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288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富邦金(288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網路直播
- 相關說明
- 說明富邦金控114年第三季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司未提供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富邦金控(股票代碼:2881)於2025年9月26日發佈的投資人會議簡報,詳細呈現了公司截至2025年上半年(1H25)的財務資訊與營運策略。報告內容顯示富邦金控及其主要子公司在多數業務領域均維持市場領先地位,並在多個關鍵財務指標上展現穩健的表現與成長潛力。然而,整體獲利受到匯率波動與資本市場震盪的影響,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報告整體呈現了富邦金控作為一家高度多元化且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金融控股公司。其在壽險、銀行、產險和證券四大核心業務上均保持領先地位,顯示出穩固的市場基礎和廣泛的客戶覆蓋。公司致力於透過金控架構發揮綜效,並積極佈局亞洲市場,擴展海外業務。在ESG方面,富邦金控亦展現了領先業界的承諾與成就。儘管2025年上半年受市場逆風影響導致整體獲利暫時性下滑,但核心子公司如台北富邦銀行和富邦產險仍表現強勁,且各項資本適足率均遠高於法定標準,顯示出公司良好的風險控管與資本韌性。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此份報告為投資人提供了全面的資訊,對於股票市場可能產生以下潛在影響:
- 短期影響:由於富邦金控2025年上半年整體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呈現顯著下滑,且富邦人壽及富邦證券的獲利亦受市場波動影響,這可能導致市場對其短期獲利能力產生疑慮,進而對股價造成壓力,形成利空。特別是淨值年減12.9%和經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出現負利差,可能會引起投資人對其股利政策穩定性及核心獲利能力的擔憂。
- 中期影響:台北富邦銀行及富邦產險的穩健成長、富邦投信的併購綜效以及公司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公司帶來正面的中長期展望。然而,富邦人壽的匯兌損失及經避險後負利差問題若未能有效改善,可能會持續拖累整體獲利表現,形成潛在的利空。金管會針對IFRS 17及TW-ICS接軌的過渡性措施,預期將有助於穩定保險業的財務表現,此為利多。
- 長期影響:富邦金控的多元化業務組合、市場領先地位、穩健的資本結構以及積極的海外佈局和ESG策略,使其具備長期成長的潛力。合併日盛金後在銀行與證券業務的綜效逐步顯現,也將支持未來營收與獲利增長,此為長期利多。公司承諾的穩定股利政策,對於追求長期收益的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富邦金控短期內仍需應對資本市場波動與匯率變化帶來的挑戰,特別是壽險子公司受到的匯兌壓力。若新台幣持續升值,避險成本可能仍將高企。然而,銀行與產險業務的穩健表現預計將提供一定的獲利支撐。
- 長期趨勢:富邦金控的長期趨勢判斷為穩健成長。其多元化的業務佈局能有效分散風險,各子公司在各自領域的強勢地位將持續貢獻獲利。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和金融服務需求的增長,富邦金控的海外佈局將成為重要的成長動能。同時,對ESG的承諾也符合全球永續發展潮流,有助於提升公司品牌價值和吸引長期資金。IFRS 17及TW-ICS的接軌,雖帶來短期調整,但長期而言有助於保險業財務體質的透明化與穩健發展。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波動性:散戶應注意金控獲利容易受到資本市場(股市、債市)和匯率波動的影響。2025年上半年獲利下滑正是此種波動的體現。在評估投資價值時,應避免僅看單一季度或半年度的數字,需綜合考量長期趨勢和各業務板塊的表現。
- 子公司表現差異:雖然金控整體獲利下滑,但台北富邦銀行和富邦產險表現強勁。散戶應深入了解各子公司的營運狀況,以判斷金控的內在價值。銀行和產險的穩健獲利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壽險和證券因市場波動帶來的衝擊。
