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1218)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泰山(1218)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本報告旨在分析泰山企業(股票代碼:1218)於2025年9月24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內容。分析將著重於公司的整體策略、營運概況及財務表現,並評估其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未來趨勢判斷及投資人應注意的重點。

分析

報告的整體觀點

泰山企業作為擁有75年歷史的食品製造商,正積極透過產品創新、市場擴張及策略合作,以迎接「新篇章 新格局」。報告內容顯示公司致力於將產品線導向健康、高端及多元化發展,並利用其廣泛的通路優勢及穩定的業務用事業作為基石。然而,2025年上半年(Q1-Q2)的財務數據顯示營收和淨利面臨短期壓力,儘管毛利率有所改善。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影響: 2025年Q1-Q2的財務表現呈現營收及淨利潤的雙重下滑,這可能在短期內對市場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在每股盈餘(EPS)也呈現衰退的情況下。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的顯著減少也進一步壓縮了短期獲利空間。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股價在短期內承壓。

長期影響: 從長遠來看,泰山企業積極的產品創新策略,特別是在健康、高端及多元飲品市場的布局,以及與馬祖酒廠在高毛利酒品市場的策略合作,均為未來的成長潛力奠定基礎。其強大的品牌資產和廣泛的通路覆蓋能力,也提供了穩定的營運支持。若這些創新與策略合作能成功轉化為持續的營收增長和利潤改善,將有助於提升投資人對公司長期價值的認可。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短期趨勢: 預期泰山企業在短期內仍將面臨營運成本增加的挑戰,以及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和淨利下滑趨勢,可能延續至下半年,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能否透過新產品的市場反應和成本控制措施來止跌回升。營業外收入的波動性也將持續影響短期獲利。

長期趨勢: 長期而言,泰山企業的戰略轉型方向是正確的。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天然和多元化食品飲料需求的增長,公司在輕怡調合油、無添加點心、無咖啡因飲品及果粒茶等創新產品上的投入,有助於其鞏固市場地位並開拓新的成長空間。透過產品升級和跨足高毛利品類,有潛力優化其利潤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國際市場和業務用事業的穩定發展也將是長期成長的支撐。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核心營運表現: 散戶應避免過度關注短期股價波動,而應將焦點放在公司核心業務的長期成長潛力,尤其是消費事業部門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及其對營收和毛利率的貢獻。
  2. 財務數據的深度解析: 儘管2025年Q1-Q2的財報數字不佳,但毛利率的提升值得關注,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在成本控制或產品定價方面有所進展。同時,應留意所得稅(利益)費用轉為負值的具體原因,是否為一次性因素。
  3. 長期成長策略的有效性: 評估公司在健康化、高端化及多元化產品方面的投資,能否在未來財報中反映出實質的營收增長與獲利改善。新推出的酒品事業亦是觀察重點。
  4. 應對成本壓力的能力: 公司已表明面臨營運成本增加的挑戰。投資人需觀察公司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成本壓力,例如透過提升效率、供應鏈優化或適度調整產品售價。
  5. 資產負債表的變化: 現金部位的顯著減少可能影響公司的短期流動性或未來擴張能力,而「其他非流動資產」的巨大增長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其組成和潛在風險。
  6. 風險意識: 務必閱讀報告中的免責聲明,了解公司面對市場需求變化、價格波動、競爭行為及國際經濟狀況等不可控風險因素,這些都可能影響未來的實際經營成果。

