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Q3 和康生 (1783) 法人說明會重點摘要與分析
整體報告觀點
和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783)的2025年Q3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呈現出一家積極擴張、財務穩健、並在研發及市場拓展上持續投入的生技醫療公司形象。報告不僅回顧了公司的發展歷程與里程碑,更詳細闡述了其在全球市場的機會、產品研發進度、以及未來的營運規劃。財務數據方面,公司展現了強勁的營收成長與營運獲利能力,同時擁有極佳的流動性與穩健的財務結構。儘管部分季度淨利受到非營運因素影響,但核心業務表現強勁,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股票市場潛在影響
此份報告內容預期將對和康生股票帶來正面影響。強勁的營收和營運獲利增長,搭配卓越的現金流和無短期負債的財務健康狀況,將增強投資人信心。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明確的新產品上市時程,為公司提供可預期的長期增長動能。此外,積極的國際市場拓展策略,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和中國的佈局,有望進一步分散風險並開拓新的獲利來源。不過,投資人可能會留意非營運收益波動對短期淨利的影響,但這應不會掩蓋其核心業務的亮眼表現。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未來1-2季):預期和康生將維持強勁的營收成長動能。2025年Q4的計畫顯示公司在國內臨床試驗和國際市場拓展上將持續發力,特別是「鼻即安」的臨床進展以及埃及、墨西哥等地的出貨,將為短期營收提供支撐。穩定的營業現金流也將確保營運資金充足,支持業務擴張。
-
長期趨勢(未來1年以上):和康生具備顯著的長期成長潛力。公司在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生技醫療領域的持續創新,以及對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等新興領域的佈局,使其能受益於全球老齡化和新興市場醫療需求增長的大趨勢。研發認證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多個產品規劃在2026-2027年陸續取證上市,預示著公司產品線將持續豐富,並在全球市場上佔據更重要的地位。進軍南半球等策略性目標,也顯示公司具備長遠的國際化視野。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核心業務成長:應著重觀察公司營收及營運獲利的持續增長,這反映了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及經營效率。
-
研發與產品線進度:密切追蹤新產品(如「鼻即安」、產品A、B、C)的臨床試驗、送件及取證時程,這些是未來營收爆發的關鍵催化劑。
-
國際市場拓展成效:留意公司在中國、東南亞、中東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銷售表現和市佔率提升情況,這將是長期成長的重要動能。
-
財務穩健性:公司擁有健康的現金流、低負債比,財務狀況良好,這在動盪的市場中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
毛利率與費用控制:觀察毛利率是否能維持高檔,以及銷售、管理費用的效率控制,以確保營收增長能有效轉化為利潤。
-
非營運損益波動:雖然核心業務強勁,但應留意非營運損益可能帶來的短期淨利波動,並了解其成因,避免過度解讀。
文件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與發展歷程 (P.3)
- 股票代碼:1783,公司名稱:和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員工數:150人。
- 2025年1-8月營收:新台幣5.217億元。
- 核心業務:專注於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生技醫療產品。
- 重要里程碑:
- 1998年:公司成立。
- 2006年:生醫材料獲美國FDA認證。
- 2013年:正式掛牌上市。
- 2017-2019年:生醫材料陸續獲印尼、俄羅斯、馬來西亞、台灣及歐盟CE許可證。
- 2021年:大江生醫成為最大股東,林詠翔先生出任董事長;台塑生醫以私募方式入股;獲馬來西亞3項產品認證。
- 2022年:取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上市許可證;芙鎂登於中國東方整形美容藝術大會重磅上市。
- 2023年:獲准牙科基材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上市;累計已取得81項產品許可證資質,當年共取證22個品項。預計取得越南、澳洲、埃及、約旦、吉爾吉斯上市許可證。
- 2024年:皮膚填補劑獲馬來西亞技術審查;關節注射劑獲沙烏地阿拉伯、澳洲與秘魯許可;膠原敷材獲越南、泰國許可;新一代鼻腔敷料預計進入美國/台灣市場。
- 2025年:取證品項達120個;芙鎂登獲NMPA認證。
核心競爭力 (P.4)
- Medical Innovation (引領醫療創新):強調在醫療領域的創新能力。
