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有科技(822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巨有科技(822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茹曦酒店(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00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舉辦之「第三季投資論壇」,就公司營運及產業概況向投資機構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呈現了巨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227)於 2025 年 9 月的法人說明會內容,詳細闡述了該公司的業務概況、技術實力、市場定位、主要合作夥伴、歷史里程碑,以及近期的財務表現。報告內容顯示巨有科技作為台積電設計中心聯盟(TSMC Design Center Alliance, DCA)成員,專注於 ASIC 設計服務及統包解決方案,並在先進製程技術及先進封裝(如 CoWoS)方面具備顯著能力。

從整體觀點來看,巨有科技在 ASIC 設計服務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穩固的產業地位,特別是與台積電和新思科技(Synopsys)的緊密合作,使其在先進製程(如 5/6/7nm)和 IP 解決方案方面具備競爭優勢。公司提供「一站式」統包服務的能力,涵蓋從設計、光罩製作、晶圓加工、測試到封裝的完整流程,顯示其供應鏈整合能力。

財務表現方面,2024 年對公司而言是具挑戰性的一年,營收及獲利能力均出現顯著下滑。然而,2025 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營運面出現強勁反彈,營收和營業利益皆有顯著的季增及年增長。儘管 2025 年第二季度因大額營業外損失導致稅後淨利為負,但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財務結構持續強化,尤其是預收合約負債的大幅增加,預示著未來營收的成長潛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對巨有科技的股票市場可能產生混合影響。短期內,2024 年的獲利衰退以及 2025 年第二季度因營業外因素造成的淨虧損,可能會對市場情緒造成一定的壓力。然而,報告中展示的 2025 年上半年營收與營業利益的強勁反彈,以及預收合約負債的大幅增長,這些營運面的改善與未來營收的領先指標,應能提振投資人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市場可能會將第二季度的淨虧損視為一次性事件,而更關注核心業務的復甦。

長期而言,巨有科技在先進製程、NRE(工程收入)業務的擴張,以及與關鍵合作夥伴(如台積電的 CoWoS 服務)的深度整合,使其在 AI、HPC、5G 和電動車等高成長領域中佔據有利位置。這些戰略性的佈局與技術實力,為公司提供了長期成長的堅實基礎,對股價形成長期利多。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巨有科技的營收將持續成長,營業利益也將逐步恢復,主要受惠於其工程收入(NRE)業務的顯著增長以及先進製程設計專案的推動。然而,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營業外收支項目是否會持續對淨利產生負面影響,以及毛利率的穩定性。
  • 長期趨勢: 巨有科技有望在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中受益,特別是對於客製化晶片(ASIC)和先進封裝的需求持續增長。公司在 6nm 至 28nm 等先進製程的營收佔比提高,以及 NRE 收入超越量產收入,皆顯示其正積極佈局未來的高端市場。與台積電和新思科技的緊密合作關係,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並推動長期成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營運復甦與獲利結構: 投資人應區分 2025 年上半年強勁的營收及營業利益復甦與第二季度的淨虧損。深入了解該季度營業外損失的性質(是否為一次性、非經常性項目)至關重要。若排除此因素,核心業務的表現呈現健康成長。
  2. 領先指標: 密切關注工程收入(NRE)和合約負債的後續變化。這兩項是預示未來量產收入和整體營運成長的關鍵領先指標。報告中顯示這些指標呈強勁增長趨勢,是重要的利多訊號。
  3. 技術進程與市場定位: 公司在先進製程技術(如 6nm~28nm)的營收佔比提升,以及其在台積電生態系統中的戰略地位,表明其具備參與高階晶片設計市場的能力。這對於判斷公司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
  4. 財務健全性: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著改善,現金部位充裕,權益總額大幅增長。穩健的財務基礎能為公司未來的研發投入和業務擴張提供支持。
  5. 產業波動性: 半導體產業具有景氣循環的特性,且 NRE 專案收入可能具有波動性。散戶投資人應對潛在的短期波動有所準備,並以長期視角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