- 股利政策:富邦金控擁有長期穩定的股利配發歷史,但淨值受市場波動影響可能影響未來配發空間。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及其「穩健資本支撐長期穩定的股利政策」承諾是否能持續兌現。
- 避險成本與匯兌風險:富邦人壽在1H25面臨較高的匯兌損失與避險成本,導致經避險後收益率低於損益兩平點。這對壽險業是持續性的挑戰。散戶應關注公司如何管理匯率風險及降低避險成本。
- IFRS 17與TW-ICS接軌:新會計準則和清償能力制度對壽險業影響重大。雖然報告顯示公司已做好準備,且有過渡措施支持,但實際執行效果仍需持續觀察,這將影響保險業的財務透明度和獲利穩定性。
- ESG投資趨勢:富邦金控在ESG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永續投資趨勢下更具吸引力。對於注重永續發展的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加分項。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富邦金控整體概況
- 市場領導地位:
- 富邦金控在壽險、銀行、產險及證券四大核心業務均居台灣金融業領先地位。利多
- 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居金控業界第一。利多
- 市值排名金融產業第一,達新台幣1.1兆元。總資產排名第二,淨值排名第一。利多
- 服務客戶數達1,450萬人,覆蓋台灣總人口數一半以上。利多
- 獲利能力 (1H25):
- 稅後淨利為新台幣513.8億元,每股盈餘3.49元,均居業界第一。但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6.8%和38.6%,主要反映匯率及資本市場震盪。利空
- 平均資產報酬率(ROAA)為0.85%(1H24為1.42%),股東權益報酬率(ROAE)為11.63%(1H24為18.69%),較去年同期下滑,但仍維持良好水準。利空(相較去年同期)
- 資產與淨值:
- 總資產年增1.1%至逾新台幣11.9兆元。淨值年減12.9%至新台幣8,162億元,主要受匯率、資本市場震盪及現金股利配發影響。利空(淨值下滑)
- 普通股每股淨值為新台幣52.71元。利多
- 股利政策:
- 總配發率維持在40%~50%長達10年以上。現金股利殖利率約5%。利多
- 資本水準:
- 金控資本適足率(CAR)為139.1%(法定標準100%)。各子公司資本適足率均遠高於法定標準,顯示資本充足。利多
- 成長歷程:
- 連續16年榮登台灣金控業每股盈餘(EPS)獲利王。利多
- 自2001年成立以來,員工數、淨值、市值、合併總資產及稅後淨利均實現顯著增長。利多
- 跨售綜效:
- 服務客戶數超過1,450萬人,金控跨售佔比達44.9%(2025年上半年),展現深厚市場滲透率與品牌信任度。利多
富邦人壽
- 市場地位與業務:
- 台灣壽險業稅後淨利排名第一。初年度保費、續年度保費、總保費均排名第二。利多
- 專職業務員人力超過1.8萬人。利多
- 新契約價值在1H25年增7.3%。利多
- 總保費收入在1H25達新台幣192.3億元,年增9.9%。初年度保費收入在1H25達新台幣62.9億元,年增13.1%。利多
- 積極轉型分期繳及保障型等高CSM(合約服務邊際)商品,帶動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美元分紅型商品銷售佳,外幣保單佔比提升至49.5%。利多
- 初年度等價保費(FYPE)成長17.5%,新契約價值(VNB)成長7.3%。利多
- 投資績效:
- 投資報酬率領先同業,且實際投資報酬率多數年份高於隱含價值計算之投報率假設。利多
- 避險及匯兌前投資報酬率優於去年同期,但在1H25因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避險及匯兌後投資報酬率下降至3.76%(1H24為5.43%)。利空
- 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1H25為2.36%)低於損益兩平點(1H25為2.53%),呈現負利差。利空
- 資本與負債:
- 負債成本低於主要同業,投資績效持續領先。有助於2026年順利接軌IFRS 17及TW-ICS。利多
- 淨值比約9.9%,RBC逾400%,遠高於法定標準。利多
- 2025年上半年淨值從去年同期620.2億元降至514.2億元,主要受市場波動及實現資本利得影響。利空
- 隱含價值趨勢:
- 2024年獲利貢獻及股票投資評價帶動隱含價值提升,EV2024達到1,074.6億元。利多
台北富邦銀行
- 市場地位與營運:
- 存款市佔率5.9%(民營銀行排名第三),放款市佔率5.5%(民營銀行排名第四)。利多
