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澤(770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銳澤(770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9號11樓(元大證券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於會議中說明本公司114年第一季經營成果及營運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綜合分析與總結
這份由銳澤(股票代碼:7703)於2025年6月30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簡報,詳細闡述了公司現況、經營實績、研發概況、未來發展與公司治理。整體而言,銳澤展現了其在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及積極的國際化和技術創新策略,儘管近期受產業景氣影響,但長期基本面表現出穩健與成長潛力。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評估
短期影響與趨勢:
- 財務表現的短期壓力: 簡報中顯示銳澤的每股盈餘(EPS)與股利在2023年至2024年呈現下滑趨勢,主要歸因於中美貿易戰與記憶體產業低迷的外部因素。這些已知的財務數據可能會在短期內對股價構成壓力,市場或會因此出現觀望或調整。
- 景氣觸底反彈的期待: 然而,簡報中亦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於2024年預期有顯著成長(產值年增22%),且未來幾年將持續擴張。此產業復甦的明確預期,為銳澤帶來新的增長動能。在法說會發布時間點(2025年6月30日),市場可能正處於或已意識到半導體產業的谷底反彈。因此,雖然過往財報數據可能偏弱,但若市場認為產業復甦足以扭轉頹勢,短期股價可能出現築底回升或波動偏強的反應。
- 新佈局見效的滯後性: 公司積極設立日本、新加坡及美國子公司,並拓展主系統業務,這些策略性佈局需要時間發酵才能反映在實質營收貢獻上。因此,短期內這些潛在利好因素對股價的拉動作用可能有限,更傾向於奠定長期成長基礎。
長期影響與趨勢:
- 受益於半導體產業長期擴張: 報告明確指出台灣半導體IC產值預計未來將突破6兆新台幣,晶圓廠與先進封裝廠的擴建加速(特別是CoWoS與FOPLP),將持續推升對高潔淨、高穩定性廠務整合系統的需求。作為此領域的領導廠商,銳澤有望持續從這波龐大的資本支出潮中獲益,獲得穩定的訂單與成長。
- 國際化策略開闢新藍海: 公司深耕台灣之餘,積極佈局全球,尤其是在日本、新加坡已設立子公司,並規劃設立美國子公司以同步母集團開拓歐美市場。這不僅擴大了潛在市場規模,也有助於降低單一地區或產業波動的風險,為長期營收增長提供更多驅動力。
- 研發創新強化核心競爭力: 銳澤在粉塵捕捉技術(如PM2.5高效去除)上的創新,不僅解決了客戶痛點,也符合全球ESG趨勢(降低水耗、能耗、減少廢氣處理成本),有望成為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市場佔有率與利潤率。多項專利的獲得進一步築高了其技術護城河。
- 集團資源整合優勢: 加入聖暉集團並與朋億集團協同合作,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資本挹注,更帶來了業務上的互補,有助於提供「高科技產業建廠一條龍服務」,這對客戶的吸引力及營運效率將有顯著提升。
- 穩健的高股利政策: 歷史上持續高於70%的股利分配率,顯示公司重視股東回報,對長期持有者具吸引力,可提供較為穩定的現金流。
利多與利空因素總結:
利多因素(利好基本面):
- 產業領導地位:為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領導廠商,與國內大廠如台積電、美光保持長期合作,訂單基礎穩固(參見簡報P.4「領導廠商優勢」、P.15「重要客戶」)。
- 積極國際佈局:於2024年成立海外事業處、設置日本與新加坡子公司,並規劃2025年設立美國子公司,響應全球半導體建廠浪潮,擴大營運版圖(參見簡報P.16「經營實績」)。
- 集團艦隊效益:2021年朋億入股,正式加入聖暉集團,有助於資金挹注及提供「建廠一條龍」服務,強化整體競爭力(參見簡報P.6「公司沿革」、P.7「集團投資架構」)。
- 研發創新成果:擁有近30項專利,尤其粉塵捕捉技術可高效解決PM2.5粉塵問題(去除率>90%),具備節能減排、環保優勢,符合產業與ESG趨勢,解決客戶痛點(參見簡報P.22-P.25「研發概況」)。
- 產業前景光明:工研院預測台灣IC產業產值2024年將成長22%,未來突破6兆新台幣,且晶圓廠與先進封裝廠(CoWoS、FOPLP)擴建加速,為廠務工程需求帶來爆發性增長(參見簡報P.21「產業現況」)。
- 穩定高股利政策:儘管近期獲利波動,但歷年股利分配率皆在70%以上,顯示公司回饋股東的決心(參見簡報P.17「財務績效」)。
- 強化公司治理與ESG:積極編制永續報告書,力爭永續獎項,並預計進入公司治理評鑑前10%,資安結構完整,獲得台積電95分評比,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及風險控管能力(參見簡報P.26-P.28「公司治理」)。
利空因素(需注意的風險):
