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苯(131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台苯(131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54號4樓(華南永昌證券)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報名請洽華南永昌 張小姐 02-2545-6888#8383 10001@entrust.com.tw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這份台灣苯乙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苯,股票代碼:1310)於2025年9月25日發布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觀點而言,呈現出一個極為嚴峻且充滿挑戰的營運現況與市場展望。

報告內容明確指出,全球苯乙烯(SM)產業正遭受嚴重的結構性供過於求衝擊,尤其受到中國大陸大量新增產能的影響。這導致市場價格低迷、需求清淡,進而使台苯面臨巨額虧損。儘管公司在永續發展、成本控制及營運策略上有所規劃,但在當前的市場逆風下,這些措施似乎難以在短期內扭轉核心業務的頹勢。

從財務數據來看,台苯已連續多年呈現虧損,且2025年上半年的虧損狀況更趨惡化,幾乎與2024年全年虧損相當。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顯著下降,流動比率甚至已跌破100%,顯示流動性壓力日益嚴峻。在如此不利的背景下,公司自2023年起已停止發放股利,對股東權益造成負面影響。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對台苯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是高度負面的。報告揭示的核心事業持續虧損、市場供需失衡、流動性惡化以及停止發放股利等資訊,均是投資者在評估公司價值時的重大警訊。預期市場將對此報告反應悲觀,可能導致股價承受持續的下行壓力。投資者信心將受到打擊,尤其是對那些期望穩定股利收益的投資者而言。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預期將持續惡化。報告明確指出,2025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將再釋出180萬噸SM新產能,2026年更將有額外223萬噸產能投入市場,這將極大地加劇全球SM市場的供過於求問題。加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美國對台灣課徵的關稅以及終端需求疲弱等因素,台苯的營運環境在短期內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虧損恐將持續且可能進一步擴大。各國SM廠預計將常態性減產,顯示市場景氣難以回升。
  • 長期趨勢:判斷為充滿挑戰。儘管台苯在減碳目標、製程改善、新產品開發及轉投資管理上提出了策略,這些長期努力可能需要時間才能見效。然而,由於公司業務高度集中於苯乙烯(佔營收95%以上),若SM市場的結構性供過於求問題未能有效解決,或公司無法成功實現顯著的業務多元化和轉型,其長期營運前景仍將籠罩在不確定性之中。公司的永續發展與成本控制措施雖屬正面,但短期內難以抵銷整體市場的巨大壓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持續虧損與流動性風險: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且2025年上半年虧損顯著擴大。流動比率跌破100%,速動比率僅67.70%,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極弱,現金流可能面臨壓力,存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2. 核心業務嚴重供過於求:台苯的核心產品苯乙烯市場正遭受來自中國大陸大規模新增產能的衝擊,導致嚴重供過於求。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預計在2026年之前難以緩解,意味著產品價格將持續承壓,毛利空間被壓縮。
  3. 國際貿易摩擦與關稅影響:美國對台灣課徵的關稅高於其主要競爭對手(日本、韓國),這將削弱台灣石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影響公司的出口銷售。
  4. 高單一產品集中度:台苯超過95%的營收來自苯乙烯,這使得公司對單一產品市場的波動極度敏感。若SM市場持續低迷,公司營運將難以獨善其身。
  5. 股利政策與股東回報:公司自2023年起已停止發放現金股利,在可預見的未來,由於持續虧損,股東可能無法獲得現金回報。
  6. 觀望而非盲目投入:鑑於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公司財務狀況,散戶投資人應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盲目抄底。建議密切關注公司後續的財務報告,以及SM市場供需關係的實際改善情況,再行評估投資決策。在市場未出現明確復甦信號前,此類股票風險極高。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 成立日期:1979年11月16日。
  • 股票掛牌:1987年8月。
  •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52億7,870萬元。
  • 2024年合併營收:新台幣114億2,294萬元。
  • 員工人數:185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
  • 主要經營團隊:董事長林文淵、總經理仲崇國。
  • 集團事業群:石化產業、材料、投資開發、旅遊。