文件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

  • 公司概況:
    • 成立於 1991 年 8 月,總部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
    • 股本新台幣 3.95 億元 (USD 13M)。
    • 台灣第一家 ASIC 設計服務公司,為櫃買中心掛牌(股票代號:8227)。
    • 客戶遍布全球:歐洲、美國、日本、以色列、韓國、新加坡、越南、中國及台灣等。
    • 主要應用領域:AI、AIoT、5G、電動車、機器人、HPC、高壓應用、影像處理、工控 IC、類比 IC。
    • 提供一站式 ASIC 統包服務 (turnkey service)。
  • 主要合作夥伴與技術實力:
    • 台積電設計中心聯盟 (TSMC DCA) 成員:
      • 成功完成超過 1,000 件專案 (tape-out),每年超過 70 個專案。
      • 專注於 7nm/6nm/5nm 等先進製程的設計服務。
      • 支援具有數億閘數的專案。
      • 提供台積電 CoWoS 統包服務,並與日月光 (ASE) 合作提供先進封裝服務。
    • 新思科技 (Synopsys) IP OEM Program 合作夥伴:提供新思科技矽智財 (PCIe, DDR, MIPI, USB, SerDes, Die-to-Die) 解決方案。
    • 與國內外 IP 及 EDA 公司(如益華 Cadence, 西門子 Siemens, M31, Rambus, TCI 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 提供應用最廣泛、最全面的高速介面 IP 解決方案,具備高效能、低功耗、高信賴度、低風險的特性,且所有介面 IP 解決方案皆奠基於標準的台積電邏輯製程。
  • 統包解決方案重點:
    • 擁有 30 年以上設計服務經驗。
    • 每年成功 Tape-out 專案數 70+。
    • 累計於台積電成功 Tape-out 專案數 1,000+。
    • 累計於日月光量產出貨數億顆 IC (100,000,000+)。
    • 服務範圍涵蓋 ASIC 設計服務 (NRE)、ASIC Turnkey 量產服務 (MP)、矽智財服務 (IP) 及客製化類比 IP (Analog)。
  • 里程碑:
    • 近年重要進展(2022-2025):
      • 2025 年 2 月:成功完成首個 6nm ASIC 專案的 Tape-out。
      • 2024 年 8 月:成為新思科技 IP OEM Program 合作夥伴。
      • 2023 年 5 月:提供台積電 CoWoS 統包服務。
      • 2022 年 12 月:在興櫃掛牌上市(股票代號:8227)。
      • 2022 年:提供台積電 5nm/6nm/7nm ASIC 統包服務。
    • 從 1991 年成立至今,持續與台積電及其他產業夥伴深化合作,並逐步推進至更先進製程技術。
  • 財務表現概覽:
    • 2022-2024 年度損益表:
      • 2023 年營收及淨利大幅增長,但 2024 年營收與淨利皆顯著衰退,營業費用佔比大幅提升。
    • 2024Q2 / 2025H1 損益表:
      • 2025 年上半年營收及營業利益顯著年增,營運狀況強勁反彈。
      •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與營業利益季增表現亮眼,但因營業外損失導致稅前及稅後淨利為負。
    • 2022-2024 年度資產負債表:
      • 截至 2024 年底,現金部位、總資產及權益總額均大幅增長,應收帳款及存貨顯著下降,顯示財務結構強化。無形資產及資本公積大幅增加。
    • 2025Q1 / 2025H1 資產負債表:
      • 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總資產、流動資產及負債總額持續增長。應收帳款、預付款項和合約負債(預收款項)大幅增加,顯示業務活動熱絡及未來營收潛力。
    • 營收類別占比:
      • 2025 年上半年工程收入(NRE)佔比(53%)超越量產收入(MP)佔比(46%),顯示公司專案設計階段活動顯著增加。
    • 營收製程占比:
      • 2025 年上半年 6nm~28nm 先進製程的營收佔比(42%)顯著回升,超越 40nm~90nm 成熟製程及 UM(其他)製程。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分析