利多或利空判斷

  • 利多因素:
    • 強大品牌歷史與知名度: 公司擁有75年的品牌傳承及家喻戶曉的產品,為市場擴張提供堅實基礎,並增強消費者信任度。(文件第4、6頁)
    • 多元產品創新與升級: 積極推出健康化(如輕怡調合油含MCT、無咖啡因仙草茶)、高端化(如西班牙橄欖油、冰鎮果の実感)及多元化(如仙草Q丸、氣泡水、果粒茶)產品,顯示公司積極回應市場趨勢並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文件第8、9、10、11、12頁)
    • 市場佔有率領先: 在甜罐點心、氣泡水和玄米油市場位居第一,家用油市場位居第二,顯示其在核心產品類別的競爭優勢。(文件第5頁)
    • 策略性跨足高毛利酒品市場: 透過總經銷和總代理模式,與馬祖酒廠合作推出陳高系列並榮獲國際獎項,有助於拓展新的成長動能和獲利來源。(文件第7、13頁)
    • 廣泛且深入的銷售通路: 全台超過30,000個銷售點,涵蓋量販、超商、傳統經銷、線上等多種通路,確保產品的廣泛可及性。(文件第14頁)
    • 業務用油脂事業穩定成長: 該業務深獲市場好評並每年穩定成長,提供穩定的營收基礎。(文件第15頁)
    • 毛利率提升: 2025年Q1-Q2營業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16.7%提升至17.4%,顯示成本控制或定價能力有所改善。(文件第19頁)
    • 所得稅費用轉為利益: 2025年Q1-Q2所得稅(利益)費用為負值,相較2024年同期大幅減少費用,對本期淨利有正面影響。(文件第19頁)
  • 利空因素:
    • 營收下滑: 2025年Q1-Q2營業收入較2024年同期下降7.2%,顯示短期內面臨營收成長壓力。(文件第19頁)
    • 淨利潤下降: 2025年Q1-Q2營業淨利和本期淨利(損)分別較2024年同期下降13.2%和10.2%,每股盈餘也下降10.8%,表明盈利能力有所減弱。(文件第19頁)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大幅減少: 2025年Q1-Q2營業外收入及支出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53.8%,對整體稅前淨利造成顯著影響。(文件第19頁)
    • 營運成本增加挑戰: 報告明確指出,即使原料成本壓力較去年緩減,企業仍持續面臨營運成本增加的挑戰,這可能侵蝕獲利空間。(文件第20頁)
    • 現金部位明顯減少: 現金及約當現金從2022年底的NT$85億元高峰大幅下降至2025年H1的NT$12億元,可能影響短期流動性或未來投資能力。(文件第21頁)
    • 股東權益總額與每股淨值近期略有下降: 2025年H1股東權益總額及每股淨值較2024年底略有下降,未能持續成長。(文件第21頁)
    • 國際情勢不確定性: 公司在簡報中提及面臨國際情勢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市場需求變化、價格波動、匯率波動等風險。(文件第2、20頁)

條列式重點摘要

  • 泰山企業(股票代碼:1218)擁有75年品牌歷史,專注於食品製造,2024年營收為新台幣106.8億元。
  • 主營業務涵蓋家用油、飲料、罐裝水、罐頭點心,並在甜罐點心、氣泡水、玄米油市場居領導地位。
  • 公司積極進行產品創新,推出多款健康化、高端化新品:
    • 油品事業:輕怡調合油(含MCT、維生素E)、西班牙原瓶進口橄欖油系列。
    • 點心事業:自然就好系列(紅豆湯、綠豆湯、薏仁湯、花生湯),強調100%無添加、單一原型食材。
    • 飲品事業:仙草Q丸(紅茶口味,多層次嚼感)、梧堂無咖啡因仙草茶(0咖啡因、0糖、0香料)。
    • 氣泡水事業:Cheers氣泡水推出多元規格與口味,搶佔市場。
    • 冷藏飲品:大吸館「荔枝蜜蘋包心Q凍」、冰鎮「果の実感」(含大顆文旦柚果粒)、冰鎮「泡泡果茶」(含綿密氣泡)。
  • 泰山企業透過策略聯盟拓展酒品銷售:
    • 總經銷馬祖酒廠「嶼藏陳高」系列,榮獲2025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雙金獎。
    • 與白沙屯媽祖聯名推出限量酒款。
  • 擁有廣泛的銷售通路,全台超過30,000個銷售點,涵蓋量販、超商、傳統經銷、生活精品、軍公教及線上平台。
  • 業務用油脂事業(包含豆粉、牧場加工及批發零售)深獲市場好評,業務每年穩定成長。
  • 2025年Q1-Q2營收佔比:消費事業61%,大宗事業28%,國外事業6%,其他5%。

數字、圖表或表格的主要趨勢

2025 Q1-Q2 營收佔比 (文件第18頁)

事業部 金額 (新台幣千元) 佔比
消費事業部 3,012,719 61%
大宗事業部 1,361,206 28%
國外事業部 313,863 6%
其他部門 241,710 5%
總計 4,929,498 100%

分析:消費事業部為泰山企業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佔總營收的61%,金額超過新台幣30億元。這表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市場重心仍在於終端消費產品。大宗事業部以28%的佔比位居第二,顯示其作為穩定的營收基礎,對公司整體業績貢獻良多。國外事業及其他部門的佔比較小,分別為6%及5%。此結構顯示泰山企業的營收高度依賴國內消費市場,其產品創新和通路擴展主要針對此一市場。

