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超(821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志超(821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福邦證券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14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聯合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現況及所屬產業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志超科技(8213.TW) 2025年9月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志超科技(股)公司於2025年9月19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內容,旨在向投資人闡述公司概況、近期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從整體觀點來看,報告揭示了公司在經歷2023年底至2024年初的營運低谷後,於2025年上半年展現出穩定的營收回升與營運效率改善,但單季獲利仍受非營業因素影響而有所波動。公司積極的全球生產佈局和在新興應用領域的策略性投入,為其未來成長奠定基礎,但資產縮減與股東權益下降的趨勢值得投資人關注。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而言,2025年第二季的每股盈餘(EPS)及本期淨利較去年同期顯著下滑,且較上一季亦有所衰退,這可能對市場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導致股價承壓。此外,總資產與股東權益的持續下降以及負債比率的上升,可能引發市場對公司財務結構穩健性的疑慮。然而,若市場更關注2025年上半年累計的營收及營業淨利增長,以及毛利率與營益率的季度回升趨勢,則有望支撐股價。

長期而言,公司在PC/NB、車載產品領域的成長展望,以及越南新廠逐步展現的成效,提供了潛在的長期成長動能。若這些策略性佈局能持續推升營收並優化獲利結構,市場將可能重新評估其長期投資價值。公司的多元化產品組合和全球化生產基地也有助於提升其在產業中的競爭韌性。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公司預計將維持謹慎的營運復甦,營收和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但季度獲利可能仍受外部環境(如匯率、原材料價格)或一次性非營業損益的影響而波動。投資人應預期短期內仍有業績不確定性,但整體營運效率應持續提升。
  • 長期趨勢: 志超科技正積極轉型並優化其產品結構,尤其在車載和PC/NB領域尋求成長。越南新廠的成功運營將是其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若能有效利用其全球生產網絡並持續降低營運成本,長期而言有望實現更穩健的獲利增長,並增強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然而,公司需要扭轉資產和股東權益下降的趨勢,以確保長期財務健康。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區分營收與獲利表現: 雖然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計營收和營業淨利成長,但單季淨利和EPS表現並不理想。散戶應深入了解獲利波動的原因(如非營業損益、所得稅費用),而非僅看單一數字。
  • 關注產品結構轉變: PC/NB和車載產品被視為未來成長動能。投資人應追蹤這些產品線的實際營收貢獻及毛利率變化,評估其能否有效彌補傳統產品線的潛在疲軟。
  • 留意財務結構變化: 總資產與股東權益的持續縮減,以及負債比率的上升,是重要的財務警訊。散戶應關注公司是否有改善財務結構的具體措施,以及這些變化對其長期償債能力和再投資能力的影響。
  • 觀察新廠效益: 越南新廠的營運成果將是未來成長的關鍵。應關注其客戶開發進度及產能利用率,判斷其是否能成為新的獲利增長點。
  • 產業景氣週期: 公司主要產品仍集中在顯示器和PC/NB,這些產業容易受全球經濟景氣循環影響。散戶需對相關產業的發展保持敏感,並評估對志超科技的潛在衝擊。

報告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概況與生產佈局

  • 設立時間: 1998年4月。
  • 生產概況: 具備雙面板至十四層板及HDI(高密度連結板)生產能力。
  • 主要產品與終端應用:
    • 主要產品包括LCD、NB/PC、TV、Automotive(車載)、資訊及記憶體相關產品。
    • 終端應用涵蓋顯示器(TV、Monitor)、資訊產品(NB/PC、AIPC、AIO、觸控板、記憶體模組/SSD、電池)、汽車用板及其他(工控、智能家電)。
    • 趨勢分析: 公司產品線廣泛且多元,覆蓋多個電子產業領域,有助於分散單一市場風險。特別是車載和資訊相關產品,顯示公司持續布局高附加價值及新興應用市場。

  • 集團生產廠區分佈:
    • 台灣: 總部平鎮廠(桃園),高雄廠。平鎮廠主要產品為HDI、LCD、SSD、網通、汽車板。
    • 中國大陸: 江蘇無錫廠、四川遂寧廠、廣東中山廠。主要產品涵蓋NB、LCD、車載、HDI、SSD、觸控板、TV Main。
    • 越南: 2023年Q3設立越南廠,主要產品為NB、車用、網通。
    • 趨勢分析: 志超科技擁有全球化的生產網絡,涵蓋台灣、中國大陸及越南,這有助於其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優化供應鏈並貼近客戶。特別是越南新廠的設立,顯示公司正積極分散生產基地,並尋求在東南亞電子產業聚落中的新成長機會。此為長期利多