2022-2024 三年度損益表

主要損益表科目 2022 金額 (NT$ M) 2022 YoY Change 2023 金額 (NT$ M) 2023 YoY Change 2024 金額 (NT$ M) 2024 YoY Change
營業收入 / Sales 934.40 66.8% 1,104.74 18.2% 682.23 -38.2%
營業毛利 / Gross Margin 248.68 (26.6%) -4.4% ppts 323.13 (29.2%) 2.6% ppts 192.76 (28.3%) -1.0% ppts
營業費用 / OPEX -132.91 (-14.2%) 4.9% -129.48 (-11.7%) 2.5% -151.41 (-22.2%) -10.5%
營業利益 / OPM 115.78 (12.4%) 0.5% ppts 193.65 (17.5%) 5.1% ppts 41.35 (6.1%) -11.5% ppts
稅前淨利 / Income Before Tax 91.69 (9.8%) 38.6% 199.80 (18.1%) 117.9% 78.79 (11.5%) -60.6%
稅後淨利 / Net Income 73.27 (7.8%) 26.0% 160.11 (14.5%) 118.5% 62.73 (9.2%) -60.8%
每股稅後盈餘(元) / EPS 2.20 - 4.29 - 1.65 -

這份損益表揭示了公司在 2022 年至 2024 年間的營運波動。2023 年是表現強勁的一年,營業收入年增 18.2%,達到新台幣 1,104.74 百萬元,營業利益和稅後淨利分別大幅增長 5.1 個百分點(至 17.5%)和 118.5%。然而,2024 年出現顯著逆轉,營業收入年減 38.2% 至新台幣 682.23 百萬元。這導致營業利益率從 2023 年的 17.5% 大幅下滑至 2024 年的 6.1%,稅後淨利也劇烈衰退 60.8%。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的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從 2023 年的 11.7% 上升至 22.2%,顯示費用控制面臨挑戰或營收基礎縮小導致相對佔比增加。每股稅後盈餘 (EPS) 也從 2023 年的 4.29 元降至 2024 年的 1.65 元,反映了獲利能力的大幅下滑。儘管 2024 年營業外收支由負轉正並貢獻了新台幣 37.44 百萬元,但未能抵銷營運層面的嚴重衰退。

2024Q2 / 2025H1 損益表

主要損益表科目 2024Q2 金額 (NT$ M) 2025Q1 金額 (NT$ M) 2025Q1 QoQ Change 2025Q1 YoY Change 2025Q2 金額 (NT$ M) 2025Q2 QoQ Change 2025Q2 YoY Change 2025H1 金額 (NT$ M) 2025H1 YoY Change
營業收入 / Sales 172.84 196.17 -2.1% 22.4% 276.49 40.9% 60.0% 472.66 41.9%
營業毛利 / Gross Margin 47.36 (27.4%) 36.56 (18.6%) -10.6% ppts -3.2% ppts 72.74 (26.3%) 7.7% ppts -1.1% ppts 109.30 (23.1%) -1.6% ppts
營業費用 / OPEX -33.70 (-19.5%) -36.91 (-18.8%) 1.3% 1.3% -37.36 (-13.5%) 5.3% 6.0% -74.27 (-15.7%) 4.1%
營業利益 / OPM 13.66 (7.9%) -0.36 (-0.2%) -9.3% ppts -1.9% ppts 35.38 (12.8%) 13.0% ppts 4.9% ppts 35.02 (7.4%) 2.5% ppts
營業外收支 / Non-OP 8.52 (4.9%) 9.29 (4.7%) -2.6% -5.4% -37.07 (-13.4%) -18.1% -18.3% -27.78 (-5.9%) -13.3%
稅前淨利 / Income Before Tax 22.17 (12.8%) 8.94 (4.6%) -72.9% -53.0% -1.69 (-0.6%) -118.9% -107.6% 7.25 (1.5%) -82.4%
稅後淨利 / Net Income 16.50 (9.5%) 7.56 (3.9%) -71.9% -50.8% -2.32 (-0.8%) -130.6% -114.0% 5.25 (1.1%) -83.5%
每股稅後盈餘(元) / EPS 0.44 0.19 - - -0.06 - - 0.13 -

