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山(7715)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裕山(7715)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永豐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投資建議

本報告由裕山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7715,發佈日期:2025年09月12日)提供,呈現了該公司作為綜合型環保工程專業團隊的營運現況、競爭優勢、市場展望及財務績效。報告內容條理清晰,強調了裕山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廢棄物資源化等領域的專業能力與未來發展方向。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公司展現了強勁的技術實力與市場擴張企圖心。憑藉多年累積的環保工程經驗、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以及與國際夥伴(如德國IEG公司)的合作,裕山不僅在台灣市場持續深耕,更積極將觸角伸向海外,特別是潛力巨大的中國大陸市場。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營收與獲利穩定成長,財務結構趨於穩健。此外,裕山也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ESG)與公司治理,致力於打造永續經營的典範。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穩健成長的財務績效: 近年來營業收入、毛利、損益及每股盈餘(EPS)均呈現顯著增長,且負債比率下降,顯示公司基本面良好,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
    • 上櫃利多: 報告提及公司將於2025年1月15日上櫃,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常能提升公司知名度、流動性及籌資能力,可能帶來短期股價的正面效應。
    • 海外市場拓展: 台灣環保市場趨於飽和,公司積極進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土壤修復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公司提供了新的成長動能。
    • 技術領先與創新: 擁有30多項專利技術、專業認證團隊,並持續投入研發,與德國IEG公司的技術合作更強化了其在環保工程領域的競爭優勢,有助於長期市場份額的擴大。
    • 符合ESG趨勢: 公司對永續發展、公司治理及社會責任的重視,使其符合當前全球投資市場的ESG潮流,有望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 廢棄物資源化潛力: 推動固體再生燃料(SRF)生產及廢棄物多元處理,不僅符合循環經濟趨勢,也回應了台灣廢棄物處理的挑戰,未來有望成為新的營收增長點。
  • 利空因素:
    • 台灣市場飽和: 國內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市場成長動能趨緩,迫使公司必須承擔海外市場拓展的風險與挑戰。
    • 新業務佔比仍低: 儘管廢棄物資源化是未來重點,但目前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仍低,且2024年佔比有所下降,其對整體營運的貢獻尚待提升。
    • 國際拓展風險: 進入新市場(如中國大陸、東南亞)面臨文化差異、法規限制、競爭環境及匯率波動等潛在風險。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由於即將上櫃(2025年1月15日),預計將帶來一波市場關注。公司在台灣仍持續承接大型專案(如台中SRF設置計畫、煉油廠污染控制),並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初步進展,短期營運表現應可維持穩健。與IEG的技術合作,也可能在短期內產生示範效應。
  • 長期趨勢: 整體判斷為長期看好。裕山積極從傳統環保工程轉型為「國際環保解決方案提供者」,並將重心放在海外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開拓及廢棄物資源化業務的發展。這些策略符合全球環保產業的長期發展方向,且公司具備技術、人才與資金的優勢。中國大陸市場的巨大潛力、循環經濟的政策推動、以及公司持續精進研發能力,都將成為其長期成長的重要引擎。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上櫃後的市場表現: 密切關注公司上櫃後的股價波動、成交量及法人動態。
  2. 海外市場拓展進度: 關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新專案的取得情況、營收貢獻及獲利能力,評估其海外擴張策略的執行成效。
  3. 廢棄物資源化業務發展: 觀察該業務在營收結構中的佔比是否逐步提升,以及SRF等產品的市場接受度與獲利狀況。
  4. 毛利率與淨利率: 雖然營收成長亮眼,但仍需關注毛利率與淨利率的維持,以確保獲利品質。
  5. 技術創新與競爭力: 持續關注公司在環保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及專利佈局,這將是其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6. ESG實踐與公司治理: 隨著投資者對ESG議題的日益重視,公司在永續報告、碳排放盤查、綠色採購等方面的進展,可能影響其吸引長線資金的能力。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與沿革

  • 裕山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7715)成立於1993年,資本額新台幣3.3億元,員工人數195人。
  • 主要業務涵蓋環境工程技術顧問、環境檢驗測定、專業營造及甲等地下水鑿井。
  • 營運據點分佈於高雄總部、屏東實驗室及研發中心、高雄仁武維運廠。
  • 公司發展歷程:
    • 1993年:設立登記為「環境工程技術顧問公司」。
    • 2015-2016年:自行開發土壤熱脫附與土壤水洗處理設備。
    • 2018年:售出首套自行開發之熱脫附設備,處理中殼公司土壤污染。
    • 2023年:取得高雄煉油廠整治案第三期西區案,並取得首個中國大陸土壤整治案,總部搬遷至高雄長谷大樓。
    • 2025年1月15日:預計上櫃,公開發行股票代號7715。