- Assured Compliance (卓越品質體系):確保產品品質符合最高標準。
- eXpert Manufacturing (精準智造工程):具備精準製造工藝。
-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整合供應鏈):擁有高效整合的供應鏈。
- Regeneration for ALL Generations (全世代再生科學):願景為全世代的再生科學貢獻。
全球市場機會與趨勢 (P.5)
-
老齡化需求(利多):全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預計2030年達16.7%,將推動骨科、眼科及慢性病管理器材的需求增長。
-
新興市場崛起(利多):東南亞、南美地區醫療支出年增7.8%,醫療體系升級創造巨大進口需求。
-
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興起(利多):再生醫療正快速崛起,幹細胞、外泌體與組織工程技術正全面推動骨科、神經科及皮膚修復領域的突破。
研發與新產品推出 (P.6)
| 年度 |
R&D認證數量 |
年增數 |
| 2021 |
45 |
- |
| 2022 |
60 |
15 |
| 2023 |
81 |
21 |
| 2024 |
107 |
26 |
| 2025 |
125 |
18 |
- 主要趨勢(利多):研發認證數量呈現持續穩定增長趨勢,從2021年的45項大幅增加到2025年的125項,顯示公司在產品開發和市場佈局上的積極投入,為未來成長提供堅實基礎。
- 新產品:推出大江基因細胞治療(TCI GENE)及鼻即安® NasoAid(鼻腔敷料)。
三項已完成配方產品上市時程 (P.7)
| 產品 |
試產 (Trial Run/Now) |
實驗完成 (Experiment Completion/EXP) |
送件 (Submission) |
取證 (Certification) |
| A |
2025 Q1 |
2025 Q3 |
- |
2026 Q3 |
| B |
2025 Q2 |
- |
2026 Q2 |
2027 Q1 |
| C |
2025 Q1 |
2025 Q4 |
2026 Q2 |
2026 Q4 |
- 主要趨勢(利多):公司有多項新配方產品正在進行上市前的最後階段,並已明確訂定取證時程(介於2026年Q3至2027年Q1之間)。這表示未來1-2年內將有新的產品上市,為公司帶來新的營收增長點。
2025年展望 (P.8)
- 進軍新領域(利多):表明公司將拓展新的業務範圍或技術應用。
- 前進南半球(利多):顯示公司積極擴張國際市場至新的地理區域。
2025年Q4計畫 (P.9)
- 醫學臨床活動(利多):
- 「鼻即安」將於國內醫學中心進行臨床實驗,並已申請IRB(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北榮、台大、林長)。
- 參加國內各醫學會重要活動,提升產品曝光度與學術影響力。
- 國際市場拓展(利多):
- 泰國取得眼科證書、摩洛哥取得2張牙科證書。
- 埃及開始出貨關節內注射劑、墨西哥Q4出貨。
- 集團綜效擴大(利多):
- 中國大陸成功銷售GLP-1 Formula。
- 骨關節保健品633銷售成長。
- Maxi Collagen銷售成長。
產品銷售組合 (Sales Breakdown By Product) (P.15)
| 產品類別 |
2024 Q2 |
2025 Q1 |
2025 Q2 |
2025 1-8月 |
| 玻尿酸相關 (Hyaluronic Acid Related) |
33.0% |
31.4% |
42.4% |
37% |
| 膠原蛋白相關 (Collagen Related) |
62.1% |
60.6% |
53.9% |
58% |
| 其他 (Others) |
5.0% |
8.0% |
3.7% |
5% |
- 主要趨勢(利多):膠原蛋白相關產品雖仍為最大宗,但其佔比從2024年Q2的62.1%下降至2025年Q2的53.9%,顯示產品結構正在調整。值得注意的是,玻尿酸相關產品的佔比在2025年Q2顯著增長至42.4%,較2024年Q2的33.0%有大幅提升,這表明公司在玻尿酸產品線的市場拓展或需求增長上表現強勁,成功實現產品組合的多元化,降低對單一產品線的依賴。
區域銷售組合 (Sales Breakdown By Region) (P.16)
| 區域 |
2024 Q2 |
2025 Q1 |
2025 Q2 |
2025 1-8月 |
| 台灣 (Taiwan) |
43% |
42% |
40% |
41% |
| 美國 (US) |
33% |
32% |
28% |
32% |
| 歐盟 (EU) |
10% |
6% |
12% |
9% |
| 亞洲 (Asia) |
11% |
13% |
7% |
9% |
| 中國 (China) |
3% |
7% |
10% |
8% |
| 澳洲 (AU) |
- |
- |
3% |
1% |
- 主要趨勢(利多):台灣和美國仍是主要市場,佔比穩定。中國市場的銷售佔比呈現顯著增長,從2024年Q2的3%提升至2025年Q2的10%,表明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取得成效。此外,澳洲市場在2025年Q2首次出現佔比(3%),顯示公司持續開拓新市場,有助於分散區域風險並創造新的成長空間。歐盟和亞洲市場則呈現波動,但整體國際化佈局趨勢明確。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P.17)
| 項目 (百萬新台幣) |
2025 (1-8月) |
2025 Q2 |
2025 Q1 |
2024 Q2 |