產品分配(Product Allocation,2025年第二季)

本節透過圓餅圖呈現各產品線的營收佔比,反映公司目前的業務結構。

產品線 營收佔比
LCD 43%
PC/NB 37%
Automotive(車載) 14%
觸控/記憶體 5%
工業及其他 1%
  • 趨勢分析: LCD和PC/NB合計佔總營收的80%,顯示公司營收高度集中於這兩大領域。車載產品佔比14%為第三大產品線,具備成長潛力。雖然集中度高可能導致受產業週期波動的影響較大(潛在利空),但若這兩大市場能維持穩定或復甦,將直接推動公司整體營收。

合併綜合損益一季度比較(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此表詳細比較了2025年第二季、2025年第一季和2024年第二季的財務表現。

主要科目 2025年第二季 金額 2025年第二季 % 2025年第一季 金額 2025年第一季 % 與上期比較 季成長率 2024年第二季 金額 2024年第二季 % 與同期比較 季成長率
營業收入淨額 4,668 100.0% 4,505 100.0% 3.6% 4,748 100.0% -1.7%
營業毛利 614 13.2% 490 10.9% 25.3% 651 13.7% -5.7%
營業費用 308 6.6% 301 6.7% 2.3% 365 7.7% -15.6%
營業淨利 306 6.6% 189 4.2% 61.9% 286 6.0% 7.0%
營業外淨(損)益 -34 -0.7% 49 1.1% -169.4% 28 0.6% -221.4%
稅前淨利 272 5.8% 238 5.3% 14.3% 314 6.6% -13.4%
所得稅費用 -115 -2.5% -70 -1.6% 64.3% -112 -2.4% 2.7%
本期淨利 157 3.4% 168 3.7% -6.5% 202 4.3% -22.3%
基本每股盈餘(元) 0.6 0.64 -6.3% 0.79 -24.1%
  • 趨勢分析:
    • 2025年第二季與第一季比較(季成長): 營業收入淨額成長3.6%,營業毛利大幅成長25.3%,營業淨利更是驚人地成長61.9%。這顯示公司營運狀況有顯著改善,營收回溫且毛利率及營益率表現優異。此為利多。然而,本期淨利及基本每股盈餘卻分別下滑6.5%和6.3%,主要原因為營業外淨損益由盈轉虧(-34百萬元 vs 49百萬元)及所得稅費用增加,抵銷了營運面的改善(利空)。
    • 2025年第二季與2024年第二季比較(年成長): 營業收入淨額小幅下滑1.7%。儘管營業毛利減少5.7%,但營業淨利卻逆勢成長7.0%,這主要得益於營業費用大幅減少15.6%,顯示公司在費用控制方面成效顯著。此為利多。然而,稅前淨利、本期淨利及基本每股盈餘均大幅下滑(-13.4%至-24.1%),同樣受到營業外淨損益轉負及所得稅影響,顯示整體獲利能力面臨同比壓力(利空)。

合併綜合損益一年度累計比較(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此表對比了2025年1-6月與2024年1-6月的累計財務表現。

主要科目 2025年(1-6) 金額 2025年(1-6) % 2024年(1-6) 金額 2024年(1-6) % 成長率
營業收入淨額 9,173 100.0% 8,923 100.0% 2.8%
營業毛利 1,104 12.0% 1,052 11.8% 4.9%
營業費用 609 6.6% 663 7.4% -8.1%
營業淨利 495 5.4% 390 4.4% 26.9%
營業外收入 15 70 0.8%
稅前淨利 510 5.6% 460 5.2% 10.9%
稅後淨利 325 3.5% 302 3.4% 7.6%
基本每股盈餘(元) 1.23 1.20 2.5%
  • 趨勢分析: 累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表現優於去年同期。營業收入淨額、營業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均實現正增長,其中營業淨利大幅成長26.9%,基本每股盈餘亦成長2.5%。營業費用的有效控制(減少8.1%)是營業淨利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這表明公司上半年整體營運狀況良好,獲利能力改善。此為顯著的利多。然而,營業外收入從70百萬元銳減至15百萬元,顯示公司非營業收益來源大幅減少,此為利空

合併資產負債表(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本表列示了2025年06月30日、2024年0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及權益狀況。