公司主要產品與市場

  • 苯乙烯單體(SM):主要產品,年產能350,000噸,用於製造聚苯乙烯(PS)、ABS樹脂及合成橡膠(SBR)。
  • 對二乙苯(PDEB):年產能7,000噸,特用化學品。
  • 甲苯與乙苯:副產品與中間產物,年產能分別為8,700噸與380,000噸。
  • 產品關聯圖:詳細列出SM多種下游應用,包括ABS、EPS、HIPS、GPPS、SBR、TPE等。
  • 客戶遍及全球:SM主要客戶為國內製造PS、ABS、SBR的廠商,產業涵蓋家電、機械、汽車、電子及包裝產業;PDEB銷售至國內外石化廠。

公司發展歷程與策略

  • 產能沿革:苯乙烯單體(SM)產能從初期10萬噸逐步擴增,透過多次去瓶頸工程,總產能達35萬噸(2014-2015年完成),與目前產能數據一致。對二乙苯(PDEB)產能也從1,500噸擴增至7,000噸。
  • 綠能與製程改善:實施多效能串級再沸蒸餾節能、汽電共生完工商轉(2014)、完成781kW太陽能發電建置(2021)。
  • 品質、工安與環境管理:逐步取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CNS-15506、ISO-14064-1等認證,並於2023年實施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持續強化管理。
  • 減碳路徑與目標:設定2018為基準年,目標在2025年減碳10%、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策略包括再生能源、節能改善、低碳燃料、CCUS及綠電/碳權交易。
  • 營運策略:
    • 強化核心事業、發展新產品與推動公司轉型。
    •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原料及能源使用效率、持續製程改善、搜尋適當觸媒。
    • 強化工安及環保:落實ISO管理系統、PSM製程安全管理、溫室氣體盤查。
    • 轉投資事業管理:整頓非獲利或非策略投資、開拓新商機與投資新標的。

SM市場回顧與展望

東北亞SM需求

  • 2024年各國SM需求統計:中國大陸佔比75.5%居絕對主導地位,南韓11.4%,台灣7.4%,日本5.7%。顯示市場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
  • 2024年SM用途統計:ABS佔29.1%,PS佔26.8%,EPS佔20.7%,其他18.0%,SBR/SBL佔5.4%。顯示多元下游應用。
  • 東北亞SM需求增長狀況(2024-2026年,單位:千噸):
    國家/地區 2024年需求量 2025年需求量 2025年成長量(%) 2026年需求量 2026年成長量(%)
    中國大陸 14,161 14,262 +101 (+0.7%) 14,586 +324 (+2.3%)
    日本 1,066 1,058 -8 (-0.8%) 1,077 +19 (+1.8%)
    韓國 2,162 2,166 +4 (+0.2%) 2,184 +18 (+0.8%)
    台灣 1,396 1,388 -8 (-0.6%) 1,395 +7 (+0.5%)
    東北亞總和 18,785 18,874 +89 (+0.5%) 19,242 +368 (+1.9%)

    趨勢:東北亞總需求預計在2025年僅小幅增長0.5%,2026年增長1.9%。其中中國大陸是主要增長動能。日本和台灣在2025年需求預計呈現負增長,台灣在2026年雖有微幅增長,但整體市場需求低迷。

台灣SM市場供需分析

  • 2024年台灣SM供需狀況:
    • 國內產量172.7萬噸,較2023年減少7.6萬噸(-4.2%)。
    • 國內需求139.6萬噸,較2023年減少15.7萬噸(-10.1%)。
    • 進口6.1萬噸,較2023年減少2.2萬噸(-26.7%)。
    • 出口39.2萬噸,較2023年增加5.9萬噸(+17.9%)。

    趨勢:2024年台灣SM產量與進口均萎縮,國內需求大幅下滑,但出口卻增加。這顯示台灣SM內需市場疲軟,供應轉向海外市場消化。受中國SM及下游新產能衝擊,2024年台苯全年稅後EPS為-0.72元。