這份表格展示了 2024 年第二季度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細部財務表現,揭示了顯著的營運復甦趨勢。2025 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達到新台幣 276.49 百萬元,較第一季度大幅季增 40.9%,並較去年同期顯著年增 60.0%。這使得 2025 年上半年的總營收達到新台幣 472.66 百萬元,年增 41.9%。營業利益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曾出現小幅虧損(-0.36 百萬元),但在第二季度強勁反彈至新台幣 35.38 百萬元,營業利益率達到 12.8%,使上半年營業利益達到新台幣 35.02 百萬元,年增 2.5 個百分點(至 7.4%)。這表明公司核心營運能力已從 2024 年的低谷中迅速恢復。

然而,儘管營運表現亮眼,2025 年第二季度的稅前淨利和稅後淨利卻轉為負值(分別為 -1.69 百萬元和 -2.32 百萬元),導致每股稅後盈餘為 -0.06 元。這主要是因為營業外收支項目在第二季度錄得大額負數(-37.07 百萬元),抵銷了營運層面的獲利。因此,2025 年上半年的稅後淨利僅為新台幣 5.25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 83.5%,每股稅後盈餘為 0.13 元。

2022-2024 三年度資產負債表

主要資產負債科目 2022/12/31 金額 (NT$ M) 2022/12/31 佔比 2023/12/31 金額 (NT$ M) 2023/12/31 佔比 2024/12/31 金額 (NT$ M) 2024/12/31 佔比 2024/12/31 YoY Change
現金及約當現金 522.07 53.6% 565.87 52.2% 921.57 63.0% 62.9%
應收帳款 53.63 5.5% 146.56 13.5% 73.35 5.0% -50.0%
存貨 127.40 13.1% 104.38 9.6% 58.65 4.0% -43.8%
流動資產合計 836.87 85.8% 941.81 86.9% 1,217.87 83.3% 29.3%
無形資產 - 0.0% 0.23 0.0% 102.96 7.0% 44667.0%
資產總計 974.82 100.0% 1,083.34 100.0% 1,462.16 100.0% 35.0%
合約負債 140.21 14.4% 123.46 11.4% 153.90 10.5% 24.7%
資本公積 253.21 26.0% 253.21 23.4% 575.07 39.3% 127.1%
權益合計 694.93 71.3% 798.61 73.7% 1,122.09 76.7% 40.5%
負債及權益總計 974.82 100.0% 1,083.34 100.0% 1,462.16 100.0% 35.0%

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財務狀況在 2024 年底顯著強化。總資產年增 35.0% 達到新台幣 1,462.16 百萬元。現金及約當現金大幅增長 62.9% 至新台幣 921.57 百萬元,佔總資產的 63.0%,顯示公司現金流充裕。同時,應收帳款和存貨分別減少 50.0% 和 43.8%,顯示營運資金管理效率提升。非流動資產中的無形資產從 2023 年的微小金額暴增至 2024 年的 102.96 百萬元,年增率高達 44667.0%,這可能反映公司在技術或 IP 方面的重大投資或收購。負債方面,合約負債年增 24.7% 至新台幣 153.90 百萬元,代表預收客戶款項增加,為未來營收提供了基礎。權益總額顯著增長 40.5% 至新台幣 1,122.09 百萬元,其中資本公積大增 127.1%,顯示公司透過資本運作或其他方式大幅增強了股東權益,提升了財務穩健性。