主要科目 2025/06/30 金額 2025/06/30 % 2024/06/30 金額 2024/06/30 % 2024/12/31 金額 2024/12/31 %
流動資產 19,225 67.8% 20,067 67.1% 20,553 66.9%
存貨 2,080 7.3% 2,173 7.3% 2,044 6.7%
應收帳款 6,489 22.9% 6,990 23.4% 6,548 21.3%
非流動資產 9,137 32.2% 9,847 32.9% 10,181 33.1%
資產總計 28,362 100.0% 29,914 100.0% 30,734 100.0%
流動負債 11,554 40.7% 12,487 41.7% 11,881 38.7%
非流動負債 2,132 7.5% 1,423 4.8% 2,274 7.4%
負債總計 13,686 48.3% 13,910 46.5% 14,155 46.1%
權益總計 14,676 51.7% 16,004 53.5% 16,579 53.9%
流動比率 166.4% 160.7% 173.0%
負債比率 48.3% 46.5% 46.1%
  • 趨勢分析:
    • 資產狀況: 資產總計從2024年12月31日的30,734百萬元持續下降至2025年06月30日的28,362百萬元。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均呈現下降趨勢。應收帳款在2025年06月30日較前一年同期有所減少,可能反映收款效率提升或營收規模縮減。總資產的減少可能是公司規模調整或資本支出放緩的結果(利空)。
    • 負債與權益: 負債總計呈現小幅下降趨勢(從2024年12月31日的14,155百萬元降至2025年06月30日的13,686百萬元)。流動負債在2025年06月30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顯示短期償債壓力可能有所緩解。然而,非流動負債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1,423百萬元至2,132百萬元)(利空)。權益總計持續下降(從2024年12月31日的16,579百萬元降至2025年06月30日的14,676百萬元),這在獲利為正的情況下,可能暗示著較高的股利發放或資本結構調整(利空)。
    • 財務比率: 流動比率在2025年06月30日為166.4%,雖然較2024年12月31日的173.0%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健康水準(高於150%),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良好(利多)。負債比率則從2024年12月31日的46.1%上升至2025年06月30日的48.3%,顯示公司對債務的依賴度有所增加,財務槓桿略為提高(利空)。

合併營收與各項比率趨勢(各季)

此圖顯示了從2023年第二季至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毛利率和營益率季度趨勢。

合併營收與各項比率趨勢(各季)

  • 營收趨勢(藍柱): 營收在2023年第三季達到5,161百萬元的波段高峰後,經歷了數季下滑,於2024年第四季達到低點4,138百萬元。從2025年第一季開始,營收呈現逐季回升(4,505百萬元至4,668百萬元),顯示營運狀況逐步改善(利多)。然而,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仍低於2024年第二季的4,748百萬元。
  • 毛利率趨勢(紅線): 毛利率在2023年第三季達到17.1%的高點後,於2024年第一季急劇下降至9.6%。此後逐步回升,2025年第二季達到13.2%,顯示產品組合或成本控制有所改善(利多),但仍未恢復到2023年的高點。
  • 營益率趨勢(綠線): 營益率在2023年第四季達到10.7%的高點後,在2024年第一季降至2.5%的低點。隨後呈現波動回升,2025年第二季達到6.6%。這反映了公司在營收和毛利率回升的同時,營運費用控制也發揮了正面作用,提升了營運獲利能力(利多)。
  • 整體趨勢分析: 該圖表清晰顯示公司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經歷了營運低谷,營收和獲利能力均受壓。但從2025年第一季起,營收、毛利率和營益率呈現築底回升的積極訊號,表明公司營運正走出谷底並逐步復甦。此為短中期利多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每股盈餘EPS

此圖呈現了從2023年第二季至2025年第二季的每股盈餘(EPS)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季度趨勢。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每股盈餘EPS

  • EPS趨勢(藍線): EPS在2023年第四季達到1.28元的峰值,隨後在2024年第一季急劇下降至0.41元。在2024年年中有所回升,但從2025年第一季的0.64元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0.60元,呈現連續兩季下滑。2025年第二季的0.60元也顯著低於2024年第二季的0.79元(利空)。
  • ROE趨勢(綠柱): ROE與EPS趨勢相似,在2023年第四季達到2.4%的峰值,並在2024年第一季跌至0.7%的低點。隨後回升至約1.1%至1.4%的區間。2025年第二季的ROE為1.1%,與2025年第一季持平,但低於2024年第二季的1.4%(利空)。
  • 整體趨勢分析: EPS和ROE的趨勢均顯示,公司在2024年初經歷了獲利能力的嚴重下滑,隨後雖有所恢復,但截至2025年第二季,這兩項關鍵獲利指標仍未回到2023年的水準,且呈現同比衰退和近期季減的趨勢。這表明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效率正在減弱,是財務表現上的主要利空