- 整體淨收益在1H25年增11.3%,達到新台幣42.4億元,主要受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雙位數增長帶動。利多
- 存放款規模穩健成長,淨利差(NIM)提升,利息淨收益年增11.2%。1H25 NIM年增4bps。利多
- 授信與資產結構:
- 整體授信餘額年增8.3%,主要由個人放款年成長12.3%帶動。外幣授信年增9.7%,中小企業授信年成長12.7%,中小企業授信佔比提升至39.5%。利多
- 房屋貸款餘額年增10.3%,其他個人授信年增31.7%(其中個人信貸年成長42.6%)。利多
- 手續費收入:
- 財富管理手續費年增12.6%,信用卡手續費年增14.2%,整體手續費淨收益年增14.0%。利多
- 個金客戶資產AUM(資產管理規模)持續成長,其中存款佔59%,投資佔21%,保險佔20%。利多
- 信用卡業務:
- 有效卡數穩定增加,市佔率14.6%,市場排名第二。簽帳金額在排除綜所稅入帳影響後年增3%。利多
- 信用卡逾放比維持良好。利多
- 資產品質與資本:
- 逾放比0.12%及備抵呆帳覆蓋率1067%維持良好,資產品質穩健。利多
- 資本水準高於D-SIB(系統性重要銀行)標準最低要求。利多
- 海外分行:
- 海外分行淨收益年增1.9%,但稅後淨利年減2.3%,主係海外個案提存費用增加。利多(營收)/利空(淨利受提存影響)
富邦證券
- 市場地位與營運:
- 經紀業務市佔率6.70%排名第三,融資9.83%排名第二,借券19.40%排名第二。上半年獲利市場排名第二。利多
- 全球股市震盪及台股日均值下滑17%影響經紀收入。利空
- 上半年稅後淨利40.5億元,年減18.5%。利空
- 惟投資績效及其他收益維持穩健,且合併日盛證券後提升了規模與ROE表現。利多
- 獲利趨勢:
- 營業收入年減9.1%,稅後淨利年減18.5%,主要受台股波動影響。利空
富邦產險
- 市場地位與營運:
- 逾40年簽單保費排名市場第一,簽單保費收入年增9.4%,市佔率24.4%,續居市場龍頭。利多
- 各項業務市佔率均超過20%,顯示產品線成熟且多元。利多
- 上半年稅後淨利28.9億元,年增18.2%,受惠於業務結構優化及品質控管。利多
- 投資報酬率5.8%,反映第一季處分轉投資利益。利多
- 承保表現:
- 自留綜合率82.1%(1H25),較去年同期改善,主係自留損失率優化,反映業務結構調整及風險控管成效。利多
富邦投信
- 成長與併購:
- 資產管理規模(AUM)、淨利及ROE持續成長。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市場排名第四。利多
- 2025年4月完成與日盛投信合併,旗下共同基金(含ETF)從64檔增加至86檔。1H25 AUM年增35.8%。利多
- 富邦投信規模成長優於台灣全市場AUM年複合成長率。利多
- 1H25稅後淨利5.1億元,ROE達23.5%。利多
- 產品與趨勢:
- 商品範圍涵蓋台灣及多國市場,積極佈局亞洲ETF及共同基金等快速成長的財富管理商機。利多
海外銀行業務 (富邦銀行(香港)及富邦華一銀行)
- 富邦銀行(香港):
- 放款年增11.0%,存款年增19.0%,主要來自零售存款及銀行同業貸款增長。利多
- 稅後淨利大幅成長61.3%,主要係整體規模成長及提存費用減少,抵銷淨利差因市場利率下滑而年減7bps的影響。利多(淨利增長)/利空(NIM下滑)
- 逾放比及備抵呆帳覆蓋率均改善。利多
- 富邦華一銀行:
- 放款年增26.4%,主要由零售放款成長帶動;存款年增3.2%,主係增加人民幣存款。利多
- 1H25 NIM年增121bps,反映存、放款結構優化。利多
- 稅後淨利大幅增長53.4%,主要反映利息淨收益及債券資本利得增加;資產品質維持穩健。利多
- 逾放比及備抵呆帳覆蓋率均改善。利多
ESG策略與成就
- 策略目標:富邦金控以「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為核心,擘劃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四大策略。利多
- 顯著成就:
- 連續入選道瓊永續指數,榮獲MSCI ESG Rating全球人身保險業AA級評等。利多
- 蟬聯全球500大最佳永續聲譽品牌台灣金控業第1名。利多
- 制定更積極的投資與承保脫碳時程,目標2030年底前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2040年底前退出非典型油氣相關產業。利多
- 綠色金融在1H25達成新台幣255.13億元,預計2025年達成新台幣259.66億元。利多
- 多項ESG指標在2025年Q2達成情形均符合或超越上半年目標。利多
IFRS 17與TW-ICS接軌