2025Q1 / 2025H1 資產負債表

主要資產負債科目 2024/06/30 金額 (NT$ M) 2024/12/31 金額 (NT$ M) 2025/03/31 金額 (NT$ M) 2025/03/31 QoQ Change 2025/03/31 YoY Change 2025/06/30 金額 (NT$ M) 2025/06/30 QoQ Change 2025/06/30 YoY Change
現金及約當現金 651.40 921.57 797.24 -13.5% 25.4% 795.89 -0.2% 22.2%
應收帳款 67.45 73.35 74.52 1.6% 6.0% 211.22 183.4% 213.1%
存貨 52.92 58.65 81.09 38.3% 50.7% 67.28 -17.0% 27.1%
預付款項 4.32 12.03 212.17 1663.4% 1870.3% 244.46 15.2% 5564.1%
流動資產合計 861.00 1,217.87 1,335.68 9.7% 53.0% 1,479.63 10.8% 71.9%
資產總計 1,086.81 1,462.16 1,569.38 7.3% 41.8% 1,712.97 9.1% 57.6%
合約負債 75.13 153.90 318.25 106.8% 232.2% 467.98 47.0% 522.9%
負債合計 342.24 340.06 439.73 29.3% 50.3% 648.90 47.6% 89.6%
權益合計 744.57 1,122.09 1,129.65 0.7% 38.8% 1,064.07 -5.8% 42.9%
負債及權益總計 1,086.81 1,462.16 1,569.38 7.3% 41.8% 1,712.97 9.1% 57.6%

此資產負債表數據顯示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持續穩健增長,於第二季度達到新台幣 1,712.97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57.6%。流動資產合計也保持強勁增長,第二季度較去年同期增長 71.9%。

在資產組成方面,應收帳款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大幅增加至新台幣 211.22 百萬元,較第一季度季增 183.4%,較去年同期年增 213.1%,這可能反映了該季度營收的快速增長。預付款項呈現爆炸性增長,從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4.32 百萬元增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244.46 百萬元,年增率高達 5564.1%,季增 15.2%,這可能與公司為確保未來專案的材料或服務供應而預付大量資金有關。

負債方面,合約負債在 2025 年第二季度達到新台幣 467.98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暴增 522.9%,較第一季度季增 47.0%。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利多訊號,表明公司從客戶處收到大量預付款項,預示著未來強勁的營收確認。負債合計因此增加 89.6% 至新台幣 648.90 百萬元,但主要是由合約負債增加所驅動,而非借款增加。

權益總額雖然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較第一季度略有下降 5.8%(可能由於該季度的淨虧損),但相較於去年同期仍顯著增長 42.9%,顯示公司財務基礎依然穩固。

2023-2024 & 2025Q2/H1 營收類別占比 (Sales Categories)

收入類別 2023 占比 (%) 2024 占比 (%) 2025Q1 占比 (%) 2025Q2 占比 (%) 2025H1 占比 (%)
量產收入 (MP) 66% 62% 37% 52% 46%
工程收入 (NRE) 32% 35% 62% 46% 53%
其他收入 (Other) 2% 3% 1% 2% 2%

營收類別占比的趨勢顯示公司業務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在 2023 和 2024 年,量產收入 (MP) 始終是主要的營收來源,佔比分別為 66% 和 62%。然而,進入 2025 年,工程收入 (NRE) 迅速崛起。2025 年第一季度,NRE 收入佔比達到 62%,首次超越量產收入,成為主導。儘管 2025 年第二季度量產收入回升至 52%,但 NRE 收入仍維持在 46% 的高位。整體而言,2025 年上半年 NRE 收入佔總營收的 53%,顯著高於量產收入的 46%。這種轉變表明公司正積極承接更多的前期設計開發專案,這通常是未來量產訂單的先行指標,對於長期營收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2023-2024 & 2025Q2/H1 營收製程占比 (Sales by Technology)