2025年上半年市場回顧

  • SM產業主要受四大因素影響:
    1. 美國發動全球關稅戰,壓縮廠商獲利,衝擊供應鏈,終端需求萎縮。
    2. OPEC+持續增產壓抑油價,石化產品價格續跌,買氣不振,高價庫存加劇SM生產毛損。
    3. SM供過於求結構難逆轉,2025上半年中國大陸SM總產能達2,151萬噸(佔全球49%),且2024年中國進口量下降48%。
    4. 中國下游產品出口增,歐盟對韓台ABS課徵臨時反傾銷稅影響客戶銷售。台苯上半年SM廠開工率平均約75%。
  • 財務影響:2025年上半年共計虧損新台幣3.72億元,稅後EPS為-0.7元,虧損狀況惡化。

2025年下半年市場展望

  • 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中國大陸擴產導致市場嚴重失衡,下半年消費需求仍疲弱,影響SM下游產品需求。
  • 美國對台灣課徵的關稅遠高於日韓競爭對手,削弱台灣國際競爭力,增加國內塑料終端需求壓力。
  • 2025下半年中國大陸將釋出180萬噸SM新產能,加劇供過於求。日本、韓國及台灣的SM廠預期將常態性減產。
  • 中國大陸更多下游新產能投產(ABS、PS、EPS),下游產品出口競爭激烈,持續影響台苯SM提貨。
  • 整體而言,美國貿易關稅與中國大陸SM新產能建設將使下半年SM市場充滿挑戰。

2025~2026年中國大陸SM新產能統計

年度 公司名稱 年產能(千噸) 預計投產時程
2025 京博石化 600 2025/7
廣西石化 600 2025/10
吉林石化 600 2025/Q4
2025 合計 1,800
2026 福建海泉化工 450 2026/Q1
烏魯木齊石化 300 2026
振華化工 600 2026
榮盛新材料(舟山) 880 2026
2026 合計 2,230

趨勢:中國大陸在2025年和2026年將分別新增180萬噸和223萬噸SM產能,總計未來兩年將有超過400萬噸新產能釋出。這將對全球SM市場造成極其巨大且持續的供過於求壓力

本公司產品產銷紀錄

  • 2020~2024年台苯SM產量與銷售量:

    趨勢:2020至2022年產銷量維持在35萬噸左右,2023年下降至約29萬噸,2024年略有回升至31-32萬噸區間,但仍低於高峰時期。產量通常略高於銷售量。這反映出公司營運在2023年受到市場衝擊,儘管2024年略有改善,但未恢復至過往水準。

  • 2024年營業比重:

    趨勢:苯乙烯佔總營收的95.15%,顯示公司營收高度集中於苯乙烯單一產品。其他產品如對二乙苯、甲苯、氫氣、蒸氣和乙苯的佔比均非常小。這種極高的集中度使得公司營運極度依賴SM市場的景氣狀況,抗風險能力較弱。

財務報告

合併損益表(單位:新台幣佰萬元)

項目 2023全年度 2024全年度 2025年上半年
營業收入 9,541 11,423 4,740
營業成本 9,952 11,772 5,039
營業毛利 (411) (349) (299)
毛利率 (4%) (3%) (6%)
營業淨利 (611) (552) (383)
營業淨利率 (6%) (5%) (8%)
本期淨利 (461) (383) (372)
淨利率 (5%) (3%) (8%)
每股盈餘(元) (0.88) (0.72) (0.70)

趨勢:

  • 營收:2024年營收較2023年有所增長,但2025年上半年僅達47.4億元,若下半年情況類似,全年營收恐難維持2024年水準。
  • 毛利與淨利:公司自2023年以來持續呈現負毛利、負營業淨利和負本期淨利。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 (-6%)、營業淨利率 (-8%) 和淨利率 (-8%) 均顯著惡化,且本期淨利(虧損3.72億元)幾乎已追平2024年全年虧損(3.83億元),顯示虧損狀況正在急劇惡化
  • 每股盈餘(EPS):持續為負值。2025年上半年EPS為-0.70元,已接近2024年全年的-0.72元,再次印證虧損擴大且速度加快。

合併財務分析

項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上半年
負債佔資產比率(%) 17.18 20.73 24.58 26.43 24.97 25.20
流動比率(%) 203.49 167.09 147.72 117.01 110.67 97.90
速動比率(%) 153.51 96.62 104.29 74.41 79.58 67.70
存貨週轉率(次) 18.05 18.41 18.89 15.31 19.81 25.44
平均銷貨日數(天) 20.22 19.82 19.32 23.84 18.42 14.34
權益報酬率(%) 3.94 1.42 (4.71) (6.63) (5.22) (5.11)

