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剛(158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精剛(158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以下為精剛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584)法人說明會報告之分析與總結,內容已根據使用者要求,一律以繁體中文輸出,並盡量使用第三人稱,同時避免重複聲明與冗詞。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揭示精剛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精剛,股票代碼:1584)在特用金屬材料領域,尤其在鎳基/鐵基超合金及鈦合金方面,擁有穩固的技術基礎和廣泛的應用市場。公司業務涵蓋油氣探勘、國防、航太、能源及醫材等高階產業,並已獲得多項國際知名客戶的合格供應商認證,顯示其在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報告中2025年上半年之業績表現,特別是每股盈餘(EPS)的大幅下滑,是當前最需關注的挑戰。儘管過去幾年營收呈現強勁增長,但獲利能力驟降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短期營運的疑慮。公司已意識到市場變化,並積極規劃產品結構調整(增加鈦合金佔比)、市場拓展(積極進軍美國)、品質與認證提升,以及產能擴充等策略,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而言: 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顯著衰退,預計將對股價構成壓力,市場可能會對公司短期的獲利能力表現出悲觀情緒。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公司能否在下半年改善獲利,以及成本控制和訂單情況。
- 長期而言: 公司在高階材料(航太、國防、醫材)的持續佈局,加上積極拓展高毛利的鈦合金產品和美洲市場,若能按計畫執行並見成效,有望為股價帶來長期支撐與成長動能。然而,產品認證的進度、新市場開拓的成果,以及產能擴充後效益的顯現,將是決定長期走勢的關鍵。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精剛的營收成長可能趨於溫和,而獲利能力的恢復則需要時間。公司在成本管理、產品組合最佳化和新訂單確認速度方面的表現,將直接影響其短期的營運成果。
- 長期趨勢: 鑑於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航太、國防等高階材料需求的持續增長,精剛長期而言仍具備成長潛力。特別是鈦合金產品佔比的提升以及美國市場的成功開拓,將被視為公司長期營運的利多因素。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獲利能力: 應持續關注公司每股盈餘(EPS)的季度及半年數據,判斷獲利是否止跌回升,並觀察毛利率變化。
- 產品結構轉型: 留意鈦合金產品在總銷售中的佔比變化,以及此轉型是否能有效提升整體毛利率和營運效益。
- 市場拓展成效: 追蹤美國市場開拓的具體進展,包括是否有新的主要客戶或訂單的突破性成長。
- 產業認證進度: 公司在高階產品(如AMS航太級材料)的認證進度,將直接影響其在高利潤市場的競爭力。
- 資本支出與效益: 關注公司在產能擴充上的資本支出,並評估這些投資是否能帶來預期的產能和營運效益。
- 地緣政治風險: 報告提及地緣政治衝突和供應鏈轉移,投資人需關注公司如何因應這些外部環境變化,並從中尋找機會。
利多與利空判斷
根據報告內容,以下整理為利多與利空資訊:
判斷 文件內容依據 利多
產業多樣性與韌性: 公司業務廣泛應用於油氣探勘、國防、航太、能源、醫材等高階產業,顯示其業務具備多樣性與較強的市場韌性。(參閱頁面5)
高技術門檻產品: 主要產品涵蓋鎳基/鐵基超合金及鈦合金素材與成品,這些材料普遍具有高技術門檻,有利於維持競爭優勢。(參閱頁面7-8)
國際客戶認證: 已獲得Baker Hughes、Schlumberger、Honeywell等知名國際客戶的合格供應商認證,證明其產品品質與可靠性。(參閱頁面5)
歷史營收成長: 從2020年到2024年,公司營收呈現強勁的增長趨勢,顯示過去市場需求旺盛且公司拓展有成。(參閱頁面10)
積極未來策略: 未來展望中提及增加鈦合金產品佔比、加速產品認證、提升品質(如AMS航太級材料)、積極拓展美國市場、擴充產能(精整、二次精煉、熱處理)及檢驗量能,顯示公司具備明確的成長策略和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參閱頁面14)
供應鏈重組機會: 公司提及掌握地緣政治衝突,因應供應鏈轉移並做好佈局,可能為公司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參閱頁面14)