- 獲利短期下滑:2023年及2024年每股盈餘及股利因中美貿易及記憶體產業影響而呈現連續下滑,顯示公司營運仍受大環境景氣循環影響顯著(參見簡報P.17「財務績效」)。
- 海外市場拓展風險:雖然國際化是成長動能,但進入新市場伴隨著競爭、文化差異、法規等風險,初期可能投入成本較高,效益待驗證(參見簡報P.16「經營實績」)。
- 高度依賴半導體景氣:儘管半導體產業展望樂觀,但其高度景氣循環特性意味著若復甦不如預期或發生其他黑天鵝事件,銳澤的營運表現仍可能再次承壓(參見簡報P.21「產業現況」)。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 著眼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波動: 銳澤近期財報反映的是過往產業逆風,投資人應更關注其未來成長潛力。公司已明確指出半導體產業的復甦,以及在該波復甦中所處的關鍵地位。短期的EPS或股利下滑應被視為週期性現象,重點在於公司如何透過擴張、研發創新來實現新一輪的成長。
- 關注半導體產業的具體進展: 台積電等大廠的擴建進度、先進封裝技術的投資強度,將直接影響銳澤的訂單能見度。散戶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相關新聞及行業數據,以印證銳澤簡報中所描繪的產業大方向。
- 評估國際化策略的成效: 留意公司未來對於日本、新加坡乃至美國子公司營運成果的公告,看海外營收佔比是否逐步提升,以及對整體獲利的貢獻度。這將是評估公司未來成長性的關鍵指標。
- 重視公司治理與ESG表現: 對於注重穩健與價值的投資人,銳澤在永續報告、資安防護及爭取公司治理評鑑獎項上的努力值得肯定。這些非財務指標有助於提升公司長期穩定性及市場評價。
- 高股利政策的誘因: 儘管短期股利金額可能隨獲利波動,但公司保持高分配率的政策對尋求現金流回報的股東仍具吸引力。然而,散戶需警惕,股利來自獲利,若長期獲利能力無法恢復,高股利政策難以維持,故需回歸對獲利前景的判斷。
- 技術創新與競爭優勢: 公司的粉塵捕捉等新技術能否廣泛應用,並轉換為實際營收,將是銳澤區別於同業的關鍵。散戶投資者可留意其新技術訂單的披露情況。
文件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
- 公司簡介: 銳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96年11月20日(2007年)創立,實收資本額為347,450仟元,員工人數226人,於台灣股市上櫃(股票代碼:7703)。公司定位為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解決方案領導廠商。
- 領導廠商優勢:
- 研發能力:近10年來已獲近30項專利。
- 品質肯定:榮獲台積電(TSMC)與美光(Micron)等大廠的傑出品質管理廠商認證。
- 市場地位:是半導體、石化、面板等國內大廠的重要供應鏈,自主掌握研發趨勢與技術能量。
- 綠色創新:具備專利工業用粉塵終結器。
- 集團協同:作為聖暉集團(聖暉集團持股銳澤58.69%)旗下成員,與朋億集團(朋億集團持股銳澤41.46%)形成「集團艦隊」合作,提供高科技產業建廠一條龍服務,實現互益互補。
- 公司沿革與國際化佈局:
- 發展期(2007-2013):公司創立後3年內即獲利,並取得ISO9001及OHSA18000品質認證。
- 成長期(2014-2020):公司規模於10年內成長10倍,並透過產官合作鞏固專利護城河,成為國內大廠穩固供應鏈。
- 擴張期與國際化(2021-2024):2021年朋億入股並加入聖暉集團;2022年營收突破20億元創歷史新高;2024年成功上櫃掛牌,並成立日本(銳澤科技株式會社)與新加坡(Rayzher Technology Singapore)子公司。
- 未來展望:目標佈局歐美市場,預計設立美國子公司,同步母集團開拓海外市場,實踐研發根留台灣、佈局全球的策略。海外佈局點已涵蓋台灣、日本、新加坡,未來規劃美國、歐洲及印度。
- 主要業務範圍:
- 高科技產業用氣體管路工程(包含主系統及二次配的設計、規劃與施工)。
- 高科技產業用氣體供應系統整合工程。
- 高科技產業用氣體供應系統設備製造及銷售(如氣體分流閥箱VMB、氣體分流盤VMP、氣瓶櫃Cylinder CABINET、氣瓶架Cylinder RACK、廢氣處理器SCRUBBER及PM2.5微米粉塵捕捉裝置等)。
- 具體涉及 Hook-up 及 Sub-main Systems 工程。
- 經營實績概要:
- 2021年加入聖暉集團後獲得資本挹注,使營收突破10億元規模。
- 2023年及2024年因中美貿易爭端及記憶體產業景氣下行,營收金額有所下滑。
- 為因應市場及環保趨勢,公司積極開發除害氣設備。
- 2024年成立海外事業處並設立日本、新加坡子公司,啟動全球化佈局,預計2025年設立美國子公司。
- 財務績效與股利發放:
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EPS (元) 6.62 17.76 9.08 7.41 股利分配 (元) 5 13 7 5.5 分配率 (%) 76 73 77 74 趨勢說明:
- 每股盈餘 (EPS):自2021年的6.62元增長至2022年的高峰17.76元,但隨後於2023年顯著下滑至9.08元,並於2024年進一步降至7.41元,顯示近期獲利能力呈現下滑趨勢。
- 股利分配:股利金額與EPS走勢一致,在2022年達到13元的峰值後,於2023年降至7元,2024年再降至5.5元。