- 分紅保單特性:公司與保戶共享保單利潤及風險,有利於長期經營與價值創造。利多
- 投資損益認列:接軌後股票FVOCI處分利益可計入保留盈餘,有助於穩定股利上繳來源。利多
- 過渡性措施:金管會公告多項在地化及過渡性措施,有助於平穩接軌新制度,降低對保險業的衝擊。利多
利多與利空判斷條列
利多 (Positive Factors)
- 市場領導地位穩固:富邦金控及其主要子公司(壽險、銀行、產險、證券)在台灣金融市場多項關鍵指標(稅後淨利、市值、總資產、淨值、市佔率)均保持第一或前三大地位,顯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與多元化業務優勢。
- 核心子公司獲利表現強勁:台北富邦銀行與富邦產險在1H25均實現稅後淨利顯著增長,且多項業務指標表現優異(如台北富邦銀行淨利差提升、手續費收入增長;富邦產險簽單保費成長、自留綜合率改善)。
- 資產管理業務顯著成長:富邦投信在完成與日盛投信合併後,AUM、淨利及ROE均呈現高速增長,顯示併購綜效顯現。
- 充足的資本水準與優良的資產品質:富邦金控及其所有子公司資本適足率均遠超法定標準,且逾放比低、備抵呆帳覆蓋率高,顯示財務體質穩健,風險控管良好。
- 積極的成長策略與佈局:公司在財富管理、信用卡業務(Costco聯名卡)、高CSM保險商品銷售以及海外市場(東南亞及大中華區)的擴展均有良好進展,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
- 股利政策穩定:公司長期維持穩定的股利配發率與現金殖利率,對股東權益的承諾明確。
- ESG領域的卓越表現:富邦金控在ESG方面獲得多項國際與國內殊榮(如MSCI AA級、道瓊永續指數、CDP A級),並設定積極的脫碳目標與綠色金融發展計畫,符合全球永續投資趨勢。
- IFRS 17及TW-ICS接軌準備完善:公司已針對新會計與清償能力準則做好充分準備,並有金管會的過渡性措施支持,有助於平穩過渡並提升財務透明度。
利空 (Negative Factors)
- 金控整體獲利與淨值下滑:1H25富邦金控的稅後淨利與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6.8%、-38.6%),且淨值年減12.9%,主要原因為匯率波動與資本市場震盪,此為整體金控表現的負面因素。
- 壽險與證券子公司獲利受衝擊:富邦人壽因新台幣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使經避險後的投資報酬率下降,且經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出現負利差。富邦證券則因台股交易量下滑導致稅後淨利減少。
- 避險成本與匯兌風險持續挑戰:富邦人壽面臨的巨額匯兌損失與避險成本是其獲利的主要壓力來源,若匯率持續波動或避險工具成本居高不下,將持續影響壽險獲利。
- 金控整體ROAA與ROAE下降:由於獲利波動及資產規模擴增,1H25富邦金控的平均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顯示資本運用效率有待提升或受市場因素影響。
附錄:圖表與表格趨勢分析
富邦金控總覽
指標 2025年上半年數據 (1H25) 主要趨勢及說明 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排名 金控業界第一 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顯示強勁的獲利能力。利多 ROA 0.85% 相較1H24的1.42%有所下降,反映獲利波動與資產規模擴增。利空(相較去年同期) ROE 11.63% 相較1H24的18.69%有所下降,原因同上。利空(相較去年同期) 市值排名 金融產業第一 (NT$1.1兆) 市場領先地位穩固。利多 總資產排名 金控同業第二 規模龐大,維持高位。利多 淨值排名 金控同業第一 資本實力雄厚。利多 總配發率 40%~50% (維持10年以上) 穩定的股利政策。利多 現金股利殖利率 ~5% 具吸引力的股利回報。利多 服務客戶數 1,450萬人 廣泛的客戶基礎,市場滲透率高。利多 主要業務市佔排名 壽險#1、銀行#3、產險#1、證券#1~#3 各業務板塊均具領先地位。利多 圖表分析:富邦金控成長歷程 (頁10)
- 從2001年到2025年,富邦金控在員工人數、淨值、市值、合併總資產及稅後淨利方面均呈現倍數增長。其中,稅後淨利增長最為顯著,達16倍,反映了公司長期以來強勁的獲利增長動能。利多
- 這份圖表展示了富邦金控在超過二十年間的規模擴張和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
圖表分析:富邦金控股價走勢 (頁11)