| 營業收入 (Operating Revenue) |
386 |
209 |
177 |
174 |
| 毛利率 (Gross Margin) |
68% |
66% |
71% |
67% |
| 營業費用 (Operating Expenses) |
-142 (-37%) |
-69 (-33%) |
-73 (-41%) |
-76 (-44%) |
| - 銷售費用 (Selling) |
-52 (-13%) |
-22 (-11%) |
-30 (-17%) |
-28 (-16%) |
| - 管理費用 (G&A) |
-44 (-11%) |
-20 (-10%) |
-24 (-13%) |
-20 (-12%) |
| - 研發費用 (R&D) |
-59 (-15%) |
-27 (-13%) |
-32 (-18%) |
-25 (-14%) |
| 預期信用損失 (Expected Credit Losses) |
13 (3%) |
0 (0%) |
13 (7%) |
-3 (-2%) |
| 營業獲利 (Operating Profit) |
121 (31%) |
69 (33%) |
52 (29%) |
40 (23%) |
| 非營運收入 (Non-Operating Income) |
-8 (-2%) |
-16 (-8%) |
8 (4%) |
7 (4%) |
| 所得稅 (Income Tax) |
-7 (-2%) |
6 (3%) |
-13 (-7%) |
12 (7%) |
| 稅後淨利 (Net Profit After Tax) |
106 (27%) |
59 (28%) |
47 (27%) |
60 (34%) |
| 基本每股盈餘 (Basic EPS) |
1.18 |
0.65 |
0.53 |
0.66 |
- 主要趨勢:
- 營收成長強勁(利多):2025年Q2的營業收入達2.09億元,較2024年Q2的1.74億元有顯著增長,且較2025年Q1亦呈現季增長,顯示核心業務持續擴張。
- 毛利率維持高檔(利多):各期毛利率均維持在66%至71%之間,顯示產品具有穩定的高獲利能力。
- 營運費用率改善(利多):2025年Q2的銷售費用佔比(11%)、管理費用佔比(10%)及研發費用佔比(13%)均較去年同期或前一季度有所下降,顯示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有效控制了費用支出,提升了營運效率。
- 營業獲利顯著提升(利多):2025年Q2的營業獲利為6,900萬元,營業獲利率達33%,遠高於2024年Q2的4,000萬元(23%),表明公司核心營運表現卓越。
- 稅後淨利及EPS波動(中性偏需關注):儘管營收和營業獲利大幅增長,2025年Q2的稅後淨利(5,900萬元)及基本每股盈餘(0.65元)略低於2024年Q2(6,000萬元,0.66元)。這主要歸因於2025年Q2非營運收入為負1,600萬元,而2024年Q2則為正700萬元,顯示非營運損益的波動影響了最終淨利。投資人應關注非營運項目的具體構成及其對未來獲利的潛在影響。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P.18)
| 項目 (百萬新台幣) |
2025 Q2 |
2025 Q1 |
2024 Q2 |
| 現金及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 |
739 (44%) |
704 (42%) |
522 (33%) |
| 應收帳款 (Account Receivables) |
106 (6%) |
87 (5%) |
125 (8%) |
| 存貨 (Inventories) |
74 (4%) |
74 (4%) |
70 (4%) |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淨額 (Net PP&E) |
773 (46%) |
831 (49%) |
850 (54%) |
| 總資產 (Total Assets) |
1,692 (100%) |
1,696 (100%) |
1,567 (100%) |
| 短期負債 (Short-Term Debt) |
0% |
0% |
0% |
| 流動負債 (Current Liabilities) |
279 (16%) |
218 (13%) |
237 (15%) |
| 總負債 (Total Liabilities) |
279 (16%) |
218 (13%) |
237 (15%) |
| 股東權益總額 (Total Shareholders' Equity) |
1,413 (84%) |
1,478 (87%) |
1,331 (85%) |
- 主要趨勢:
- 現金部位大幅增加(利多):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024年Q2的5.22億元增至2025年Q2的7.39億元,佔總資產比重也從33%提升至44%,顯示公司具備極佳的流動性與資金運用彈性。
- 財務結構穩健(利多):公司無短期負債,且總負債佔總資產比重極低(16%),股東權益佔比高達84%,顯示公司財務結構非常健康,經營風險低。
- 應收帳款與存貨管理穩定:應收帳款和存貨佔比保持在合理範圍內,未見異常波動,表明營運資金管理效率良好。
- 固定資產淨額下降(中性偏需關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淨額呈下降趨勢,可能與折舊提列有關,或反映資本支出策略的調整。在營收增長背景下,若能透過提升資產使用效率來達成,則屬正面。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P.19)