2025 Q1-Q2 年營運成果 (與2024 Q1-Q2比較) (文件第19頁)

損益科目 2025年度Q1~Q2 (新台幣千元) 2024年度Q1~Q2 (新台幣千元) 增(減)金額 (新台幣千元) 增(減)%
營業收入 4,929,498 5,311,810 (382,312) -7.2%
營業成本 4,070,573 4,424,925 (354,352) -8.0%
營業毛利 859,316 885,639 (26,323) -3.0%
營業毛利率 17.4% 16.7% N/A +0.7%
營業費用 615,603 604,906 10,697 1.8%
營業淨利 243,713 280,733 (37,020) -13.2%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63,162 136,576 (73,414) -53.8%
稅前淨利(淨損) 306,875 417,309 (110,434) -26.5%
所得稅(利益)費用 (15,088) 58,782 (73,870) -125.7%
本期淨利(損) 321,963 358,527 (36,564) -10.2%
每股盈餘(元) 0.66 0.74 (0.08) -10.8%

分析:泰山企業2025年上半年的營運表現顯示營收面臨下滑壓力,較去年同期減少7.2%。儘管營業成本降幅(8.0%)略大於營收降幅,使得營業毛利率反而從16.7%提升至17.4%,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或產品定價方面有所改善,但在總體營收減少的基礎上,毛利額仍減少3.0%。營業費用則小幅增加1.8%,進一步壓縮了營業淨利,使其下降13.2%。更值得注意的是,營業外收入及支出大幅減少53.8%,這對稅前淨利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導致稅前淨利大跌26.5%。然而,所得稅費用由去年的費用轉為今年的利益(-15,088千元),這大幅抵消了部分稅前淨利的下滑,使本期淨利(損)的跌幅收斂至10.2%。最終,每股盈餘也因此下降10.8%至0.66元。總體而言,此期間的財務表現顯示營收和核心獲利能力均受到壓力,營業外項目波動對最終淨利的影響顯著。

近5年損益表趨勢 (文件第20頁)

損益科目 2020年全年度 (新台幣千元) 2021年全年度 (新台幣千元) 2022年全年度 (新台幣千元) 2023年全年度 (新台幣千元) 2024年全年度 (新台幣千元)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 (新台幣千元)
營業收入 8,356,125 9,944,978 11,069,440 11,228,425 10,682,445 4,929,498
營業毛利 1,640,499 1,536,158 1,445,589 1,555,534 1,890,072 859,316
營業毛利率 19.6% 15.4% 13.1% 13.9% 17.7% 17.4%
營業淨利 316,542 209,357 (392,382) (62,566) 617,974 243,713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9,508 426,279 6,603,532 185,458 263,416 63,162
稅前淨利 906,050 635,636 6,211,150 122,892 881,390 306,875
稅後淨利 851,541 592,011 5,918,572 80,635 742,641 321,963
每股盈餘(元) 1.75 1.22 12.17 (0.17) 1.53 0.66

分析: 近五年營業收入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從2020年的新台幣83.56億元成長至2023年的112.28億元高峰,但在2024年略微下滑至106.82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49.29億元,若下半年表現持平,全年營收可能與2024年大致相當或略低。 營業毛利率在2020年達到19.6%後,連續兩年下滑至2022年的13.1%,顯示當時面臨嚴峻的成本壓力。隨後毛利率逐步回升,2024年達到17.7%,2025年上半年維持在17.4%,顯示公司成本結構或定價策略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復到2020年的高點。 營業淨利波動劇烈,2022年及2023年出現虧損,在2024年大幅轉虧為盈至6.18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業淨利為2.44億元,預示全年營業淨利可能低於2024年。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項目呈現極端波動。2022年該項目高達66.04億元,這解釋了當年稅前淨利和稅後淨利異常飆升,並推動每股盈餘達到12.17元的歷史新高。此類非經常性收入(可能源於資產處分)對公司獲利產生巨大影響,掩蓋了核心業務在2022年及2023年的虧損狀況。2023年該項目大幅縮減,導致當年稅後淨利僅剩0.81億元,每股盈餘也轉為負值。2024年該項目回升至2.63億元,對稅後淨利產生正面貢獻。2025年上半年該項目再次大幅減少至0.63億元,顯示其高度不確定性對獲利能力的影響。 整體來看,公司核心業務(營業淨利)在2022-2023年曾面臨挑戰,但毛利率自2023年後呈現恢復趨勢。然而,非經常性項目對過往獲利與每股盈餘的影響極大,使得投資人需要更仔細地分析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