市場分散風險: 2025年上半年區域銷售顯示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度降低,而台灣、美洲和印度等市場銷售佔比提升,有助於分散單一市場的營運風險。(參閱頁面12)
利空
獲利能力顯著下滑: 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僅為0.04元,較2023年的3.01元高峰及2024年的1.57元顯著衰退,顯示公司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參閱頁面10)
營收增速放緩: 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305,887仟元,相較於2023及2024年全年營收已過高點,雖然仍有成長空間,但增速已明顯趨緩,顯示市場需求可能不如過往強勁。(參閱頁面10)
產品組合變化: 2025年上半年鎳基產品銷售佔比從2024年的68%下降至58%,儘管鈦合金佔比上升,但鎳基合金仍是主力,其佔比減少可能反映市場需求變化或競爭壓力。(參閱頁面11)
對歐洲市場仍有較高依賴: 儘管2025年上半年歐洲市場佔比下降,但仍高達51%,顯示歐洲經濟波動或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對公司營運造成較大影響。(參閱頁面12)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參閱頁面4)
- 股票代號:1584。
- 創立日期:2002年5月15日。
- 上櫃日期:2007年11月28日。
- 資本額:新台幣23.25億元。
- 主要經營團隊:董事長為王炯棻,執行長兼總經理為邱俊宏。
- 總部地址:位於台南市柳營區環保科技園區。
- 主要產品:非鐵合金,包含鎳基/鈦基素材及加工後成品。
- 主要市場:歐洲、台灣、印度、韓國、美國、日本。
- 主要服務產業:油氣探勘、航太、醫材、能源、發電等高階應用領域。
- 員工人數:198人。
主要客戶與產業應用 (參閱頁面5)
精剛的產品應用廣泛,服務於多個關鍵產業,且已獲得國際主要客戶的合格供應商認證。
- 油氣探勘:主要客戶包括Baker Hughes (BH) 和 Schlumberger (SLB),皆為合格供應商。
- 國防產業:應用於飛彈(彈翼、彈身、內構框架)、火箭(引擎組件)、飛機(制動器零件、渦輪發動機零件、扣件)、船艦(水面下耐蝕零件)和火炮(砲管相關零件)。
- 航太產業:主要客戶如Honeywell (Scouting)、GE與Safran(透過Gloria)、Rafael與AviBras(以色列及巴西),亦為合格供應商。
- 能源及發電產業:服務於GE Power(奇異發電)、MHI Tagasago(三菱重工)、Siemens Power(西門子)、Alstom ABB(台電機組國產化)及各獨立電廠(Local IPPs)。
- 醫材:應用於京瓷(Kyocera)與奧斯汀(Osstem)的醫材產品,以及其他民生用品。
- 核心材料:產品主要分為超合金與鈦合金兩大類。
主力產品與製程 (參閱頁面7-8)
精剛主力產品包括鎳基/鐵基超合金及鈦合金素材與加工成品,並具備完整的核心製程能力。
- 鎳基/鐵基超合金:
- 鍛造合金產品(Wrought alloy)直徑範圍為Ø3~Ø300mm,涵蓋多種合金牌號,如718, 625, C276, 13-8Mo等。
- 純鈦/鈦合金:
- 圓棒直徑範圍為Ø3~Ø300mm。
- 線材與盤元直徑範圍為Ø5.5~Ø18mm。
- 包含CP Ti (Gr.1,2,3,4)等α-Ti合金,以及Ti-64, Ti-64ELI等α+β-Ti合金。
- 其他素材:生產管材、異形材及板材。
- 成品系列:
- 航太與能源:航空零件、發動機環形件、渦輪增壓器轉子、鍛造渦輪盤、發動機機匣、航空致動器、各式航太零件。
- 醫材與一般應用:齒冠(具CE Mark)、醫材植入物(骨釘/骨板)、人工關節、軸心/相關加工件、鈦金屬螺絲/螺栓/螺母、靶材等。
- 核心製程:
- 鎳合金:透過VIM(真空感應熔煉)搭配VAR(真空電弧重熔)或ESR(電渣重熔)進行素材製程,再經鍛造(Forging)或輥軋(Rolling)形成鑄錠、鍛胚、鍛棒或輥棒。後續可進行精密鑄造、精密鍛造或精密加工,製成各式成品。
- 鈦合金:採用VAR或E-Beam進行素材製程,同樣經鍛造或輥軋形成鑄錠、鍛胚、鍛棒或輥棒。後續加工與鎳合金類似,可製成各式高階成品。
- 認證優勢:STC、HomKom及LFA已獲得Honeywell認證,可承接素材、鍛件及精加工業務。
業績表現 2018~2025.H1 (參閱頁面10)
下表顯示精剛公司自2018年至2025年上半年之營收與每股盈餘(EPS)表現,並分析其主要趨勢。
年度 營收 (仟元) EPS (元/股) 2018 544,205 (0.84) 2019 844,745 (0.72) 2020 787,558 0.41 2021 1,108,859 0.46 2022 1,771,224 1.12 2023 2,728,189 3.01 2024 2,818,025 1.57 2025.H1 1,305,887 0.04 主要趨勢分析:
