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聖(6712)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長聖(6712)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2會議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由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元大證券聯合主辦之2025「臺灣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長聖 (6712.TW) 法說會簡報重點摘要 (2025-07-24)
公司概況
- 公司成立時間:2016年12月
- 資本額:新台幣875,969仟元
- 負責人:董事長 劉銖淇,總經理 黃文良
- 員工人數:89人 (約7成具醫藥生物博碩士學位)
- 上櫃時間:2021年1月
- 核心技術:幹細胞培養及增生技術、特殊免疫細胞培養技術、奈米粒子製藥技術、外泌體培養技術
核心技術平台
- 四大核心技術平台:免疫細胞、幹細胞、奈米包覆、外泌體
- 業務方向:新藥開發(IND)及細胞委託製造服務 (CDMO)
新藥研發進度
- CAR001 (CAR-T):
- 治療實體癌,Phase I/IIa臨床試驗中,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
- 預計2026年Q2啟動Phase IIa的劑量擴展試驗,目標適應症包括三陰性乳癌 (TNBC)、非小細胞肺癌 (NSCLC)、大腸直腸癌 (CRC) 和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GBM)。
- UMSC01 (幹細胞):
- 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AMI),Phase IIa臨床試驗中,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
- 治療中風 (Stroke),Phase I臨床試驗中,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
- 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MS),Phase I/IIa臨床試驗中,已獲美國FDA與台灣TFDA核准。
- 奈米粒子製藥平台:準備中
- 外泌體平台:準備中
CAR001 (CAR-T) 技術亮點
- HLA-G靶向結構:強化腫瘤攻擊力,針對免疫檢查點異質性高的實體腫瘤,例如肺癌。
- 三重協同機制:HLA-G導向的細胞毒殺、BiTE (CD3 α PD-L1) 募集內生性T細胞、γδT細胞的先天殺傷能力。
- 適用腫瘤類型:針對實體腫瘤 (佔癌症90%),有別於傳統CAR-T療法主要用於血液腫瘤。
- 生產優勢:可進行異體細胞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批次產量大,穩定性高。
- 安全性:基於mRNA的轉染技術,降低突變風險,FDA要求2年追蹤期。
CAR001 臨床數據 (Phase I/IIa)
- 受試者: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腫瘤患者,且至少經歷過兩線標準療法失敗。
- 劑量爬升:已完成Cohort 1至Cohort 5的劑量爬升試驗,尋找最大耐受劑量 (MTD)。
- 臨床案例:Cohort 2 (低劑量 x 2) 中,編號01-005-005的受試者 (54歲女性,橫結腸腺癌伴淋巴結轉移),在第一次輸注後,腫瘤標記CA199從48.2降至13.1,CT影像顯示病灶縮小72.89%,iRECIST評估為Partial Response (PR)。
幹細胞治療 (UMSC01) 進展
- UMSC01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AMI):Phase IIa試驗啟動,主要評估指標為運動心肺測試(CPET) 中最大攝氧量(Peak VO2) 的變化。數據顯示部分患者Peak VO2/kg在治療後有所提升。
- UMSC01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Phase I臨床試驗進行中,分為不同劑量組別 (IV或IV+IA),初步數據顯示UMSC01治療組在第3個月及第12個月的mRS評分均較常規治療組顯著改善。
奈米粒子製藥平台
- 技術:INSP 精準醫療平台式技術,透過伏剋藻 (Fucoidan) 對CD62P的高度親和性,進行藥物標靶及精準控制釋放。
- 應用:化療藥物、多胜肽、核酸等,目標解決紫杉醇 (docetaxel) 的副作用,實現跨腫瘤別的奈米精準高療效化療。
細胞委託開發製造 (CDMO)
- 服務內容:免疫細胞 (DC、DC-CIK、CIK、Gamma Delta-T) 及幹細胞 (BMSC、ADSC) 的委託製造。
- 特管辦法:將新藥開發產品提早應用於醫療市場。
- 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CDMO: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納入條件包括X光證實為Kellgren Lawrence grade≧II,且經標準治療無效。VAS疼痛指數顯著改善,WOMAC指數也有顯著改善。
- 臨床數據:54位患者(90個膝關節,平均年齡65歲) 完成一年追蹤,VAS疼痛指數在治療後一個月有感下降,三個月大幅改善。BMSC收案人數佔全台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適應症總收案數的64%(衛福部統計至113年6月30)
經營績效
- 商業模式:新藥探索到上市許可的完整流程,包括技術授權、醫療機構合作等。
- 營收與稅後淨利:
- 營收從2021年的14百萬美元成長至2024年的29百萬美元 (呈現上升趨勢)
- 稅後淨利從2021年的12百萬美元於2022年衰退,至2024年的12百萬美元(震盪,沒有明顯趨勢)
- 每股盈餘與股利:
- EPS從2021年的4.5美元於2022年衰退,至2024年的6美元(震盪,沒有明顯趨勢)
- 股利從2021年的2.44美元於2022年衰退,至2024年的4.55美元 (呈現上升趨勢)
- 2024年累計營收至9.33億元,較去年的7.59億元成長22.9%
- 2024年EPS 4.55元,配1元股票與5元股利
未來展望
- 業績成長動能:新藥授權、儲存業務(免疫細胞、幹細胞)、細胞委託製造。
- 全球市場拓展:新藥全球授權洽談中、與美國生技成立合資公司、CMO技術授權、台灣自行銷售。
- 發展策略:吸引策略合作夥伴,提升研發與市場拓展,引進國際資金創投。專注於技術整合與市場擴張,提升競爭力。
- 公司願景:成為全球高水準再生醫療製藥公司。