近5年資產負債表趨勢 (文件第21頁)

科目 2020/12/31 (新台幣千元) 2021/12/31 (新台幣千元) 2022/12/31 (新台幣千元) 2023/12/31 (新台幣千元) 2024/12/31 (新台幣千元) 2025/6/30 (新台幣千元)
現金及約當現金 772,454 1,664,560 8,504,412 1,821,582 2,750,119 1,228,083
流動資產合計 3,218,671 4,581,044 12,100,730 5,498,353 6,258,367 5,325,839
非流動資產合計 6,021,594 6,057,232 4,553,874 8,180,811 8,386,044 9,678,072
資產總額 9,240,265 10,638,276 16,654,604 13,679,164 14,644,411 15,003,911
流動負債合計 1,375,246 2,361,918 3,856,578 1,362,023 1,394,736 2,051,968
非流動負債合計 833,417 1,285,231 230,167 233,073 433,662 383,641
負債總額 2,208,663 3,647,149 4,086,745 1,595,096 1,828,398 2,435,609
股東權益總額 7,031,602 6,991,127 12,567,859 12,084,068 12,816,013 12,568,302
每股淨值(元) 14.45 14.37 25.84 24.84 26.35 25.84

分析: 現金及約當現金在2022年底達到峰值85.04億元,這與損益表中2022年的巨額營業外收入相呼應,可能源於重大資產處分。隨後現金部位急劇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已降至12.28億元,顯示資金運用或流出較大。 資產總額和股東權益總額的趨勢與現金部位相似,均在2022年底達到高峰,隨後有所回落但保持在較高水平。這表明2022年的重大交易對公司的資產結構和淨值產生了根本性影響。 非流動資產合計在2022年因現金增加而相對減少,但從2023年開始顯著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達到96.78億元,這暗示公司可能進行了大規模的長期投資或資產重組。特別是「投資性不動產」從2024年的6.09億元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9.62億元,以及「其他非流動資產」從2024年的55.69億元大幅增長至2025年上半年的68.83億元,這需要更詳細的說明以了解具體構成和潛在效益。 流動負債合計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大幅下降,但2025年上半年再次顯著增加。負債總額在2022年後也呈現下降趨勢,但在2025年上半年略有回升。 每股淨值趨勢與股東權益總額一致,在2022年達到高峰25.84元,2024年略升至26.35元,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25.84元。 綜合來看,泰山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在2022年經歷了一次重大重組,現金和股東權益因非經常性收益而大幅增長。近期趨勢顯示現金部位持續減少,而非流動資產(特別是其他非流動資產)顯著增加,這可能意味著公司正在將現金投入長期發展或策略性投資,但同時也需關注流動性管理和新投資的效益。

總結

泰山企業作為台灣食品產業的資深品牌,其最新法人說明會揭示了公司在傳承基礎上,積極迎向市場新變革的決心。公司透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如健康油品、無添加點心、新式飲品及策略性切入高毛利酒品市場,試圖拓展新的成長動能並優化產品組合。其廣佈全台的銷售網絡和穩定的業務用事業,亦為這些轉型提供了堅實的營運基礎。

然而,從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來看,泰山企業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仍面臨短期挑戰,呈現下滑趨勢。雖然毛利率有所改善,但營業費用增加及營業外收入的顯著減少,都對盈利能力造成壓力。歷史財務數據也顯示,公司獲利能力曾受到非經常性收入的顯著影響,這提醒投資人應更關注其核心業務的長期穩定性與成長潛力。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短期內,營收與淨利的下滑可能引發市場的觀望情緒,導致股價波動。長期而言,若公司的產品創新和市場擴張策略能有效轉化為持續的營收增長與利潤改善,則有望支撐股價上漲,特別是高毛利酒品市場的發展若能成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價值。

判斷未來趨勢,短期內,泰山可能仍需應對營運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的挑戰。因此,下半年財報將是觀察其止跌回升的關鍵。長期而言,公司在健康化、高端化及多元化產品上的策略布局,與對消費者需求的快速回應,預期將有助於鞏固其市場地位並開拓新的成長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於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密切關注泰山企業核心業務的財務表現,而非僅看重非經常性收益帶來的數字波動。重點應放在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毛利率的趨勢變化,以及公司應對營運成本壓力的能力。同時,需審慎評估其長期成長策略的實施成效,並理解市場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