2025年展望

  • PC/NB與車載產品成長: 預期PC/NB營收將實現成長,而車載產品營收將逐年小幅穩定成長,並有望成為公司第三大產品線。
  • 越南廠營運上軌: 越南廠營運漸上軌道,正積極開發北越電子聚落的客戶群,並已顯現初步成效。
  • 趨勢分析: 公司對2025年訂下了明確的成長目標,特別是PC/NB和車載產品被視為主要成長動能。車載市場的穩定成長有助於公司分散對傳統PC/NB和LCD市場的依賴,提升產品組合的韌性。越南新廠的效益顯現,也為公司開拓了新的市場和生產基地,有助於降低營運風險和提升全球競爭力。這些明確的展望均為利多

總結與分析

志超科技(8213.TW) 2025年9月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了公司複雜的營運局面。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一家在經歷短期挑戰後,正積極尋求轉型與成長的PCB製造商。2025年上半年累計的財務數據顯示出營收和營運效率的改善,尤其在營業費用控制方面表現亮眼,這為公司的營運基礎提供了支撐。然而,單季獲利能力的同比下降及近期季減,加上資產和股東權益的縮減,提示了公司在全面復甦之路上仍面臨挑戰。管理層對PC/NB、車載產品和越南新廠的積極展望,則勾勒出未來成長的藍圖。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市場對於志超科技的評價可能呈現兩極分化。傾向於短期視角的投資人,可能會因2025年第二季EPS及淨利的同比和季比下滑而感到失望,導致股價承壓。資產縮減和負債比率上升也可能增加市場的觀望情緒。然而,若市場採取更長期的觀點,並將焦點放在2025年上半年累計營運表現的改善、營業費用控制的成效,以及新興業務(如車載和越南廠)的成長潛力,則可能對股價形成支撐。關鍵在於這些成長動能能否加速轉化為穩定的淨利增長,以彌補目前單季獲利的疲軟。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公司在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的營收和營業毛利、營益率均呈逐季回升,顯示營運正在擺脫2024年低谷。但由於非營業因素和所得稅影響,單季淨利和EPS仍面臨同比衰退和季減的壓力。因此,短期內(未來1-2季)市場可能仍需消化獲利波動的訊息,股價走勢預計會較為震盪,但營運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 長期趨勢: 志超科技的多元化產品佈局和全球化生產策略(特別是越南新廠的發展),為其提供了長期的成長潛力。車載產品有望成為重要支柱,而PC/NB市場的復甦也將是驅動力。如果公司能有效利用新產能,擴大客戶群,並持續改善財務結構,長期來看具備穩健發展的潛力。但總資產與股東權益持續下降的趨勢,是需要長期關注的潛在風險。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獲利品質與來源: 雖然上半年累計獲利增長,但第二季單季淨利下滑受非營業損益影響。散戶應深入分析公司獲利結構,區分核心業務獲利與一次性損益。
  2. 新業務進展: 密切關注PC/NB及車載產品的實際出貨量、營收貢獻及毛利率變化,以及越南廠的產能利用率和客戶拓展情況。這些是未來業績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3. 財務結構變化: 總資產與股東權益的縮減,以及負債比率的上升,需引起足夠重視。投資人應評估這對公司長期穩健經營和未來擴張的影響,並關注公司如何應對。
  4. 產業景氣敏感性: 公司營收仍高度依賴LCD和PC/NB市場,這些市場的景氣波動直接影響公司業績。散戶應綜合考量宏觀經濟環境及電子產業景氣的變化。
  5. 管理層溝通: 關注管理層在未來法說會或其他公告中,是否能提供更詳細的財務結構改善計劃,以及新業務的具體營運數據。

總體而言,志超科技目前處於一個轉型期,既有營運復甦的積極訊號,也面臨財務結構和部分獲利指標的挑戰。對於投資人而言,深入分析其產品策略、新廠效益及財務健康度,將是做出明智投資決策的關鍵。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福邦證券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14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福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現況及所屬產業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