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科(809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大世科(809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福邦證券總公司(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6號14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福邦證券之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之營運績效及成長策略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相關資料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本公司網站。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大世科 (8099) 2025 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根據大世科 (股票代號:8099) 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簡報,本分析旨在評估該文件對其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與未來的趨勢,並為投資人提供值得關注的重點。這份報告的核心主軸圍繞在「AI Empowered」,揭示公司在人工智慧、雲端運算、永續經營和數位轉型方面的深遠佈局與經營成效。

從整體分析來看,大世科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期。儘管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稅後淨利因非營運性損益(如金融評價損失及政府補助減少)而呈現下降,但公司核心的「營業利益」卻展現出強勁的 47.28% 成長,且營業毛利率和營業費用率均有所優化,這清楚表明其主要業務的營運效率和獲利能力正在顯著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附加價值的「軟體/技術服務/教育訓練」收入佔比大幅增加,顯示公司成功朝向更穩健且具成長潛力的服務導向模式轉型。

宏觀層面上,大世科的發展方向與台灣及全球的產業大趨勢高度吻合,即AI的加速落地、雲端服務的普及、資安需求的飆升以及企業對於ESG和雙軸轉型(數位轉型與永續轉型)的迫切需求。台灣政府推出的「晶創台灣」與「主權AI」等國家戰略,為大世科提供了堅實的政策與市場利基,公司作為資訊服務整合商,在此波浪潮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提出「20% 服務收入成長」的目標,這是一個明確且具野心的指標,如果能持續達成,將為長期股價帶來強勁支撐。

對投資人(特別是散戶)而言,這份報告的解讀不應僅停留在損益表單一季度的數字表現。短期內,市場可能因淨利下降而產生波動,但聰明的投資者應穿透表象,深入觀察公司營業利益的成長動能與營收結構的優化。大世科從傳統硬體銷售轉向高階軟體與技術服務,意味著未來的營收將更具黏著性、毛利率更佳,並減少對景氣循環的直接衝擊。此外,公司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與不斷提升的公司治理評級,不僅降低了投資風險,也使其在永續投資趨勢中更具吸引力。這些是企業基本面改善的重要指標。

總體而言,預計大世科股價的短期走勢可能受單季非經常性損益影響而小幅震盪,但中長期趨勢將受到其基本面轉型與產業利多帶動而趨於樂觀。隨著AI應用的深度滲透以及各產業數位化需求的增長,大世科的全方位服務解決方案(特別是OneAi、Greenergy、tiCare等)將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在服務收入成長目標上的進展、AI專案的簽約情況以及各項新商模的推廣成效。公司的技術實力、行業口碑和國家政策支持,為其未來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簡報內容重點摘要

公司概況 / 經營主軸與服務

  • 公司目標:成為資通訊服務產業創新與服務競爭力的經營典範,以永續與數位雙軸轉型最佳整合方案實踐者為目標。
  • 營收與規模:2024年合併營收達 39.3 億元,員工人數 550 位,服務量能遍及海內外 7 個營業據點(包括上海)。
  • 主要解決方案:「OneService」涵蓋 AI 智慧服務整合、雲端系統整合 (OneCloud)、ESG 生態系整合服務、tiCare 智慧醫療、tiCC 智能客服。
  • 核心產品:軟體/技術服務/教育訓練、現代化資料中心、智慧終端及週邊設備、通訊協作/網路/資安。
  • 核心能力:強調「全方位 AI 賦能」,包含容器資訊平台、大數據混合雲、能源效率與綠色運營、智能管理與自動化、邊緣計算、企業級 AI 專家助手平台、使用者為中心的智慧協作、網路/應用/端點/雲端資安、智慧安防等專業技術。
  • 榮譽獎項:2024 年獲 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白金級、CIO Elite Vendor 傑出服務商(2022-2025)、富邦金控與台灣大哥大永續評鑑及減碳合作獎,以及多項金漾獎與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顯示其在技術創新和永續發展方面的業界肯定。

經營實績 (114年3月31日對比 113年3月31日)