收入類別 (Sales by Technology) 2023 占比 (%) 2024 占比 (%) 2025Q1 占比 (%) 2025Q2 占比 (%) 2025H1 占比 (%)
6nm~28nm (先進製程) 37% 22% 35% 46% 42%
40nm~90nm (成熟製程) 16% 32% 37% 24% 29%
UM (其他製程) 47% 46% 28% 30% 29%

營收製程占比的變化反映了公司技術服務重點的調整。2024 年,6nm~28nm 先進製程的營收佔比從 2023 年的 37% 下滑至 22%,而 40nm~90nm 成熟製程的佔比則從 16% 大幅提升至 32%。然而,進入 2025 年上半年,先進製程營收佔比強勁反彈,2025 年第一季度回升至 35%,第二季度進一步增長至 46%,使得上半年整體先進製程營收佔比達到 42%,重新成為最大宗。與此同時,成熟製程和 UM(其他)製程的佔比在 2025 年上半年均有所下降,分別為 29%。這種向先進製程的轉變,顯示公司在更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的市場領域取得了進展,對於提升公司長期競爭力是重要的利多訊號。

利多與利空資訊判斷

利多資訊

  • 策略夥伴關係與技術領先:
    • 身為台積電設計中心聯盟 (TSMC DCA) 成員,提供先進製程 (7nm/6nm/5nm) 設計服務及 CoWoS 先進封裝統包服務。
    • 新思科技 (Synopsys) IP OEM Program 合作夥伴,提供廣泛的高速介面 IP 解決方案。
    • 與國內外 IP 及 EDA 公司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 2025 年 2 月成功完成首個 6nm ASIC 專案的 Tape-out,顯示其在先進製程的技術實力。
  • 營運與財務復甦:
    • 2025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年增 41.9%,營業利益率提升 2.5 個百分點,顯示核心營運強勁復甦。
    •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季增 40.9%,年增 60.0%,營業利益季增且營業利益率回升至 12.8%,營運表現亮眼。
    • 截至 2024 年底,現金及約當現金大幅增長 62.9%,應收帳款及存貨分別減少 50.0% 和 43.8%,顯示流動性充裕及營運效率提升。
    • 截至 2024 年底,權益總額顯著增長 40.5%,其中資本公積大增 127.1%,財務結構穩健。
  • 未來營收潛力:
    • 2025 年上半年工程收入 (NRE) 佔總營收 53%,超越量產收入 (MP) 佔比,預示未來量產訂單的潛力。
    • 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合約負債(預收款項)高達新台幣 467.98 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暴增 522.9%,為未來營收提供強大基礎。
    • 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預付款項大幅增長 5564.1% (YoY) 至新台幣 244.46 百萬元,可能為未來專案提前佈局。
  • 技術結構優化:
    • 2025 年上半年 6nm~28nm 先進製程的營收佔比回升至 42%,顯示公司正積極搶佔高技術含量市場。

利空資訊

  • 2024 年財務衰退:
    • 2024 年營業收入、營業利益、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皆較 2023 年顯著下滑,其中稅後淨利衰退 60.8%,EPS 降至 1.65 元。
    • 2024 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從 2023 年的 11.7% 上升至 22.2%,顯示費用控制惡化或營收基礎縮小導致相對佔比增加。
  • 2025 年第二季度淨利虧損:
    • 儘管營運面強勁反彈,2025 年第二季度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皆轉為負值,導致每股稅後盈餘為 -0.06 元。
    • 第二季度主要虧損來自營業外收支項目的大額負數 (-NT$37.07 百萬元),報告中未詳述其性質,若為經常性項目則需注意。
  • 毛利率壓力:
    • 2025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 (18.6%) 較前一季度顯著下降,儘管第二季度有所回升,但 2025 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 (23.1%) 仍略低於 2023、2024 年水平,顯示獲利空間可能面臨壓力。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重複)