- 力拼為台灣第一家以異體CAR-T治療實體癌獲得再生醫療製劑藥證
- 今年業績有望更好
整體分析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評估
報告分析
這份長聖生技的法說會簡報涵蓋了公司在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未來發展策略。報告展現了長聖在CAR-T療法 (CAR001) 和幹細胞療法 (UMSC01) 上的研發成果,以及在CDMO業務上的拓展。尤其值得關注的是CAR001針對實體腫瘤的創新設計和臨床數據,以及UMSC01在多種疾病上的臨床試驗進展。奈米粒子製藥平台和外泌體平台的發展也顯示了公司在技術上的多元化佈局。
從財務數據來看,長聖在2021年至2024年營收呈現成長趨勢,反映了公司業務的擴張。然而,獲利和EPS的波動可能受到研發投入、市場變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長聖也明確表示未來會持續透過股票與現金股利與投資人共享利潤。
總體而言,這份報告展現了長聖生技在再生醫療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發展潛力。公司在研發、生產和市場拓展上的佈局,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把握,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在2024年的業績明顯成長。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這份報告的發布可能會對長聖 (6712.TW) 的股價產生以下影響:
利多因素:
- CAR001臨床數據:Phase I/IIa臨床數據的積極結果,特別是在MSS大腸直腸癌上的創新應用,以及潛在的Partial Response案例,將提振投資者信心。
- CAR-T技術優勢:異體細胞來源、適用實體腫瘤、成本降低等優勢,有助於提升CAR001的市場競爭力。
- UMSC01臨床進展:多項臨床試驗的進展,特別是針對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的治療,有助於擴大UMSC01的應用範圍。
- CDMO業務擴張: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CDMO業務的成功,以及在特管辦法下的應用,有助於增加公司營收。
- 全球市場拓展策略:新藥全球授權洽談和合資公司的成立,有助於提升公司的國際影響力。
- 營收的增長與股利的發放: 長聖2024年的營收以及2025年的EPS表現都很好。
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
- 獲利波動: 獲利和EPS的波動可能使投資人對公司獲利能力的穩定性產生擔憂。
- 臨床試驗風險: 新藥研發具有高度風險,臨床試驗結果可能不如預期,影響產品上市進程。
- 市場競爭: 再生醫療領域競爭激烈,長聖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技術,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 潛在利空:儘管文件中並沒有明顯提及潛在的負面消息,投資人仍須關注長聖在擴張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例如,新藥研發的挫折、市場競爭加劇、法規變動等都可能對股價造成壓力。此外,整體經濟環境和股市走勢也會影響長聖的股價表現。
短期和長期趨勢預測:
- 短期 (未來3-6個月):如果CAR001和UMSC01能夠在臨床試驗中取得更多積極數據,並順利推進至下一階段,股價有望受到提振。同時,CDMO業務的拓展和新客戶的簽訂也有望為股價提供支撐。
- 長期 (未來1-3年):隨著CAR001和UMSC01等新藥的上市,以及全球市場的拓展,長聖有望實現營收和獲利的快速增長。然而,新藥研發的風險和市場競爭的壓力也不容忽視。
對投資人 (特別是散戶) 的建議
對於投資長聖 (6712.TW) 的散戶投資人,我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 關注臨床數據:密切關注CAR001和UMSC01等新藥的臨床試驗進展,以及相關數據的發布。這將有助於評估新藥的潛在價值和風險。
- 了解技術優勢:深入了解長聖在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 評估財務狀況:仔細評估長聖的財務狀況,包括營收、獲利、現金流等指標,以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 分散投資風險:不要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股票,建議分散投資於不同產業和公司,降低投資風險。
- 長期投資:再生醫療領域具有長期發展潛力,建議投資人以長期投資的眼光看待長聖,耐心等待公司價值的實現。
- 審慎評估:在投資前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決策。
- 追蹤公司資訊:隨時追蹤長聖發布的公告、新聞和法說會簡報,以及分析師的報告,掌握公司的最新動態。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僅基於提供的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57號3樓(元大金融廣場3樓-A會議廳)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法人說明會,就本公司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作說明。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新加坡Fullerton Hotel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114年4月14日至114年4月15日由寬量國際主辦之「17th QIC CEO Week」,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櫃買中心11樓多功能資訊媒體區(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00號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舉辦之業績發表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敦南摩天大廈-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未提供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