉型陣痛:鑫科正處於重要的轉型期,從傳統製造轉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領域。這段期間,短期獲利數字可能無法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和未來潛力,會伴隨著投資和整合的「陣痛期」。散戶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理解這是一個需要長期觀察和等待結果的投資。
  2. 營收品質與利潤率:儘管營收規模有所提升,但應更關注營收來源的品質。相對於受市場價格波動大的貴金屬銷售,半導體、生醫、高階特殊合金等高技術門檻、高毛利產品的營收比重和貢獻將是關鍵。觀察毛利率是否止跌回升,是判斷公司獲利能力改善的重要指標。
  3. 現金流狀況:雖然報告中未詳述現金流,但在擴張期,自由現金流和債務償還能力將是重要的考量點。持續上升的負債比,需搭配良好的營運現金流和投資效率才能支持其長期發展。
  4. 法人報告追蹤:持續追蹤鑫科未來法說會的報告,關注各個重點新產品(如Au-Sn靶材、銅箔陰極鈦輥)的量產時程、訂單量以及對營收和獲利的具體貢獻數據,這些都會提供更明確的投資依據。
  5. 產業動態:同時關注其下游應用產業(半導體、新能源、醫療設備、AI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動態,這些外部環境因素將直接影響鑫科產品的需求。
  6. 分批布局策略:對於看好鑫科長期轉型潛力的散戶,建議可以考慮分批布局,在股價出現回檔時適度介入,以降低短期波動風險,並著眼於未來幾年的成長。避免追高,特別是當股價已提前反應尚未實現的利好消息時。

總之,鑫科在核心技術與高階產品線的發展具備顯著優勢和成長空間,這些是其長期股價表現的基石。投資者需要平衡看待短期財務指標的挑戰與長期戰略轉型的潛力,透過詳細跟蹤營運進展和產業趨勢,來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犇亞會議中心(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99號15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之營運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