趨勢:

  • 流動性:流動比率從2020年的203.49%一路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7.90%,首次跌破100%,顯示短期償債能力顯著惡化,流動性面臨極大壓力。速動比率也從2020年的153.5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7.70%,遠低於安全水準,短期資金周轉能力堪憂。
  • 經營效率:存貨週轉率和平均銷貨日數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改善(存貨週轉率提高,平均銷貨日數縮短),這可能代表庫存去化速度加快。然而,在市場需求疲弱和價格下跌的背景下,這也可能意味著公司為了去化庫存而採取了降價促銷策略,進一步壓低了利潤。
  • 獲利能力:權益報酬率(ROE)自2022年起持續為負值,且在2025年上半年仍為-5.11%,顯示公司持續摧毀股東價值,未能為股東帶來任何回報。

每股盈餘與股利

項目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上半年
每股盈餘(元) 0.55 0.20 (0.71) (0.88) (0.72) (0.70)
現金股利(元) 0.50 0.15 0.20 - - -
配息率 91% 75% - - - N/A

趨勢:每股盈餘自2022年起持續為負值,且2025年上半年的-0.70元再次凸顯虧損的嚴重性。受此影響,公司已自2023年起停止發放現金股利,股東未能獲得回報。

利多與利空資訊判斷

利多 (Bullish) 資訊

  • 品質與管理系統完備:公司已取得多項國際標準認證(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CNS-15506、ISO-14064-1、ISO-27001),顯示對品質、工安、環保和資安管理的承諾,有助於長期營運穩定性與企業形象 (頁10)。
  • 積極的減碳與永續發展目標:台苯設定了明確的減碳路徑,目標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並規劃實施多項再生能源、節能改善和低碳燃料措施,符合全球ESG趨勢,有利於公司長期發展和綠色轉型 (頁11)。
  • 清晰的營運策略:公司提出了強化核心事業、發展新產品、降低生產成本、強化工安環保及轉投資管理的策略方向,顯示管理層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尋求突破與轉型 (頁12)。
  • 生產效率改善:2024年存貨週轉率提高至19.81次,2025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25.44次,同時平均銷貨日數縮短,可能反映公司在庫存管理和去化方面的效率提升 (頁24)。
  • 2024年營收增長:2024年營業收入達到11,423佰萬元,較2023年的9,541佰萬元有所增長,顯示在艱困環境下,公司仍能擴大營收規模 (頁23)。

利空 (Bearish) 資訊

  • 核心事業嚴重供過於求:中國大陸SM產能急劇擴張,2025下半年將新增180萬噸,2026年再增223萬噸,導致市場嚴重供過於求,預期將持續壓抑產品價格與利潤空間 (頁18, 19, 20)。
  • 全球經濟與終端需求疲弱: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加上美國對台灣課徵關稅,影響全球貿易與製造業活動,導致塑料終端需求萎縮 (頁18, 19)。
  • 原物料價格與庫存壓力:OPEC+增產壓抑油價,石化產品價格續跌,買氣無法提振,加上公司高價庫存,加劇SM生產毛損 (頁18)。
  • 台灣國內市場萎縮:2024年台灣SM產量減少4.2%,國內需求更大幅減少10.1%,顯示內需市場疲軟,導致公司需轉向海外市場消化產能 (頁17)。
  • 2025年上半年虧損顯著惡化:2025年上半年稅後EPS為-0.70元,幾乎已追平2024年全年虧損(-0.72元),且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及淨利率均大幅惡化至負6%至負8%,顯示公司財務表現持續且快速惡化 (頁18, 23, 25)。
  • 短期償債能力惡化:流動比率從2020年的203.49%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7.90%,跌破100%的警戒線;速動比率也顯著惡化至67.70%,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嚴重不足,存在流動性風險 (頁24)。
  • 權益報酬率持續為負:自2022年起,權益報酬率持續為負值,且在2025上半年仍為-5.11%,表明公司持續在消耗股東權益,未能創造價值 (頁24)。
  • 停止發放現金股利:由於連續虧損,公司已自2023年起停止發放現金股利,直接影響股東回報 (頁25)。
  • 產品結構高度集中:苯乙烯佔公司2024年營業比重高達95.15%,使得公司營運表現極度受單一產品市場波動影響,缺乏多元化抵抗風險的能力 (頁21)。
  • 預期減產:公司預期在2025年下半年,日本、韓國及台灣的SM廠將常態性減產,暗示市場前景黯淡 (頁19)。