核心業務與產業鏈關聯

  • 裕山的核心業務涵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服務」與「廢棄物資源化系統建置與營運」,並以「環工專業技術」與「設備研發整廠輸出」為支撐。
  • 產業鏈涵蓋上中下游:
    • 上游: 設備單元零組件業、生活垃圾清運、事業廢棄物清運、整治藥劑製作及環保設備製造業。
    • 中游: 設備設計及開發、系統整合及組裝、廢棄物資源化系統設計建置及營運、調查檢測/工法規劃、整治處理/營建工程。
    • 下游: 土壤整治業、廢棄物處理業、燃料需求業、焚化或掩埋、資源化處理廠運作、公部門與私人企業受污染場址。

主要營業項目比重

項目 2023年比重 2024年比重
環境工程(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等) 92.6% 95.4%
廢棄物資源化(各類廢棄物處理、生產SRF等) 6.6% 4.4%
其他(污染調查評估、藥劑、機械設備等銷售) 0.8% 0.2%
  • 趨勢分析: 環境工程業務在2023年和2024年均佔據絕大部分營收比重,且2024年比重進一步提升至95.4%,顯示此為公司的核心與主力業務。廢棄物資源化及其他項目在2024年的比重均有所下降,表示目前在營收貢獻方面不如環境工程業務成長快速。

競爭優勢

  • 具備「一貫性一條龍服務」能力,提供從前端檢測、中間整治規劃設計到後端工程執行的整體服務。
  • 重視研發投入,具備設備單元設計、自行生產藥劑及設備模場實驗能力,實現「跨足產業鏈上下游整合」。
  • 擁有設備自行設計開發建置、客製化製程系統、系統整合及整廠輸出能力,形成「具備設備系統建置及整合組裝之能力」。
  • 優於同業之處在於可擴充性、可複製性與可客製化,致力於成為國際環保技術領導者並永續經營。
  • 擁有多項專業認證與30多項專利技術(含16項發明專利),技術實力雄厚。

台灣土水市場概況

年份 基金收入 (百萬新台幣) 基金支出 (百萬新台幣) 累積賸餘 (百萬新台幣)
2015年 (104年) 959 1,317 2,779
2016年 (105年) 989 1,369 2,399
2017年 (106年) 1,179 1,339 2,239
2018年 (107年) 1,357 1,257 2,338
2019年 (108年) 1,178 1,308 2,208
2020年 (109年) 999 1,313 1,894
2021年 (110年) 1,087 1,211 1,770
2022年 (111年) 1,052 1,164 1,659
2023年 (112年) 999 998 1,660
2024年 (113年) 961 960 1,660
  • 趨勢分析: 台灣土壤污染基金的累積賸餘從2015年的2,779百萬新台幣下降至2024年的1,660百萬新台幣,顯示基金支出長期高於收入,市場動能趨於飽和。報告指出台灣污染場址逐年解列,近年快速成長,未來收入動能趨於飽合,因此必須往海外市場拓展。

中國大陸土水市場概況

年份 年度項目數量 (個) 年度項目總金額 (億元人民幣)
2007 4 0.4
... ... ...
2023 262 126.1
2025年上半年 (預測) 143 68.4
2023年修復項目數量與金額分佈
場地類別 數量/個 數量占比/% 金額/億元 金額占比/%
建設用地 255 50.7 86.11 70.8
農用地 88 17.5 3.46 2.8
礦山土壤/廢渣 49 9.7 10.06 8.3
填埋場 34 6.8 10.42 8.6
地下水 26 5.2 3.62 3.0
水域用地 16 3.2 2.17 1.8
其他 35 7.0 5.71 4.7
  • 趨勢分析: 中國大陸土壤修復行業從2007年起項目數量和總金額呈現顯著增長,並於2023年達到高峰(262件,126.1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上半年仍將維持高位(143件,68.4億元人民幣)。建設用地修復是最大的類別,佔項目數量和金額的比例最高。報告指出,在產企業或地下水污染修復仍少,表明修復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政策推動與ESG意識提升是主要驅動力。