  • 資產負債結構摘要 (比較 113年3月31日與 114年3月31日):
    項目 113年3月31日金額 (仟元) 114年3月31日金額 (仟元) 趨勢
    現金及約當現金 22,665 30,841 增加
    應收票據及帳款(含合約資產) 90,383 82,883 減少
    存貨 61,534 52,831 減少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7,858 6,080 減少
    資產總計 2,979,312 2,785,419 減少
    流動負債合計 1,234,522 1,077,992 減少
    負債總計 1,463,701 1,237,429 減少
    股東權益 1,515,611 1,547,990 增加
    每股淨值(元) 17.11 17.48 增加
  • 綜合損益表摘要 (比較 113年Q1 與 114年Q1):
    項目 113年Q1 金額 (仟元) 114年Q1 金額 (仟元) 成長率 (%) 趨勢
    營業收入 906,212 908,024 0.20% 持平微增
    營業毛利 209,495 222,691 6.30% 顯著增加
    營業毛利率 23.1% 24.5% - 提升
    營業費用 174,152 170,637 (2.02%) 減少
    營業利益 35,343 52,054 47.28% 大幅增加
    稅前淨利 59,216 50,794 (14.22%) 減少
    稅後淨利 49,794 39,661 (20.35%) 減少
    每股盈餘-稅前(元) 0.67 0.56 - 減少
    每股盈餘-稅後(元) 0.56 0.45 - 減少
    說明:稅前及稅後淨利下降主要受業外收支影響,本期有金融評價損失及科專補助減少,去年同期則有金融評價利益,導致儘管營業利益大幅成長,整體淨利仍下滑。
  • 收入類別營收分析 (比較 2024Q1 與 2025Q1 佔比):
    • 現代化資料中心:持平微降 (27.8% → 27.5%)。
    • 智慧終端週邊設備:下降 (21.2% → 17.9%)。
    • 通訊協作/網路/資安:下降 (12.3% → 9.7%)。
    • 軟體/技術服務/教育訓練:大幅提升 (33.5% → 37.8%),此為高毛利服務,顯示轉型成效。
    • 其他:上升 (5.3% → 7.1%)。
  • 客戶產業別營收分析 (比較 2024Q1 與 2025Q1 佔比):
    • 製造:略微增加 (18.3% → 19.7%)。
    • 金融:增加 (29.8% → 31.9%),成為最大營收來源。
    • 電信:略微減少 (8.8% → 8.2%)。
    • 政府教育:增加 (6.0% → 7.1%)。
    • 醫療:顯著減少 (5.0% → 3.0%)。
    • 服務/流通/其他:略微減少 (32.2% → 30.1%)。

產業趨勢及商機

  • ICT趨勢:未來關鍵新興ICT技術多以軟體技術為核心,如AI、雲端、物聯網、自動化技術,其中「AI 技術落地」與「資安強化」將成為趨勢亮點。
  • 臺灣主權AI戰略:
    • 算力:五年內提升國家算力至 480PF,推出「晶創臺灣」、「大南方新矽谷」方案。
    • 資料治理:研擬《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建置臺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
    • 主權模型:國科會推動 TAIDE 計畫,採開源模型與繁中語料。
    • 配套法規:研擬《人工智慧基本法》及風險分類。
    • 產業發展:透過算力、資金、資料扶植新創與資服業,帶動AI產業化及產業AI落地。
    • 人才政策:跨部會合作培育AI人才。