- 自2002年以來,富邦金控的股價走勢(Fubon FHC)明顯優於台灣加權指數(TAIEX)和金融指數(Financial Index),尤其在2020年COVID-19疫情後及近期AI熱潮帶動下,表現尤為突出。這顯示公司持續為股東創造超額價值。利多
- 歷史事件標註顯示,公司透過多次併購(如台北銀行、ING安泰人壽、華一銀行、日盛金)實現擴張,並成功應對全球金融風暴、中國股災等挑戰。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不同年份間有所波動,但在大多數年份維持在10%以上,顯示穩健的盈利能力。1H25 ROE為11.6%,仍屬健康水平。
圖表分析:歷年ROE變化與金控同業平均ROE (頁12)
- 富邦金控的長期ROE目標為10%以上,且從2015年至2024年的平均ROE表現優於主要同業(Fubon 12.47% vs. Cathay 10.16%, CTBC 12.10%, Mega 8.71%, E.Sun 10.54%, Yuanta 9.19%)。利多
- 稅後淨利與ROE趨勢圖顯示,2021年稅後淨利達到高峰(144.6億元),ROE為16.88%。2024年稅後淨利再次創高(150.8億元),ROE為17.20%。1H25稅後淨利為51.4億元,ROE為11.63%。利多(長期趨勢)
- COVID-19疫情期間(2022-2023年),稅後淨利和ROE受到一定影響,但公司仍保持盈利,並在2024年快速反彈。
表格分析:歷年股利紀錄 (頁13)
財務年度 2015 ... 2023 2024 現金股利 (NT$) 2.0 ... 2.5 4.25 股票股利 (NT$) - ... 0.5 0.25 總股利配發率 46.8% (2020) ... 62.5% 41.8% 現金殖利率(1) 4.1% (2020) ... 3.3% 4.9%
- 現金股利配發金額呈現波動,但在大多數年份保持在2元以上,2024年達4.25元。利多(2024年股利增長)
- 總股利配發率在2020年為46.8%,2023年達62.5%後,2024年回落至41.8%。這顯示公司維持長期穩定的股利政策,但配發率受獲利波動影響。利多(整體穩定)
- 現金殖利率在不同年度表現穩定,2024年為4.9%,對投資人仍具吸引力。利多
表格分析:富邦金控及子公司資本適足率 (頁14)
實體 指標 1H25 法定標準 趨勢 富邦金控 CAR 139.1% 100.0% 遠高於標準,顯示資本充足。利多 富邦人壽 RBC 404.8% 200.0% 極高,顯示人壽資本非常穩健。利多 台北富邦銀行 Tier 1 13.5% 10.5% 遠高於標準。利多 富邦證券 CAR 295.3% 150.0% 遠高於標準。利多 富邦產險 RBC 314.9% 200.0% 由2022年的-37.3%大幅回升至314.9%,顯示業務結構調整後資本顯著改善。利多
- 所有主要子公司及金控本身的資本適足率指標(CAR、RBC、Tier 1)均遠高於法定要求,顯示富邦金控的整體資本水準非常穩健,抗風險能力強勁。利多
- 富邦產險的RBC從2022年的負值顯著回升,證明其在防疫險後的修復能力。利多
圖表分析:富邦金控客戶數及跨售佔比 (頁15)
- 富邦金控客戶數從2022年的13.5百萬人穩步增長至1H25的14.5百萬人,持續擴大客戶基礎。跨售佔比也從43.3%提升至44.9%,顯示金控架構在促進業務交叉銷售方面效率良好。利多
- 分項客戶數顯示,銀行客戶數最多(9.0百萬),其次為人壽(5.4百萬)和產險(6.6百萬),重疊客戶達6.5百萬人,顯示金控內部協同效應顯著。
富邦人壽初年度保費組成 (頁19)
- 初年度保費組成顯示,分期繳商品比重逐年提升,在1H25已達50.4%。保障型及高價值保單銷售持續強化。2023年重新推出分紅型商品,帶動保費成長及保單價值累積。利多
- 分紅保單、利變年金、健康險等高CSM(合約服務邊際)商品佔比提高,有助於穩定長期獲利。
圖表分析:人壽隱含價值趨勢 (頁20)
- 有效契約價值從EV2020的336.7億元持續增長至EV2024的388.7億元。隱含價值從EV2020的781.4億元大幅增長至EV2024的1,074.6億元。利多
- 2024年獲利貢獻及股票投資評價是帶動隱含價值提升的主要因素,顯示公司長期價值持續增長。
圖表分析:富邦人壽避險成本及匯兌損益 (頁25)
- 2015年至2021年間,避險成本及匯兌損益多為負值且波動較大。2022年曾短暫轉正(+53bps),但在2023年及2024年再次轉負,並在1H25達到-242bps,總避險成本高達-389bps。利空
- 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在1H25為2.36%,低於避險前,顯示匯兌損失及避險成本對實際投資收益造成顯著壓力。利空
圖表分析:富邦人壽淨值比與同業淨值比 (頁26)
- 富邦人壽淨值比在1H25為9.9%,較2021年的12.2%有所下降,但仍顯著高於同業平均,顯示其資產負債表實力。利多(相對同業)/利空(自身下降)