報告最終總結

台苯(1310)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揭示了公司目前正深陷於一場由全球SM產業結構性供過於求、需求疲弱以及國際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嚴峻危機中。儘管公司已積極推動減碳、製程改善與營運轉型策略,但這些努力在短期內仍難以抵擋市場的巨大逆風。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這份報告傳遞的核心訊息是高度悲觀的。它明確指出,公司在核心的苯乙烯業務上正經歷嚴重且不斷惡化的虧損。財務數據如負毛利、負營業淨利、負EPS以及急遽惡化的流動性指標,都指向公司營運的艱難。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的虧損已幾乎追平2024年全年,凸顯問題的嚴重性與惡化速度。報告內容坦誠地呈現了公司面臨的巨大挑戰,未見粉飾太平,這對潛在或現有投資者而言,是了解真實狀況的重要依據。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這份報告預計將對台苯的股價產生顯著的負面衝擊。投資者將會消化公司持續虧損、流動性壓力、無法發放股利以及短期內市場前景黯淡等一系列利空資訊。市場的反應可能包括股價進一步下跌、成交量萎縮或投資者信心潰散。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缺乏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將使他們重新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這可能導致股票的評價面臨更大的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預期市場將持續極度艱困。中國大陸龐大的SM新增產能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持續投放市場,使供過於求的問題雪上加霜。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美國關稅壓力以及下游需求清淡,都將繼續壓縮台苯的營運空間與盈利能力。公司將可能面臨常態性減產以應對市場失衡,短期內扭虧為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長期:面臨結構性挑戰與轉型壓力。台苯雖然有長期的減碳和營運策略,但其高度集中的產品結構使其對SM市場的波動極為敏感。若全球SM市場的供需格局未能顯著改善,或者公司未能成功地進行大規模業務多元化或高附加值轉型,僅依靠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可能不足以確保其長期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公司的長期前景將取決於其轉型策略的執行成效和SM市場何時能擺脫目前的結構性困境。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對於所有投資人,尤其是散戶,務必採取極端謹慎的態度

  1. 迴避短期投資機會:在核心業務嚴重虧損且市場前景黯淡的情況下,台苯不適合進行短期投機性買賣。短期內股價可能因負面消息而波動,但整體趨勢下行風險極高。
  2. 密切關注財務健康狀況:公司流動比率已跌破100%,速動比率遠低於100%,這是重要的財務警訊。投資人應持續關注公司的現金流狀況、負債水平以及是否有任何潛在的資金壓力,避免陷入更高的風險。
  3. 了解產業結構困境:苯乙烯市場的供過於求並非短期現象,而是由中國大陸大規模擴產造成的結構性問題。這意味著即使全球經濟略有改善,台苯的盈利能力也可能受到持續壓制。單靠公司自身努力難以完全扭轉產業大勢。
  4. 警惕「價值陷阱」:在股價下跌時,有些投資者可能認為出現了「價值」。然而,對於一家持續虧損且核心產業前景不明的公司,這可能是一個「價值陷阱」。在沒有明確的盈利復甦信號和產業結構改善跡象之前,不應輕易入場。
  5. 審慎評估轉型成效:公司提出的減碳、新產品開發和轉投資管理等策略是正面的,但這些都需要時間和大量資源投入,且成功與否存在不確定性。在轉型未見顯著成效前,不應過度樂觀。

總體而言,這份報告對於台苯的投資判斷,當前應傾向於保持觀望,避免參與,並等待明確的營運好轉信號出現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54號4樓(華南永昌證券)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之營運概況。 報名請洽華南永昌 陳小姐 02-2545-6888#8258 Email:10019@entrust.com.tw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