成長策略

  • 核心方向:掌握政府及企業對綠色永續、AI DC 算力平台與 AI 應用的強大需求,並提供高產值、安全、連結、體驗的智慧終端服務新商機。
  • 服務轉型目標:OneService 以客戶為中心,目標達成年度 20% 服務收入成長。
  • 業務聚焦:聚焦網路、資安、數據管理及儲存方案,掌握現代化資料中心及混合多雲商機 (Modern DC)。
  • 全方案對接:ACE 全方案對接各產業 AI 賦能及雙軸轉型需求 (OneAi, OneCloud, Greenergy)。
  • AI 全方案 (OneAi):提供 AI 算力基礎架構建置、企業級 AI 專家助手平台、AI 數據服務現代化,包括 GPU 主機、高速運算網路、AI 資源管理、AI 導入顧問等。
  • AI/SaaS 服務:推出 AIoT 低碳廁所、ibo.ai 智慧服務、ESG 戰情管理、醫療 FHIR 平台、tiCARE 遠距照護應用、Qualtrics XM、雲端客服中心等創新服務。
  • 企業整合通訊與協作:提供全方位 UC 平台與 tiCC 全媒體智能客服系統,支援大型企業,提升協作效率。
  • 智慧安防:提供企業安防數位轉型方案,全面整合、智慧管理、即時告警,客戶涵蓋科技廠房、金融、公共安全等。
  • 現代化工作解決方案 (Modern Work):聚焦數位與自動化、雲端技術協作、AI、資安資產管理及雲端應用連結,提升工作效率。
  • 現代化資料中心 (Modern DC):提供 Nvidia DGX/HGX HPC、AMD HPC、大數據儲存平台、容器資訊平台、混合雲 DC、ESG 綠色機房、資訊安全等綜合方案。
  • 資訊安全防護:提供雲端、應用系統、端點、網路、內網防護及合規管理等全方位服務,並提供 AI 資安規劃、建置及顧問服務。
  • OneService 最全面服務廣度:提供從 AI 到 Endpoint 360 度全方位服務。
  • 智慧服務整合專家:以 ibo.ai 為核心,推出 ibo.HR、ibo.HelpDesk、ibo.Buy 等服務,深度整合 Azure OpenAI 及多元大語言模型。
  • ESG Total Solutions 永續轉型生態系服務 (Greenergy):提供 ESG AIoT 戰情管理系統、EMS 能源管理系統、用能碳盤、節能減碳等解決方案,並有 AIoT 低碳智慧廁所等多個應用案例。
  • 智慧醫療創新應用:發展 tiCare 遠距醫療系統、FHIR 智慧醫療及 AI 醫護助手等應用,深耕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及偏鄉照護市場。

公司治理及永續經營

  • 環境 (E):持續導入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設定 2030 年 20% 減碳目標,推動綠色採購、綠色減排計畫,並以科技新商模貢獻節能減碳。
  • 社會 (S):獲教育部體育署「i運動企業認證」,通過 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續證,持續提升職場環境、員工健康與人才培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與產學合作。
  • 治理 (G):策略轉型與組織調整,成立永續發展處及數位永續事業群。公司治理評鑑連續兩年提升至上櫃公司前 6%~20%,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控並依循 GRI 及 AA1000。強化風險管理,通過 ISO 27701 隱私資訊管理認證,並接軌 SASB、TCFD 及 IFRS S2 國際準則。

投資影響評估與未來展望

大世科在 2025 年 Q1 的表現雖然受業外因素影響而呈現淨利下滑,但核心營運能力(如營業利益率和毛利率的改善)表現亮眼,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訊號。一家公司如果其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提升,則長期成長潛力往往優於短期波動的財報數字。本次法說會強烈揭示了公司清晰且積極的戰略轉型,其「AI Empowered」的全方位策略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具備強勁的未來成長動能。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短期股價可能會受到淨利數字的直觀衝擊而產生回調或盤整,因為許多散戶投資者會優先關注每股盈餘的絕對值。然而,專業投資者會更深入地解析其財報結構,看到營業利益大幅增長(47.28%)和高附加價值的「軟體/技術服務/教育訓練」佔比提高(由 33.5% 至 37.8%),這些結構性優化將是驅動公司未來價值重估的關鍵因素。軟體服務通常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和客戶黏著度,有助於平穩現金流並增加未來營收的可預測性。

長線來看,大世科在台灣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數位轉型、AI落地與永續發展趨勢中佔據了有利位置。台灣政府將 AI 定位為國家級戰略,並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這為大世科提供了穩定的政策性利多。公司不僅是單純的 SI (系統整合商),更透過開發諸如 OneAi、tiCare、Greenergy 等解決方案,向「智慧服務整合專家」和「AI/SaaS 服務提供者」轉型,這能有效提升公司的議價能力和重複性收入。此外,大世科在公司治理和 ESG 領域的優異表現,也會吸引越來越多注重永續投資的資金青睞,從而提升其估值與市場地位。

整體而言,本報告揭示大世科具備良好的長期成長潛力,儘管短期獲利可能受業外波動影響,但核心競爭力的增強與前瞻性的市場佈局,使其有望在未來 AI 與數位化浪潮中脫穎而出。對於尋求長期增值的投資者而言,大世科是值得關注的標的。對於散戶,建議應密切關注公司每月營收數字的成長動能、毛利率是否持續提升,以及軟體服務收入的具體增長情況,而非僅憑單一季度淨利潤高低來判斷。

利多與利空因素整理

利多 (Bullish Factors)