- 與同業比較圖顯示,富邦人壽的淨值比(9.9%)高於國泰(8.1%)、台灣人壽(7.2%)、新光(4.3%)等,反映其較強的資本實力。利多
圖表分析:富邦人壽ROE與產業比較 (頁27)
- 富邦人壽的ROE長期以來均優於壽險業平均值。1H25富邦人壽ROE為8.72%,而產業平均為1.53%,顯著領先。利多
- 此圖顯示富邦人壽具有卓越的獲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即使在產業環境不佳時也能保持相對優勢。
圖表分析:台北富邦銀行利差表現 (頁31)
- 台北富邦銀行的淨利差(NIM)自2021年起逐步改善,1H25達1.22%(2020年為1.32%,2021年為1.27%),主要來自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存放利差亦呈現改善趨勢,顯示其利息收益能力增強。利多
- 存款利率與放款利率圖顯示,存款利率持續下降,放款利率相對穩定或微升,有利於淨利差擴大。
圖表分析:台北富邦銀行中小企業放款及佔比 (頁32)
- 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206.3億元增至2Q25的420.6億元。中小企業授信佔企業授信比重從2020年的30.0%提升至2Q25的39.5%。利多
- 外幣放款餘額亦呈現增長趨勢。這些趨勢反映銀行在優化資產結構和兼顧授信風險方面取得成效,提升了相對較高利差的放款規模。利多
圖表分析:台北富邦銀行財管業務手續費淨收益與個金客戶資產AUM佔比 (頁34)
- 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益持續增長,1H25達到100.4億元,年增12.6%。其中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股債商品及信託均有貢獻。利多
- 個金客戶資產AUM分佈:存款佔59%,投資佔21%,保險佔20%,顯示財富管理業務多元化發展,並具持續成長空間。利多
圖表分析:台北富邦銀行海外分行淨收益與稅後淨利 (頁36)
- 海外分行淨收益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4.16億元增至2024年的9.87億元。1H25為4.97億元,年增1.9%。利多
- 海外分行稅後淨利波動較大,1H25為3.25億元,年減2.3%,主要受海外個案提存費用影響。稅後淨利佔全行稅後淨利比重16.6%,較1H24的20.5%下降。利空(淨利受提存影響及佔比下降)
圖表分析:台北富邦銀行業務別逾放比與資本適足率 (頁37)
- 各業務別(房貸、法金、個人無擔授信)的逾放比均維持在極低水平(0.06%~0.25%),顯示資產品質優異。利多
- 資本適足率(CET-1、Tier-1、CAR)均遠高於D-SIB標準(例如CET-1為12.1% vs. D-SIB 11.0%),顯示資本充足。利多
圖表分析:富邦證券營業收入與稅後淨利 (頁40)
- 富邦證券的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91.23億元增至2024年的201.15億元,但在1H25降至87.77億元,年減9.1%。利空(短期下滑)
- 稅後淨利從2020年的42.04億元增至2024年的100.19億元,但在1H25降至40.54億元,年減18.5%。利空(短期下滑)
- 趨勢顯示,證券業務獲利受台股交易量波動影響較大。
圖表分析:富邦證券ROE及台股資訊 (頁41)
- 富邦證券ROE表現與台股日均量及加權指數波動高度相關。1H25 ROE為13.42%(1H24為17.18%),顯示獲利能力受到市場環境影響。利空(受市場波動影響)
- 台股日均量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有所回落。
圖表分析:富邦產險各險種別簽單保費收入與市佔率 (頁43)
- 富邦產險各險種別簽單保費收入在1H25達37.2億元。車險佔41%,健康傷害險佔14%,商業火險佔15%。利多
- 各險種市佔率均超過20%(例如健康傷害險30.76%,車險21.81%),顯示產品線多元且在各領域均居領導地位。利多
圖表分析:富邦產險自留綜合率 (頁44)
- 富邦產險的自留綜合率(損失率+費用率)從2022年的237.1%(含防疫險影響)大幅改善至1H25的82.1%(損失率51.7%,費用率30.4%),顯示其承保業務表現顯著回穩。利多
- 簽單市佔率持續維持在22%以上,1H25為24.4%,穩居市場第一。
圖表分析:富邦投信AUM組成 (頁46)
- 富邦投信的管理資產規模從2020年的317億元增至1H25的94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6.8%。利多