| 項目 (百萬新台幣) |
2025 Q2 |
2025 Q1 |
2024 Q2 |
| 期初餘額 (Beginning Balance) |
639 |
639 |
431 |
| 營運活動現金流 (Cash from Ops.) |
111 |
74 |
99 |
| 投資活動現金流 (Cash from Investing) |
-26 |
-16 |
-13 |
| 融資活動現金流 (Cash from Financing) |
6 |
7 |
5 |
| 匯率調整 (Foreign Exchange Rate Adj.) |
8 |
-2 |
-1 |
| 期末餘額 (Ending Balance) |
738 |
703 |
521 |
| 自由現金流 (Free Cash Flow*) |
93 |
66 |
86 |
- 主要趨勢:
- 營運現金流強勁增長(利多):2025年Q2的營運活動現金流為1.11億元,較2024年Q2(9,900萬元)和2025年Q1(7,400萬元)均有所增加,表明公司核心業務持續產生充沛現金。
- 投資活動持續投入(利多):投資活動現金流呈現持續的負值且金額增加,顯示公司在研發、固定資產或其他策略性投資上持續投入,有助於未來成長。
- 期末現金餘額穩定增加(利多):期末現金餘額從2024年Q2的5.21億元穩步增長至2025年Q2的7.38億元,再次印證公司流動性充裕。
- 自由現金流表現優異(利多):2025年Q2自由現金流達到9,300萬元,較前一季度及去年同期均有提升,表明公司在扣除資本支出後仍能產生大量現金,可為股東回報或進一步投資提供資金。
總結
整體報告觀點
和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康生,1783)的2025年Q3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幅成長中的公司畫卷。該公司在膠原蛋白及玻尿酸生技醫療領域持續創新,並積極擴展全球市場。報告中的財務數據呈現出穩健的營業收入增長、高毛利率以及強勁的營運獲利能力,同時具備極佳的現金流和穩固的財務結構。這些亮眼的營運表現,凸顯了其核心業務的健康發展與未來潛力。儘管單季稅後淨利因非營運因素略有波動,但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傳遞了積極且具建設性的訊息。
股票市場潛在影響
該報告所揭示的諸多利多因素,預期將為和康生股票帶來正向的市場反應。營收和營業獲利雙雙增長、卓越的現金生成能力、以及無短期負債的穩健財務狀況,將有效提振投資人信心。公司在R&D方面的持續投入,以及多個新產品的明確上市時程,為未來的營收增長提供了清晰的催化劑。此外,對中國、東南亞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積極拓展,將有助於公司多元化其收入來源,並降低單一市場風險。這些因素綜合來看,應能支撐股價表現。
未來趨勢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未來6-12個月):預計和康生將保持強勁的營收增長勢頭。2025年Q4的計畫,包括「鼻即安」的臨床試驗推進和國際市場的出貨,將成為短期內的重要營運亮點。穩定的營運現金流將為這些擴張計畫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
長期(未來1年以上):和康生在長期具備可觀的成長潛力。公司在產品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以及多個產品規劃於2026-2027年陸續取得認證上市,將形成強大的產品線。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新興市場醫療支出的增長,以及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領域的興起,都為和康生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和產業發展空間。公司「進軍新領域」和「前進南半球」的戰略目標,亦顯示其具備清晰的全球擴張和創新發展願景。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核心業務數據:投資人應持續關注和康生的營業收入與營業獲利,這些是判斷公司核心競爭力及經營效率的關鍵指標。
-
追蹤產品研發與上市進度:新產品(如「鼻即安」以及A、B、C產品)的臨床試驗進展、送件與取證時程,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未來營收成長。這些里程碑是重要的投資觀察點。
-
評估國際市場拓展成效:公司在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銷售增長,將是其長期成長的重要引擎。投資人應關注這些市場的具體銷售數據和市佔率變化。
-
留意非營運損益的波動:儘管公司營運表現良好,但非營運損益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淨利。投資人應了解這些波動的性質,避免過度解讀。
-
財務穩健性:和康生優異的現金流、無短期負債及高股東權益比,為其提供了抵禦市場風險的強大緩衝,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基石。
-
產業趨勢的契合度:公司產品與全球老齡化、再生醫療等長期趨勢高度契合,這為其提供了結構性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