這份報告揭示了巨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角色及其發展動態。作為台積電設計中心聯盟的一員,並擁有與新思科技等領先 IP/EDA 公司的深度合作,巨有科技在 ASIC 設計服務和先進製程技術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尤其是在 5/6/7nm 等先進製程和 CoWoS 先進封裝方面,這些都是當前及未來半導體產業的熱點領域。

儘管 2024 年對公司而言是營運充滿挑戰的一年,營收和獲利能力均出現顯著下滑,但報告中 2025 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特別是第二季度的表現,展現了強勁的營運復甦。營收和營業利益的顯著季增及年增,以及工程收入 (NRE) 在營收結構中佔據主導地位,結合合約負債的大幅增長,這些都是未來營收成長的強烈信號。雖然 2025 年第二季度因大額營業外損失導致淨利轉負,但這可能被視為非經常性因素,不掩蓋核心業務的積極發展。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市場對於巨有科技的反應可能呈現兩極化。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因 2024 年的獲利衰退以及 2025 年第二季度非核心業務造成的淨虧損而保持謹慎。然而,如果市場能將第二季度的營業外損失視為一次性事件,那麼 2025 年上半年營收和營業利益的強勁反彈,以及預收合約負債和 NRE 收入的顯著增長,將會被視為強烈的利多訊號,有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可能刺激股價表現。這些領先指標預示著公司未來營收的強勁成長。

長期而言,巨有科技在 AI、HPC、5G 和電動車等高成長應用領域的佈局,以及在先進製程技術(如 6nm~28nm 製程營收佔比回升)和先進封裝技術(CoWoS)的能力,將使其能夠抓住半導體產業的結構性成長機遇。與台積電和新思科技的深厚合作關係,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業務來源和技術支持。這些基本面因素有望支撐公司股價的長期向上趨勢。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計巨有科技在 2025 年下半年將繼續保持營收和營業利益的成長勢頭,主要驅動因素為其強勁的 NRE 專案與先進製程設計需求。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對於營業外收支的管理以及毛利率的穩定性,這將是決定短期獲利能力能否全面恢復的關鍵。
  • 長期趨勢: 巨有科技的未來成長潛力巨大。半導體產業對客製化 ASIC 和先進封裝的需求只增不減,而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實力、市場經驗和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使其能夠持續受益。隨著 NRE 專案的逐步量產,公司營收結構將更加健康,盈利能力有望長期提升。公司在先進製程節點的推進,也符合全球半導體技術發展的趨勢。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區分一次性與持續性: 務必仔細分析 2025 年第二季度造成的淨虧損是否源於一次性、非經常性項目。若如此,則核心業務的強勁復甦更具參考價值。
  2. 關注領先指標: 預收合約負債和工程收入 (NRE) 的顯著增長是判斷公司未來營收動能的關鍵指標。這些數據表現強勁,預示著未來的業績增長。
  3. 技術與市場地位: 公司與台積電、新思科技的深度合作,以及在先進製程(6nm-28nm)的營收佔比提升,是其競爭優勢的體現。投資人應評估這些優勢能否轉化為持續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4. 財務健全性: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現金充裕、權益總額大幅增長,這提供了穩健的財務基礎,有助於公司抵禦市場風險並支持未來的投資與擴張。
  5. 行業週期性: 半導體行業具備週期性,公司營收和獲利可能受行業景氣影響。散戶投資人應採長期投資策略,並理解營運數據可能會有波動。
  6. 毛利率與費用控制: 儘管營收強勁復甦,毛利率的穩定和營業費用的有效控制,對於公司能否實現全面性的盈利提升至關重要,需持續追蹤。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艾麗酒店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5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中國信託證券舉辦之“中國信託證券2025年第二季前瞻論壇”,就公司營運及產業概況向投資機構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B2會議室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8號
相關說明
國泰證券2025第一季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3樓凱悅廳II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相關說明
本次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將由本公司經營團隊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及主管機關要求補充揭露事項。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