- AUM組成以共同基金及ETF為主,佔93.1%,其中被動式管理佔80.3%,反映ETF市場的快速成長及公司的優勢。利多
- 稅後淨利及ROE持續成長,1H25稅後淨利5.1億元,ROE達23.5%。利多
圖表分析:金控暨子公司永續報告書及TCFD報告書發布時程 (頁68)
- 2025年預計新增出版投信子公司之永續報告書,全年將發布7本永續報告書。預計發布6本TCFD報告書。利多
- 綠色金融在1H25已達到255.13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59.66億元,顯示公司積極投入永續發展。利多
表格分析:ESG主要策略目標與成果 (頁99-100)
指標 2025年Q2達成情形 2025年目標 趨勢 綠色金融 (億元) 25,513 25,966 接近年度目標,持續成長。利多 綠債承銷參與率(%) 85 34 大幅超越目標,顯示在永續債券承銷的領先地位。利多 營運減碳 (%) -13 -21 持續朝減碳目標邁進。利多 客戶滿意度(%) 88* 90 接近目標。利多 壽險電子保單申辦率(%) 72.7 25 大幅超越目標,顯示數位化推動成效顯著。利多 銀行數位平台實動戶數成長率(%) 7.9 5 超越目標。利多 總人次 (萬) 6.9 11 員工參與友善與健康活動仍有成長空間。
- 富邦金控在多項ESG指標上表現出色,尤其在綠色金融、綠債承銷、電子化服務推動等方面,均已達成或大幅超越2025年Q2目標。這顯示公司在永續經營方面的策略執行力強勁,有助於提升其企業形象與市場競爭力。利多
附件二:IFRS 17接軌後股、債投資損益認列 (頁53)
- 接軌IFRS 17後,富邦人壽擬將多數股票投資分類為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FVOCI股票處分之資本利得將計入保留盈餘,可作為股利上繳來源,有助於穩定股利政策。利多
- 這項會計處理的調整,有助於降低投資損益的波動對當期損益的影響,提升獲利穩定性。
附件四:IFRS17及TW-ICS接軌之過渡性措施 (頁56-58)
- 金管會公告了資產風險係數的在地化及15年過渡性措施,包括國內上市櫃股票、不動產、政策性公共建設等。這為保險業提供了彈性的調整空間,以平穩接軌新制。利多
- 此外,金管會還針對責任準備金利率、高利率保單不利影響、TW-ICS利率風險等制定了過渡性措施及在地化調適方案,有助於降低IFRS 17及TW-ICS對保險業的衝擊,並提升籌資空間。利多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歐洲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受J.P. Morgan及BNP Paribas Exane邀約參加海外投資人會議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電話會議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香港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富邦國際會議中心B2-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8號
- 相關說明
- 說明富邦金控114年上半年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台北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電話會議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網路直播
- 相關說明
- 說明富邦金控114年第一季營運概況以及富邦人壽113年隱含價值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網站更多文件連結
- 日期
- 地點
- 台北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香港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富邦國際會議中心B2-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8號
- 相關說明
- 說明富邦金控113年全年營運概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電話會議
- 相關說明
- 討論富邦金控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