  • **核心營運顯著改善:**
    • 營業利益年成長 **47.28%** (114Q1 vs 113Q1),營業毛利率與費用率同步優化,顯示公司本業獲利能力強勁且營運效率提升。
    • 毛利率從 23.1% 提升至 **24.5%**,顯示產品組合或成本控制表現優異。
  • **營收結構優化:**
    • 高毛利的「軟體/技術服務/教育訓練」收入佔比由 33.5% 大幅提升至 **37.8%**,符合產業高附加價值服務趨勢,有助於提升整體獲利能力與穩定性。
  • **與產業趨勢高度契合:**
    • 公司重點發展方向(AI、雲端、IoT、自動化、資安)完全對應未來關鍵新興 ICT 技術趨勢。
    • 鎖定「AI 技術落地」與「資安強化」兩大亮點,具備強大市場潛力。
  • **受國家政策支持:**
    • 臺灣推動「晶創臺灣」、「大南方新矽谷」等主權 AI 戰略與相關法規(人工智慧基本法、資料創新利用條例草案),為大世科的發展提供強大政策面和市場利基。
    • 國科會、數發部、教育部跨部會合作培養 AI 人才,緩解未來人力瓶頸。
  • **明確的成長策略與目標:**
    • 設定年度 **20% 服務收入成長目標**,展現積極的營運企圖心和轉型決心。
    • 具體方案涵蓋 AI 基礎架構、專家平台、數據服務、混合多雲、智能安防、現代化工作等多元高潛力業務,且皆有產品實例或專案驗證。
  • **創新解決方案具市場競爭力:**
    • 成功推出並落地多個 AI/SaaS 解決方案,如 ibo.ai 智能對話服務、tiCARE 遠距醫療、Greenergy ESG 能碳管理,部分並已獲得實際客戶應用及獎項肯定 (例如 tiCARE 榮獲 2024 金漾獎高齡科技組季軍,AIoT低碳智慧廁所有具體案例)。
  • **客戶產業多元化:**
    • 在製造業和金融業的營收佔比持續增加,政府教育領域也有增長,顯示公司能持續深耕高價值的企業客戶。
  • **卓越的公司治理與永續表現:**
    • 連續兩年公司治理評鑑提升,達上櫃公司排名前 **6%~20%**,並榮獲 TCSA 永續獎白金級等殊榮。
    • 通過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ISO 45001 (職安)、ISO 27001 (資安)、ISO 20000 (資服) 與最新的 ISO 27701 (隱私資訊管理) 等多項國際認證,符合ESG潮流並提升長期價值。
  • **穩健的財務體質:**
    • 股東權益穩步成長,每股淨值提高,資產負債結構健康,顯示財務基礎穩固。

利空 (Bearish Factors)

  • **非營運性損益波動影響淨利:**
    • 儘管營業利益大幅成長,但 114Q1 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卻分別減少 **14.22% 和 20.35%**,主因是業外收支由盈轉虧(金融評價損失及科專補助減少)。這類非經常性項目若持續波動,可能影響未來淨利表現及市場對公司獲利穩定性的判斷。
  • **部分核心業務佔比下滑:**
    • 智慧終端週邊設備、通訊協作/網路/資安的收入佔比在 2025Q1 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顯示這些傳統或成熟業務面臨成長趨緩或策略性調整的壓力。
  • **部分產業營收佔比下降:**
    • 醫療及電信產業的營收佔比在 2025Q1 呈現減少,這可能表示公司在這些特定產業的業務拓展或市場份額有所流失,需要密切觀察其原因及未來走向。
  • **競爭壓力:**
    • AI、雲端運算和資訊服務市場競爭激烈,眾多國內外業者積極佈局,大世科需要持續投入研發和人才招募以維持其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競爭力。
  • **高度依賴技術合作夥伴:**
    • 作為系統整合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大世科的服務往往基於大型國際科技夥伴的技術 (如 Nvidia, Microsoft, VMWare, Avaya 等)。任何供應鏈中斷、技術合作變動或版權費用增加都可能對公司業務產生影響。
  • **經濟景氣對 IT 支出的影響:**
    • 雖然數位轉型和 AI 趨勢強勁,但整體經濟環境的波動仍可能影響企業 IT 預算,進而影響專案簽單量和收入增速。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新證券(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一段96號B1)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之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之營運績效及成長策略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相關資料揭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本公司網站。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