與德國IEG公司合作與技術交流

  • 裕山與德國IEG公司建立全方位合作,旨在整合技術與拓展市場。
  • IEG技術優勢:在地整治技術發展30年,德國製造,與頂尖大學合作研發。
  • 市場需求:適用於營運中工廠、製程區下方、大範圍污染處理(如煉油廠、機場)。
  • 合作效益:強化競爭差異化、增加計畫收益、參與設計/調查/製造/安裝/操作,成為IEG市場的設備供應商。
  • 合作發展:共同發展中國及東南亞市場,IEG負責規劃、裕山負責執行,並發展本地化生產以提升成本競爭力。
IEG循環井與傳統現地工法比較
操作特色 傳統現地工法 IEG循環井
影響半徑(公尺) 3-4 30-40
每公頃井數 820 9
需要操作人員 30 2
設備單位成本
操作成本
技術難度
技術特點 主動注入藥劑,可能造成短流現象 創造地下水循環,可有效避免短流,可抽出處理貨原為處理
  • 趨勢分析: IEG循環井技術在影響半徑、井數、操作人員和操作成本方面優於傳統工法,儘管設備單位成本較高且技術難度較高,但其高效能和避免短流的特點,使其在處理複雜污染場域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有助於裕山提升其技術競爭力並開拓高端市場。

廢棄物市場概況與資源化

  • 裕山將生活垃圾轉化為固體再生燃料(SRF),目前產製率超過50%,廢料比例低於17%。
  • SRF可作為燃煤鍋爐的代煤,減少煤炭使用並降低約1/3的碳排放。
  • 台灣廢棄物妥善率已降減至93%。環境部推估單靠焚化設施約需11年才能清除累積垃圾。
  • 未來方向與策略:強調垃圾「源頭減量」,推動SRF等多元處理政策,加速垃圾去化並推動資源循環。

近年財務績效

單位: 新台幣仟元 / 元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Q2
營業收入 501,321 899,212 983,320 1,461,828 1,715,266 779,554
營業毛利 58,069 105,827 275,291 254,970 363,768 68,072
營業損益 11,676 40,036 157,514 119,661 183,610 89,355
每股盈餘(EPS) 0.63 1.37 4.92 3.50 5.06 2.30
  • 趨勢分析: 裕山的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501,321仟元穩步增長至2024年的1,715,266仟元,呈現強勁的成長趨勢。每股盈餘(EPS)也從2020年的0.63元顯著成長至2024年的5.06元,顯示公司獲利能力持續提升。2025年Q2的數據亦保持了穩定的營收和獲利表現。

財務結構 - 負債佔資產比率

  • 2022年:48.32%
  • 2023年:66.32%
  • 2024年:56%
  • 2025年Q2:43%
  • 趨勢分析: 公司負債佔資產比率在2023年達到高峰66.32%後,於2024年回落至56%,並在2025年Q2進一步顯著下降至43%,顯示公司財務結構持續改善,朝向更穩健的方向發展,資本配置更趨合理。

股利政策

年份 (民國) EPS (元) 現金股利 (元) 配息率 (%)
110年 (2021) 1.37 0 0%
111年 (2022) 4.92 2 40.65%
112年 (2023) 3.50 2 57.14%
113年 (2024) 5.06 3 59.29%
  • 趨勢分析: 在每股盈餘(EPS)波動成長的背景下,裕山環境工程的現金股利逐年增加,從2021年的0元成長到2024年的3元。同時,配息率也呈現穩定提升的趨勢,從2021年的0%增加到2024年的59.29%,表明公司願意將盈餘分享給股東。股利發放政策靈活,允許在有資本支出需求時以股票股利方式分派。

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

  • 訂定「公司治理守則」,並投保全體董事責任險。
  • 董事會由八席專業董事組成,含三席獨立董事,女性董事比例佔12.5%。
  • 成立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強化管理機能。
  • 設置發言人與代理發言人,定期召開勞資會議,維持和諧關係。
  • 成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取得ISO45001認證。
  • 成立永續發展小組,永續報告書編製於2025年8月11日經董事會通過。
  • 永續發展聚焦四大核心價值:「環境永續」、「風險管理」、「多元共榮」與「研發創新」。
  • 短期目標(2025年):定期召開永續發展委員會議、編制永續報告書、建立碳排放盤查制度、制定綠色採購準則。
  • 中期目標(2026-2027年):強化董事會參與永續議題、深化產學合作、建立產業生態系統、推動永續技術整合。
  • 長期目標(2028-2038年):達成資訊透明化、建立完整綠色供應鏈系統、成為產業永續治理標竿企業。