- 股利分配率: despite the fluctuating earnings, the dividend payout ratio has consistently remained high and stable above 70% across all listed years (73%至77%之間),表明公司有穩定回饋股東的政策。
- 主要收入結構與員工人數:
- 二次配業務的營收持續穩定成長,同時公司積極佈局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的主系統相關業務。
- 因應公司規模擴張與業務發展需求,員工人數持續增加,目標於2025年增聘至270人。
- (備註:簡報P.20的「4,187 (Q2)」數值不明確,缺乏足夠上下文說明其具體意義,在此不納入趨勢描述。)
- 產業現況與市場機會:
- 台灣半導體產業:根據工研院預測,台灣IC產業產值於2024年預計達到新台幣5兆3001億元,年增率高達22%,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未來有望突破6兆新台幣,年成長率預計達到16.5%。
- 廠務工程市場:台灣廠務工程商受惠於半導體產業升級及全球建廠浪潮的雙重契機。未來三年,晶圓廠與先進封裝廠(特別是CoWoS與FOPLP技術)擴建加速,將大幅提升對氣體供應系統、無塵室、水電整合等高潔淨、高穩定性廠務工程的需求。銳澤憑藉在地技術優勢、國際實績與整合能力,預期能掌握此波商機。
- 研發概況 - 粉塵捕捉技術:
- 痛點解決:旨在解決半導體廠房SubFab端管道粉塵堵塞導致設備無預警當機及PM2.5排放效率不佳的問題。
- 技術優勢:開發出AFM (Air-knife Fluidized Module) 和 PCB (Particle Capture Device) 解決方案。該技術利用主動式氣旋離心力分離原理,對於PM2.5粉塵的去除率高於90%。
- 環保效益(ESG):顯著降低水用量(14400L/Day/台)及後續廢水處理成本,減少尾氣各區管段加熱帶使用,大幅降低能耗,且收集的粉塵為乾燥狀態,後續處理簡便,養護成本低。
- 專利保護:已獲得多項台灣發明與新型專利。
- 公司治理與資安:
- ESG報告:銳澤正積極編制永續報告書,計畫於今年8月完成上傳,目標申請台灣企業永續獎項(永續報告獎),並預計明年進行永續報告認證。
- 公司治理評鑑目標:公司預期於第一年進入公司治理評鑑前10%,114年公司治理評鑑目標總分數為101.83分,其中永續發展指標權重最高(49%)。
- 資訊安全:資安結構完整,遵循NIST CSF框架,擁有多項識別、保護、偵測、應變與復原工具和機制(如DVC文件加密、防毒、郵件稽核、主異地備份、社交工程演練等)。資安成效卓著,於台積電資安評比中穩定維持95分。
結語與未來展望
綜合來看,銳澤作為高科技產業廠務氣體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其成長路徑與台灣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儘管短期內面臨營收與獲利下滑的壓力,但公司已積極應對,透過產品多元化(發展主系統)、市場擴張(國際化佈局),以及技術創新(高效粉塵捕捉技術)來增強長期競爭力。
銳澤與聖暉、朋億集團的策略聯盟,將持續為其注入資源並拓展市場廣度。尤其在半導體產業確定走向復甦與擴張的大背景下,晶圓廠及先進封裝廠的龐大建廠需求,將為銳澤帶來新的成長機遇。公司在ESG和資安方面的投入,也為其建立了穩健的企業形象,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導向的機構投資人。
展望未來,銳澤的股價表現將不僅取決於當下的財報數字,更受其全球化佈局的進展、新技術產品的推廣成效、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實際復甦速度所牽動。投資人應保持中長期視角,關注公司營收何時能重回成長軌道,以及海外市場能否成為新的獲利增長引擎。對於追求穩定股利和看好產業趨勢的投資者而言,銳澤不失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標的。然而,週期性行業的固有風險仍需審慎評估,建議定期檢視公司的經營動態及產業鏈上下游的最新資訊,以便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晶華酒店4樓萬象廳(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4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及母公司朋億(股)公司與聖暉工程科技(股)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於會議中說明本公司113年第四季經營成果及營運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香格里拉遠東國際大飯店B1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及母公司朋億(股)公司與聖暉工程科技(股)公司,受邀參加國泰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於會議中說明本公司113年第三季經營成果及營運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