- 營收趨勢:
- 強勁成長:從2020年的787,558仟元開始,營收連續四年呈現大幅增長,並於2024年達到2,818,025仟元的歷史新高。此期間的成長率相當顯著,顯示市場需求旺盛。
- 2025年上半年趨緩: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305,887仟元。若下半年表現持平,全年營收可能接近2024年或略有下降,預示營收增長速度可能放緩。
- EPS趨勢:
- 轉虧為盈與高峰:公司於2020年從虧損轉為獲利,並在2023年達到每股盈餘3.01元的歷史高峰,顯示其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曾有顯著提升。
- 獲利能力大幅衰退:2024年EPS從高峰回落至1.57元,而2025年上半年更是急劇下降至僅0.04元。這表明公司在進入2025年後,獲利能力面臨嚴峻挑戰,顯著低於歷史表現,值得投資人高度關注。
產品別銷售 (參閱頁面11)
下表比較2024年與2025年上半年精剛產品銷售結構的變化。
產品類別 2024年佔比 2025.H1佔比 變化 (百分點) 鎳基 (Ni-based) 68% 58% -10% 鈦合金 (Titanium alloys) 21% 26% +5% 代工 (Contract manufacturing) 8% 9% +1% 鋼 (Steel) 2% 2% 0% 其他 (Others) 1% 4% +3% 成品 (Finished products) 0% 0% 0% 粉末鋼 (Powder steel) 0% 0% 0% 主要趨勢分析:
- 鎳基產品佔比下降:鎳基合金雖然仍是主要銷售產品,但其佔比從2024年的6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8%,顯示對其依賴度有所降低。
- 鈦合金產品佔比上升:鈦合金的銷售佔比從2024年的2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6%,顯示公司在鈦合金產品上的拓展有所進展,符合其未來展望中「增加鈦合金產品佔比」的策略。
- 其他產品微幅成長:「其他」類別的銷售佔比從1%增長到4%,代工也略有增長,可能反映公司產品組合的多元化或新產品線的貢獻。
- 產品組合調整:整體而言,銷售結構顯示公司正逐步調整其產品組合,朝向增加鈦合金產品比重發展。
區域別銷售 (參閱頁面12)
下表比較2024年與2025年上半年精剛區域銷售結構的變化。
區域 2024年佔比 2025.H1佔比 變化 (百分點) 歐洲 (Europe) 64% 51% -13% 台灣 (Taiwan) 12% 18% +6% 美洲 (Americas) 4% 7% +3% 印度 (India) 5% 9% +4% 中國 (China) 5% 4% -1% 東北亞 (Northeast Asia) 3% 4% +1% 西亞 (West Asia) 2% 3% +1% 東南亞 (Southeast Asia) 5% 3% -2% 主要趨勢分析:
- 歐洲市場依賴度降低:歐洲地區雖然仍是最大的銷售市場,但其佔比從2024年的64%顯著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1%。這可能反映公司對歐洲市場的風險管理或市場需求的變化。
- 美洲與印度市場成長:美洲市場佔比從4%提升至7%,印度市場則從5%大幅增長至9%,這些區域的成長符合公司未來展望中積極拓展美國市場的策略。
- 台灣市場重要性提升:台灣市場佔比從12%上升至18%,顯示本地市場貢獻度增加。
- 區域銷售多元化:整體趨勢顯示公司正積極分散其銷售區域,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有助於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和市場波動影響。
精剛未來展望 (參閱頁面14)
精剛公司為應對未來挑戰與把握成長機會,已制定多項發展策略。
- 產品面:
- 增加鈦合金產品的佔比,以優化產品結構。
- 加速新產品及現有產品的國際認證進程。
- 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尤其著重於符合AMS規格的航太級材料,以及油氣產業所需的高強度、高精度產品。
- 市場面:
- 積極拓展美國市場,尋求新的增長點。
- 密切掌握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因應供應鏈轉移,提前做好戰略佈局,以確保供應鏈穩定並抓住市場機遇。
- 產能面:
- 持續投資擴建產線,擴充精整、二次精煉及熱處理等關鍵製程的產能。
- 放大檢驗量能,提升機械性能檢驗與非破壞檢驗的能力,確保產品品質符合最高標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線上法說會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況。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