未來營運目標與展望

  • 營運目標:
    1. 跨入海外無限市場: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靈活的商業模式、持續創新能力。
    2. 尋求同業或異業結合:整合資源與能源、進行跨產業技術創新。
    3. 以技術為基底建構多元化商業模式:垂直整合延伸技術服務鏈、水平擴展跨領域技術應用、商業模式創新轉向國際化環保商品提供者。
  • 短中長程計畫:
    • 近程計畫: 高質量完成現有專案、執行雲林及台中MBT計畫、積極開發境外市場、培養跨國專業人才團隊。
    • 中程目標: 鞏固國內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市場、進軍廢轉能政府促參計畫、建立海外發展基地、擴建國際客戶網絡。
    • 遠程願景: 成為環保處理系統專業品牌、建置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系統、深耕大陸及東南亞市場、成為國際環保解決方案提供者。
  • 未來展望: 積極開發進軍國際市場、持續開發環保設備與拓展循環經濟、建置多功能處理廠、持續精進技術能力與壯大研發能量。

總結與分析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裕山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法說會簡報描繪了一家在台灣環保工程領域深耕多年,並具備強烈國際化企圖心的公司。報告充分展示了其在技術研發、專案執行及財務營運方面的實力。公司不僅著重於傳統的土壤與地下水整治,更積極轉型發展廢棄物資源化,並藉由策略性合作與市場拓展,尋求在飽和的國內市場之外開闢新的增長點。對於ESG的重視和明確的永續發展規劃,也顯示了其作為現代企業的責任感和前瞻性。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
    • 強勁的財務增長與穩健的財務結構: 營收與EPS的持續增長,以及負債比率的顯著下降,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 中國大陸市場的巨大成長空間: 相較於台灣市場的成熟,中國大陸在工業企業與地下水污染修復領域仍有廣闊的潛力,為裕山提供了重要的長期增長機會。
    • 先進技術與國際合作: 與德國IEG公司的合作引進高效技術,將提升公司在複雜污染處理方面的競爭力,有利於獲取大型高價值的專案。
    • 循環經濟與廢棄物資源化: 廢棄物轉化為SRF的業務,符合全球減碳和資源循環的趨勢,有望成為未來重要的收益來源。
    • 上櫃效應: 即將於2025年1月15日上櫃,有望提升市場關注度、流動性和估值。
    • ESG承諾: 完善的公司治理和永續發展策略,有助於吸引注重ESG的長期機構投資者。
  • 利空:
    • 國內市場成長受限: 台灣土污基金累積賸餘的下降,表明國內市場擴張有限,公司成長將高度依賴海外市場拓展的成效。
    • 新業務貢獻度待提升: 廢棄物資源化等新業務雖然前景看好,但目前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仍然偏低,且短期內佔比有所下降,其對整體營收增長的實際貢獻仍需時間驗證。
    • 海外市場拓展風險: 進入新興市場可能面臨法規、政治、文化、競爭及執行等不確定性風險,需要密切關注。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判斷: 預期裕山在2025年上櫃後,將吸引市場目光。憑藉其在台灣現有專案的執行,以及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初步佈局,短期營運表現應能保持穩健增長。廢棄物資源化新業務的推動,也有望逐步發酵。
  • 長期判斷: 裕山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樂觀。公司明確的國際化戰略,特別是針對中國大陸廣闊市場的深耕,以及在廢棄物資源化和先進環保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均與全球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宏觀趨勢高度契合。若能有效整合國際資源、成功複製其技術和商業模式於海外,並提升新業務的營收佔比,裕山有望從「有限市場」走向「無限市場」,實現可持續的高速成長,成為國際環保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上櫃後的初期表現: 觀察市場對裕山股票的反應,以及交易量和價格的穩定性。
  2. 海外專案的進度與風險: 密切追蹤公司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的專案簽訂、執行進度及收款情況,評估海外營收的實際貢獻及相關風險管理。
  3. 廢棄物資源化業務的突破: 留意公司在SRF生產、廢棄物處理廠建置及運營方面的具體成果,以及這些新業務對毛利率的影響。
  4. 研發投入與技術領先: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技術,因此需關注其研發費用支出、專利申請與新技術應用,以判斷其是否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5. 財務報告的透明度: 仔細審閱公司未來的財報,尤其是營收組成、獲利結構及現金流狀況,確保成長的品質。
  6. 公司治理與ESG資訊: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實踐,將越來越影響其長期投資價值。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3樓凱悅廳二區(地點: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3樓)
相關說明
本次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將由公司經營團隊說明產業發展、財務業務狀況、未來風險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議委員會要求本公司於公開說明書補充揭露事項。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WAEMvx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